吊祭
吊唁死者的日子
吊祭是吊唁死者的日子,山西各地一般都在出殡前一天,俗称“开悼” 或“开吊”。开悼时架设灵棚,将棺木移置灵棚之中。名为“移灵”。隆重丧事在灵棚前要搭牌坊。灵棚内悬幔帐或帘,后面停棺,前面为堂,灵堂中摆有供桌,桌上供灵花,陈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悬挂死者遗像。两侧摆各式纸扎和陪葬品 ,如童男童女、金银二斗、金银二山、摇钱树、聚宝盆、引路菩萨、打道鬼、方相以及挽联、挽幛、花圈等。开吊后,亲友来吊丧 ,统按照“ 死者为大”的规矩,上香跪拜。沁县一带称“跪草”,曲沃等地称“跪灵”,闻喜一带则称之为“坐草守灵”。
古代丧礼形式
古代丧礼中,外来亲友对死者的哀悼有吊、奠、赙(fu 付 )三种形式。讲究奠用香烛、酒果;赙用钱帛、金币;奠后再烧纸,则为吊。山西民间于此变通颇多:平定一带吊丧时奠而不吊,有的用猪头、鸡和面鱼,名为“三牲”;有的用20多个面饼,名为“蒸炉食”;如赙,则用现金,姻家再加酒食,称为“上祭礼”。闻喜等地吊丧时奠、赙两兼,一般亲友至少为大馍两个,每个重 2.5市斤;至亲奠品除挽幛、宴席、三牲、香烛外,还须有大馍80至 120个。大馍可用现金代替,二者在奠品中的比例一般为三、七折或四、六折。兴县一带亲友助丧,称为“照什房”;至吊丧时,只以纸钱数张来吊,俗称“烧纸”;次日复来灵前一拜,叫做“道烦恼”。五寨等地,亲友吊丧一般纸不过三张。当地有“三张麻纸一骡驮”的俗语,意思是说烧化三张麻纸,所得的冥钱须一匹骡子来驮。吊丧者拿来麻纸后,要换成纸钱烧化,俗称“接纸”。
管炕
在吊丧活动中,岚县一带还有一种“管炕”的习俗,即本家、邻里或亲友帮助丧家招待宾客的住宿和饮食。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是请炕。丧家根据宾客人数定出所需的炕数(一般每一炕家负责六至八人),然后略备水酒,请炕主前来议事,征得同意后,炕家就算定下来了。二是管炕,头一天祭祖结束后,就由总管分配炕员,抄出名帖交与炕家。炕家把宾客接到家中,烟酒茶饭款待。一般晚上吃面条,取亲戚往来长久未断之意。第二天,出殡后宾客要在丧家“坐老斋”、即吃完殡饭。饭后再由炕家接到家中稍事休息,下午散客,炕家的义务也就完成了。第三步是谢炕,下葬后的第二天中午,丧家要设酒席酬谢炕家。谢炕完毕,管炕这一活动也就全部结束了。管炕还有“干、湿”两种,以上所述叫“湿炕”,即连住带吃;而“干炕”,就是只管住,不管吃,事后也不谢炕。一般“湿炕”居多,“干炕”较少见。当地把这种活动作为一种互助性的活动,谁家也不计较为对方担负义务的多寡。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
叫庙
出殡头天晚上,五寨一带还有“ 叫庙” 的习俗。民间认为亡魂无阳气,不得与人共处,自死者绝气时已入附近寺庙庵观栖身。于是,在出殡前一天,家人和亲友要抱着牌位,打着引魂幡,提着灯笼,吹打着鼓乐到附近寺庙庵观或其遗址招魂。设祭之后,家人大呼死者,一路放声大哭回家。安放牌位后,继而把斜盖着的棺盖打开,由死者的长子取净水一碗,用新棉花球给死者擦脸,俗称“开光”。象征地擦拭完之后,碗里的水不倒,由儿孙、女儿及外孙分喝,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孝敬,大家依次绕棺而过,瞻仰死者遗容,然后请木工重新封棺,打上“ 银绽” 表示再不开棺了。
伴灵
这天晚上,兴县一带讲究“伴灵”,亲友会集灵堂,饮宴通宵。五寨一带则由死者的子女、孙子和外孙哭着守灵,称为“哭灵”。太原等地,亲友在这天晚上要带着香烛、纸钱和果盒到灵前祭拜,名为“辞灵”;这一仪式,大同一带则在出殡前三天进行。
其他民族风俗
边哭边唱的习俗并不是少数民族的专利,在长江流域的汉族居住区,从古代起也盛行以歌代哭的巫风。我们知道古代的巴蜀荆楚地区都巫风甚浓,而吴越地区又迷信鬼神,因而这些地区在办理丧事时,都颇注重礼仪形式,不敢得罪鬼神,而这时候巫师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巫在楚国确实是个了不起的职业,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王孙圉就对晋国的赵简子说到楚国的宝贵人材观射父,说他除了能在诸侯国间游刃有余,妥善地处理好外交事务以外,还能在鬼神之间沟通与人的关系,能使鬼神不怨恨楚国,不降祸于楚国。王孙圉认为这是楚国最可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宝是那些金银财富所无法比拟的。这观射父是何许之人呢?原来他就是当时楚国的一位大巫,因此而被列为楚国的首要国宝。可见楚国对巫的重视程度。巫因为具有沟通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职能,因此凡是有需要与鬼神打交道的事情,有巫出面当然就要方便得多了。楚人的习俗中有“信巫鬼,重淫祀”这一条,加上有道家思想的影响,楚地信鬼崇巫之风盛行,一直到现代,不能不说是古代的遗风流俗。古代楚地的巫与鬼打交道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以歌舞娱神,这一点我们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风俗中,可以找到比较多的材料。反过来说,古代中国歌舞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与鬼神打交道。而在楚国这种风气后来发展到极致,这其中也包括了在丧葬活动中以歌舞娱鬼神。我们最早见到的仍然是屈原在楚辞中所描绘的图景。屈原在《招魂》这一篇中曾生动地描绘了招唤亡魂的丧祭仪式中,亡魂归来与家人共享欢乐的场面。辞中写道:在钟、鼓、琴、瑟等乐器的伴奏下,一会儿用吴、蔡的调子唱着“新歌”,一会儿由郑、卫的舞女款款起舞,跳到高潮之时,歌乐狂作,声震宫帏。为了吸引亡魂的归来,巫歌尽情的渲染人间歌舞声色的美好,“叩钟调磬,娱人乱只”“魂兮归来,听歌撰只”。(《大招》)我们对古代楚地的丧葬习俗现在知道得确实不多,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条重要资料,那就是,楚国的思想家庄子,他在自己的妻子死后,不是象别人那样痛哭流涕,而是坐在地上边敲盆子边唱歌,这成为最早的以歌代哭的范例。后世长江流域的人们就承接了这一遗绪,在举办丧事时,也要鼓盆而歌。楚辞中描绘的巫礼乐舞,后来在长江流域地区一直流传了下来,很多习俗后来都保存在苗蛮之地,成为少数民族丧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丧葬祭奠的乐舞中保存下来的。就此一点我们大概可以说,少数民族丧葬风俗中的以歌舞娱鬼神的形式,与楚人的祖先中存在的以歌舞招魂的形式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的。到后世,这种风俗在汉族地区不象在少数民族地区那么盛行,但是在某些汉族的居住地区,这种习俗也仍然没有被完全阻断。我们可以看到在湖北的江陵、沙市一带,大凡举办丧事,歌师和鼓手(这些人中的较大一部分是由道士担任,而道士就相当于古代的巫师。)会自动上门唱“丧鼓歌”,当地又叫“鼓盆歌”。
在这个地区鼓盆而歌还只是丧歌中的一种,叫做“坐丧”,还有转丧和跳丧习俗。“转丧”是在吊唁期间,孝子头戴花烂草帽,任人丑化一番,身背大鼓,绕棺跑跳,鼓师乐手跟在后面击鼓唱歌,通宵达旦,一连数日,他们认为这样做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孝心。跳丧的习俗在鄂西的长阳、五峰一带比较流行。当家中的老人去世后,亲友邻居常常自动到死者灵前去击鼓、唱歌、跳舞。他们的舞姿古朴粗犷,所有的在场者都是“兴来必跳,其跳必狂”,场面的热烈奔放,使人觉得是否误入一场盛大的歌舞集会,而不是在为某一位死者送终。(李惠芳《楚俗散论》载《楚俗研究》第二集)湖北当阳地区也比较流行“坐丧”和“转丧”的唱丧形式,演唱者有时是道士,有时也由鼓乐班坐堂演唱,还有的丧家请盲人来家中演唱。当地打丧鼓的目的一是为了悼念已亡故之人,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招待前来吊唁的亲戚和朋友,因守灵有几天的时间,当地的民俗就以打丧鼓来款待客人。这与我们在后面将要讲到的少数民族的唱丧目的是有所区别的。
吊丧方式
湖南的巫文化表现在丧葬习俗上的内容,一点也不亚于湖北,他们在办丧事期间也广泛盛行以歌舞闹丧的形式。他们把亲属为死者守灵叫做“伴丧”,在伴丧期间有这样一些活动:如暖丧、暖孝、唱夜歌、打丧鼓等。浏阳地区的人家中如有人去世,亲友邻居夜晚都要聚集到这里,击鼓喧闹,一直要闹到早晨。岳阳地区也沿袭过去古老的风俗,吊唁者通宵围坐在丧家,敲锣打鼓设宴唱叫,他们把这些歌叫做“孝歌”。郴州地区把众人聚集到一处歌舞笑闹地办丧事,叫做“闹丧”,闹丧一般也是通宵达旦。衡阳地区除了亲友邻居聚集一处通宵达旦地唱闹以外,还要请巫师前来犒劳鬼神,这大概也是为了搞好与鬼神的关系才这么做吧,当地把这种习俗叫做“唱夜歌”。
临猗一带,在出殡头天晚上还有“暖窑”的习俗,家人要带着香烛、纸钱和酒食到墓穴中去祭奠 。闻喜等地 ,死者的儿孙要在墓穴的四角点火,表示把炕烧热了,死者可以安睡其中。翼城一带,死者的儿孙和至亲则在墓穴中用木炭火煎食油饼,称之为“暖房”。
“送行”的习俗,山西南北都有。五寨等地,在天蒙蒙亮时,由死者的长子一人出门,烧化纸车、纸马、“家奴、院工”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枕头,当地称为“送乌明头纸”。然后提一罐红豆稀饭,在天亮前从家门一直撒到坟地。闻喜一带则是家人、亲友一齐到村外大路口,依次拜礼奠酒后,把写有死者姓名的牌位插到纸马上点火烧掉,表示死者骑马离去。送行时哭,回来便不再流泪。
在出殡之前,除了各种吊丧供祭外,死者仍象生前一样享受着人间烟火食,一日三餐,顿顿必由家人亲供,清晨盥洗用品也一如日常安排,连饭后的嗽口水杯也不可缺少。每次供奉时,家人必痛哭尽表。这样,一直侍候到出殡,死者才算是离家而去。
摘自《山西民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1 23:52
目录
概述
古代丧礼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