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模线又称溢料线:过量的塑料在模具接合部位流出,切除溢边后仍留下可见的痕迹、有时称模痕或界面线,也指由于物料流入塑模部件之间的缝隙而在塑件或铸件上产生的缝迹,或制造塑模的主体模型下的接合缝,用以表明塑模在该处分成两半或分成几个部分。
通常,在塑件上的合模线痕迹取决于
模具的精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加工精度不高,致使模具配合不良,在塑件上出现明显的合模线痕迹,甚至产生飞边。为此,除必须要求模具具有高的加工精度外,还要求在模具计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由于模塑件表面需要修整,所以在合模线处设计一个半径为0.381~0.794mm的圆弧边,如下图3所示。在设计侧壁有沟槽的制品时,应从上部留出一段距离,如下图4所示。此距离大约为1.98~2.36mm,这样容易去除飞边。在设计合模时,尽量采用圆形面合模线,因为圆形面合模线要比直形或畸形面合模线设计起来更容易些。
吹塑成型后的合模线,一般在制品的侧面,对有四角或矩形截面的容器来说,为了避免壁厚不均,有时合模线设在对角线上,脱模方便,在合模线周围设计若干条与合模线同样的条纹,掩饰制品的表面。但是横跨合模线的雕刻文字和复杂的雕刻图案,合模时容易出现错位,还是不用为宜。吹塑成型制品越大,合模线越明显。
由于吹塑成型不用凸模,而且吹塑制品的收缩大,所以脱模斜度即使是零也能够脱模。有时为了减少拐角部位厚薄不均匀的现象,将这一部位的脱模斜度取为1/60,深部取为1/15,表面带皮革纹和梨皮状图案时脱模斜度必须为1/15以上。
制品合模线的设计,即
模具分型面的选择,应以制品容易从模具中顺利地脱出为原则。某些形状复杂的吹塑制品有时需要选用不规则的分型面,甚至要用三个或多个合模线,采用可移动的组合分型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