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Hefei Metro Line 6),是中国
安徽省合肥市境内第6条开工建设的地铁线路,其一期工程于2020年10月31日开工建设,预计于2025年12月底开通运营,标识色为丁香紫。
建设历程
3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获批;10月21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获安徽省发改委正式批复;10月31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开工建设;11月9日上午,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沿线公交站点迁改对接会在公交集团召开;12月27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对轨道工程施工范围内相应道路进行部分围挡施工。
5月8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首座车站(卫岗站)主体结构深基坑开挖施工前条件核查验收顺利通过验收;12月10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首台盾构机顺利始发。
1月16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望江东路站(市第三医院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5月27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怀宁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7月15日-7月21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车站暂命名予以公示;9月30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甘棠路站至振兴南路站首个区间双线贯通。
3月19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科学大道站至怀宁路站区间右线顺利洞通;5月31日,合肥市民政局公布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车站的正式名称;6月12日,合肥轨道6号线一期顺利完成东至路站主体结构封顶、“东肥”区间右线贯通两大工程节点;7月31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丰乐河路站至蜀山南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10月1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三条单线区间同日贯通,为全线贯通的第14至16条盾构单线区间;10月7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4标首台盾构机成功始发;12月7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望江东路站至徽州大道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12月11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洪岗站至东至路站区间左线隧道顺利贯通,为该线贯通的第19条单线区间;12月21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障山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1月5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大众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1月10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洪岗站至东至路站区间左线盾构机洞内解体顺利完成;1月29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怀宁路站至洪岗站区间右线隧道顺利贯通;3月31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龙塘出入场线区间左线贯通,为该线贯通的第27条盾构单线区间;4月11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龙岗路站至障山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为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贯通的第28条盾构单线区间;4月12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进入铺轨阶段;4月15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龙塘出入场线区间右线顺利贯通,为该线贯通的第29条盾构单线区间;5月18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振兴南路站至龙岗路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5月19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4标大众路站至东风大道站区间双线贯通;7月17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4标振兴南路站至龙岗路站盾构区间右线贯通;9月21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钟油坊路站至大众路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10月2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钟油坊路站主体结构封顶;10月24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首列车顺利交付至科学城车辆段。11月10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障山路站至钟油坊路站区间左线盾构顺利贯通;12月28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东风大道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障山路站至钟油坊路站右线区间贯通。
2025年1月6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机电三标工程伊宁路站400伏馈出回路送电成功;2月17日,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将从北雁湖至青龙岗区间割接并入6号线;2月20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4个装修特色站设计方案已经出炉,分别为开福寺站、炮兵防空兵学院站、卫岗站以及市博物馆站;3月6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龙塘出入场线最后一组钢轨焊接完成顺利实现全线“轨通”;3月17日,正式开启对供电系统集成项目接触网的冷滑试验;3月18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动车调试工作正式启动;3月20日,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首列车开始上线“热滑”。4月5日,6号线一期最长区间盾构“丰蜀”区间取得突破,全线17座车站全部封顶,36条盾构区间已全部贯通,实现全线“轨通”。
线路站点
设计参数
车站列表
截至2025年4月,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共设置22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
线路走向
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西起于蜀山区青龙岗站,东止于肥东县龙塘站,衔接4号线北雁湖站,线路沿玉兰大道、望江路、太湖路、尧渡河路、高亮路、钟油坊路、和平路、东风大道敷设。
运营情况
截至2025年4月,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暂未开通运营。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列车最高时速为100千米/小时采用6节车厢编组的B型车,每节车厢长约20米、宽约2.8米、高约3.8米,全车最大载客能力达2000人,列车按照目前国际上自动化等级最高的GoA4级全自动运行系统设计,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能够自主完成列车唤醒、休眠、启动、加速、巡航、减速、停车、车门开闭等全过程的全自动运行。
列车以“丁香紫”为主题色车身主体采用银灰色两侧装饰紫色色带内饰设计以功能和舒适为导向巧妙融入“广玉兰”主题元素配色采用暖灰色与”丁香紫“交相辉映,采用防寒吸音材料和自主研发转向架,有效降低了噪音和振动,提升了乘客的乘车舒适度。同时还配备了带摄像和噪检功能的乘客紧急报警器、大尺寸液晶动态地图显示屏等先进设施,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直观的乘车体验。同时,车体采用环保材料和环保制冷剂,设置空气监测装置,监测客室内空气的 CO2 浓度、湿度、PM2.5、TVOC含量,为乘客打造了一个洁净、健康的乘车环境。
运行系统
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全线设1段1场,其中科学城车辆段车辆运用检修设施主要由停车列检库、检修库、吹扫库、洗车库、不落轮镟库、内燃机车工程车库、试车线等组成;龙塘停车场车辆运用检修设施主要由停车列检库、洗车库等组成。车辆段、停车场内部均不设喷漆库。
科学城车辆段:位于望江西路与将军岭路交口南侧建筑总面积94812平方米。
龙塘停车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青洛河路以东、东绕城高速以西、瑶岗路以南、老淮南铁路以北,总建筑面积约41015.51平方米。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盾构机洞内解体:为保障3号线洪岗站日常运营,该站盾构机无法吊装出井,需在洞内解体分块后,水平运输至肥西路站始发井吊出。相对于国内应用较多的“弃壳拆”“抽芯拆”方法,于区间隧道内解体盾构机施工难度极大。
信号系统拆分: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的4/6拆分工作是将CBTC线路改造为FAO的拆分线路,改造涵盖了信号、通信、综合监控、AFC、站台门、供电等专业,涉及全自动运行升级、多专业协同配合等,技术复杂,工作繁琐。
全自动运行系统集成: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线路采用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 级)设计,为线路提供具备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及高可用性的全自动运行系统,并承担全自动运行集成管理工作。
“丰蜀”区间:全长约3058米,拼装管片2128环,是合肥轨道交通三期线路中最长的盾构区间。该区间施工难度较大,盾构机需穿越7处平曲线段,并两次在小曲线半径条件下始发,其中最小曲线半径仅为355米。为确保连续平曲线段盾构掘进精度、管片拼装质量以及伴行、上跨4号线的施工安全可控,合肥轨道采取了一系列严谨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其中,采用了数字化模拟技术对盾构掘进过程进行模拟,并严格控制掘进参数,为盾构安全平稳掘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经过近一年的施工,该区间顺利实现洞通。
主要工程
北雁湖站至开福寺站区间:区间隧道须长距离伴行并上跨既有运营4号线,伴行长度达1500米,盾构与4号线隧道最小净距仅2.82米。建设中,区间还侧穿合肥绕城高速习友路桥两处风险源,盾构与桩基最小水平净距仅3.76米,连续两次穿越,难度极大。
下穿南淝河:甘棠路站割线始发、振兴南路站接收,先后穿越小区住宅楼、南淝河、产业园区、郎溪路高架桥等4处重大风险源,区间地层为全断面粉细砂层,地下承压水丰富,易涌水涌沙,施工风险高、难度大。
价值意义
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开通运营后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东西向公共交通供给、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支持城市总体规划实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