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道信
佛教禅宗四祖
司马道信(580年4月3日-651年),生于永宁县(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隋唐高僧,佛教禅宗四祖。公元580年4月3日,司马道信出生。公元592年(开皇十二年),向禅宗三祖僧璨求法,后在吉州符寺受戒,26岁时被三祖授以衣钵。公元625年(武德八年)于黄梅破额山正觉寺传经讲法,唐太宗李世民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宫,坚辞不去,被赐以紫衣。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道信传法于弘忍(禅宗五祖),于公元651年(永徽二年)坐化,后被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公元1324年(泰定元年)时加号“妙智正觉禅师”。
人物生平
密怀斋检
公元579年,北周占齐昌地,将广济境地从齐昌县划出,立为永宁县,道信的父亲司马申(河南温县人氏)为首任县令。
公元580年4月3日(太建十二年三月初三日己丑),道信出生于齐昌郡蕲州苞兴县衙内(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取名司马信。
公元583年(开皇三年)道信四岁,送入设在镇北竹影佛寺的乡塾发蒙读书,他聪颖过人,年读十数卷,积学孔孟老庄。闲暇时听寺僧诵经,入耳即知下文,如同早已熟读。尤爱仿效僧仪,人皆夸为菩萨转世。
公元586年(开皇六年)道信七岁,于梅川镇北济北寺出家(或说在破额山出家)。其剃度师戒行不清净,道信禅师曾多次劝谏,但是对方却听不进,道信禅师只好洁身自好,私下地持守斋戒,时间长达五年之久。
随师修禅
公元592年(开皇十二年)道信十四岁赴舒州(今安徽安庆市)皖山(今安庆市潜山岳西)深处礼禅宗三祖僧璨为师。此后十年,三祖往返隐遁于皖山山系的司空山天柱山霍山英山、青狮山之间,道信随侍。
公元594年(开皇十四年)道信十五岁指点张怀到双峰山出家,作栽松道者。
公元599年(开皇十九年)道信二十岁,道信四祖用中草药遏止蕲黄的瘟疫,用芥菜粑治愈疥疮。
公元601年(仁寿元年)道信 二十二岁,五祖弘忍诞生于黄梅濯港化城山社屋。
附名吉州寺
公元604年(仁寿四年) 道信二十五岁,三祖赴罗浮山,道信到吉州受戒、常住。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 道信二十六岁,在蕲州府城东凤凰山正觉寺,新蔡县(黄梅县前名)破额山建幽居寺、东禅寺、西禅寺(西永福寺)、武穴大金幽栖寺大冶(今黄石市南郊)广法寺
公元606年(大业二年)道信二十七岁,三祖归皖,道信回侍,三祖传付衣钵道信为四祖,立化于皖公山岫树下。
公元608年(大业四年) 道信二十九岁,期间,归蕲黄收七岁弘忍为徒,携住大林寺,四十年不离身旁。
公元611年(大业七年)道信 三十二岁,蕲春郡久旱,瘟疫流行,四祖回郡教民众念《般若》求雨,挖米菊做粑,旱象息,瘟疫消。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 道信三十七岁,于庐山望破额山紫气横分六道。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道信 三十八岁,赴吉州解林士弘之围,暑天降雪息瘟疫,州民建雪山寺留居。祖赴衡岳,经九江,留居庐山大林寺十年。
公元619年(唐 武德二年)道信 四十岁,说法于螺川、庐陵(今吉州一带)。
传法双峰山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 道信四十一岁,应蕲黄道俗之请,携弘忍诸徒离潮山寺回蕲州,仍行走于蕲黄山区定址。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道信 四十二岁,住锡破额山,终止头陀行,扩建幽居寺。定居收徒,农禅并举。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 道信五十一岁,祖赴牛头山度法融,开牛头禅系。在此前后,弘忍奉命兼管东禅寺务。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 道信五十五岁,蕲州刺史崔义玄,慕名礼拜四祖,祖曰:“神通妙用,全在尔心。”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道信 五十七岁,新罗僧人法朗于新罗国善德女王(630—646)初期来华,奔趋双峰依四祖学禅。期间,法显、玄爽、善伏诸师先后来双峰依四祖学禅。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 道信六十四岁,四祖四拒唐太宗诏请,拒不赴京,被赐以紫衣。
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 道信六十五岁,祖于传法洞传付衣法,弘忍承续宗统为禅宗五祖。此后,弘忍遵祖意,建种松塔,建意生寺。于东禅寺接引老安,法如为弟子。
公元651年(永徽二年) 道信七十二岁,祖命元一造毗卢塔。闰九月初四日,祖安坐塔中示寂,弘忍继席,死后被唐代宗李豫赐谥为“大医禅师”美誉。
公元652年(永徽三年) 逝后一年,塔门自开,祖身不坏,弘忍以漆塑真身,永供塔中。
个人著作
《戒法》、《入道安心方便入门》
宗教贡献
思想综述
他提倡“择地开居,营宇立象”,建立固定的传授禅法的道场,结束了自达摩以来居无定所、行无定处的游化局面,并在禅法思想上,形成了戒行与禅修结合、楞伽与般若诸经相融、知解与践行相扶、渐修与顿悟相连、坐禅与作务并举的禅风、禅理和禅法,从而把禅宗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道信禅师对禅宗的最大贡献是提出“农禅并举”的主张,并且发明一个名词,把出家人种地叫“出坡”。自此出家人开始种地,自己养活自己,僧人生活有了保障,使中国佛教得以发展壮大。至今正觉寺所在地安上村还把到地里劳动叫“出坡”。道信大师对禅宗的发展和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主要思想
定居传法
道信以前的几代禅师,在传法方式上均以“游化为务”。他们随缘而住,“不恒其所”,“行无轨迹,动无彰记”,“随其所止,诲以禅教”。道信改变“游化为务”的传统;入双峰山“择地开居;营宇立像,存没有迹,旌榜有闻”(《传法宝纪》),采取定居传法的方式。这一传法方式的改变,对禅宗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很明显,“游化为务”的传法方式,禅师来去不定,很难发展门徒,因而从达摩到僧璨,其弟子寥寥无几。道信定居双峰山后,才出现“诸州学道无远不至”,门徒多达五百余人的盛况。一般说来,要形成一个佛教宗派,除了要有宗主和独成体系的教义外,还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徒众团体。道信之前,由于“游化为务”无法形成这样的僧众团体,只有在道信定居双峰山后,才形成这样的僧团,因而才开始具备一个宗派的基本条件。
农禅并重
为保障徒众的禅修,道信在双峰山开创了农禅并重的禅风。《传法宝纪》载,道信每劝人曰:“努力勤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疮,即闭门坐,莫谈经,莫共人语。”作即“作务”、“作役”,泛指一切生产劳动。“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疮”,说明道信及其门徒不是依赖官府供给或檀樾施舍,而是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解决饥寒问题。
印度佛教风习,出家修道者不事生产,靠他人布施或沿门乞食为生。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寺院经济的形成和僧侣的增多,宋晋时已出现了下层僧侣“或垦殖田圃”,“或商旅博易”,“或矜持医道”等“肆力以自供”的现象(见《弘明集》卷六晋释道恒《释驳论》)。虽然如此,达摩及慧可、僧璨几代禅师依然一直遵循印度佛教风习,奉头陀行,苦行节欲,一衣一钵,乞食为生。道信在双峰山实行农禅并重、自食其力,这在禅宗史上是一创举。这一创举,不仅解决了徒众的吃饭问题,为徒众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先决条件,而且有助于养成僧侣的劳动习惯,弱化对社会的依赖意识,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因而在整个佛教史上都具有积极意义。道信开创的农禅并重、自食其力的风尚,为弟子弘忍及后来的禅师继承发扬,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优良传统。弘忍提出“四仪(行住坐卧)皆是道场,三业(身口意)咸为佛事”,把禅僧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劳动)提升为禅修,为农禅结合、自食其力提供了理论依据。至百丈怀海,更将自食其力定为丛林规制。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佛教上传为美谈。
心净即佛与佛即是心
心净即佛,佛即是心,为道信禅之纲要。《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开头就说:“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即是说,依据《楞伽经》中所说诸佛“心”为根本的教理,又依据《文殊说〈般若经〉》的“一行三昧”法,修禅者通过念佛使自心成为佛,若心有妄念不清净,则是凡夫。
道信认为,“佛即是心”,“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这种道理,对于修禅者特别重要,“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这是对菩提达摩“大乘安心法”的重要发展。众所周知,达摩“大乘安心法”的纲要为“理入”和“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所染,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名,名之理入。”(《楞伽师资记·达摩章》)这实际上是把“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作为修禅者的认识基础,通过“凝住壁观”的方法,达到“无自无他,凡圣等一”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就实现了修禅“安心”的目的。道信把“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发展为“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这样一来,一切禅修便归结为对自我本心的体悟,于是人佛、心佛、心性之辨成为禅宗的中心论题,禅宗成为名副其实的“心宗”。禅宗所谓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其肇始者应推道信。
解行相扶与守一不移
“解行相扶”、“守一不移”是《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主张的基本禅修方法,是道信禅法的重要特色。道信说:“古时智敏禅师训曰:学道之法,必须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源及诸作用,见理明净,了了分明无惑,然后功业可成。”即是说,在修禅过程中,必须做到对“心”与“理”的明确认识和修持实践的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达到禅修的成功。古时智敏禅师,不见于史传。据印顺法师考辨,智敏可能是天台智者的误写,因为《宗镜录》卷一百中引有天台智者类似上述的话,道信非常推重智敏的禅法,并加以发挥,提出了“解行相扶”的五项内容:其一是“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 其二是“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其三是“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其四是“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人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其五是“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空门”。
道信强调指出,“守一不移”只是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守一”达到“一亦不为一”,即外不执空,内不念心,“内外空净”,“心性寂灭”的境界。这种境界不同于老子的“窈冥”境界和庄子的万物“齐一”境界。因为老子的“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境界,“外虽亡相,内尚存心”,“故老子滞于精识也。”庄子的“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境界,“犹滞于一也”。而“守一不移”的结果,是既不滞于“空”,亦不滞于“心”,一切不滞,一切不执,无所得、无所住,这种境界高于老庄。因此修禅者要采取“守一不移”的方法,达到不守于“一”的清净寂灭境界,决不能停留于“守一不移”的方法上。
人物轶事
治愈皇太后
公元595年(隋开皇十五年),皇帝的母亲得了一种不治之症,朝中所有太医都无法医治。皇帝为了拯救母亲的命,命令全国各地张贴皇榜。声称有谁能治好国母病,可官升三级、赏银万两。当时居住黄州府广济县安乐乡景和村响水口(即今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十里村吕凹)的道信禅师看到皇榜后,就在十里村吕凹河里、吕凹背后山上采挖菖蒲、田三七、五加皮等药材制成中药,托人送到京城,治好了皇帝母亲的不治之症。后来,皇帝封司马道信为国师,但道信不为官、不为利,愿在余川镇十里修行,并未进入皇宫,也未要皇帝赐的万两银子,皇帝为感谢道信,亲自封道信四祖大医祖师。
广济抗旱
公元611年(大业七年),广济县当时久旱不雨,稻田龟裂,饥民遍野。四祖道信率众僧侣一面念《楞加经》和《般若经》,一面上太平山、横岗山采苦菜、米菊、蕨根度荒。同时,道信发动当地老百姓砍柴晒干点火燃烧,使烟雾弥漫至天空,迫使冷空气下降,一个星期后,大雨倾盆,百姓称奇,感念四祖。实际上道信施行的就是现在的人工降雨,可见道信真实大智大悟者也。
降服强盗
公元614年(大业十年)多年之前,余川镇有一次从外地来了一群强盗,手拿着雪白的刀,晴天白日到老百姓家里抢劫财物,四祖道信得知此事,马上找到强盗头目,与他谈判。哪知强盗头目不但不讲理,反而拿起刀要杀四祖道信。四祖道信见状,马上用气功法术点了强盗头目的穴位,使之动弹不得,后来那一群18个强盗见势不妙都狼狈而逃,再不敢在当地危害百姓。后来这18个强盗到十里四祖殿来忏悔,在四祖道信的劝说下,这18个强盗都落发修成正果,成了四祖殿十八罗汉。
人物评价
道信的禅修理论和方法,不仅直接为“东山法门”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而且包含了往后禅宗多向发展的端绪,因而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新浪网评价)
道信是中国历代寺院中,第一个被皇帝封为既通佛学又通医学的一代高僧。(商洛日报评价)
中国禅宗的弘扬,从来都是命运多舛,在达摩初到中土直到三祖僧璨,禅宗一直处在受人排挤的尴尬境地,直到四祖道信的时代,禅宗终于得了到统治者的认可,也有了广泛的信众基础。四祖道信,是禅宗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也开启了中国禅宗兴盛的大门。(中国贸易报评价)
亲属成员
父亲:司马申
母亲:郑氏
养母:徐氏
后世纪念
四祖母亲墓
公元580年5月16日,道信大师生母郑氏病故,由乳母徐氏抚养。
公元586年其父司马申见道信出家学佛,一气之下,只好辞官回河南老家,不久病故,享年55岁。
“四祖”乳母徐氏不舍离开道信,独居梅川县衙旁边病故,享年70有余,于随大业13年与道信父亲司马申在梅川县衙后院外地名桑梓园合墓(今梅川镇粮管所内),墓地保护良好。
浴佛井
中国禅宗四祖道信的诞生地——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有一口距今1400多年的古井,井水冬暖夏凉,清冽甘甜,史称“浴佛井”。此井内圆外方,井口长0.6米,宽0.53米,一块正六边形的青石井圈覆盖其上,井壁上端由一圈花岗石镶嵌而成。井圈每个角和边都刻有一朵荷花瓣,雕刻精细,形态逼真,宛如12朵盛开的莲花。井口北侧立有一块石碑,上镌明代万历年间所书“浴佛井”三个大字,苍劲浑厚。
四祖寺
黄梅四祖寺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城西北15公里的双峰山之中。黄梅四祖寺古称幽居寺,原名正觉寺,又名双峰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大师的道场。寺庙始建于唐武德七年(624年)距今已有1370年的历史,是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明正德、万历、清同治年间多次重建,终毁于兵燹。现存毗卢塔、众生塔、衣钵塔、灵润桥、四祖殿、蕉云阁及多方摩崖石刻。
参考资料
“四祖”简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武穴市委员会办公室.2012-6-6
中国寺庙祠观造像数据库多图概览.中国寺庙祠观造像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11: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