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琴歌》,
唐代诗人
张祜所作,描述了司马相如和
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作品原文
凤兮凤兮非无皇,山重水阔不可量。
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注释
凤:凤鸟。雄性凤凰鸟。
兮xī:文言助词。相当于‘啊’‘呀’。
非无凰:并非没有凰鸟。
山重:重重山。层层山。
水阔:水面宽阔。
量:度量。
梧桐:木名。落叶乔木。种子可食。亦可榨油。木质轻而韧,可制家具及乐器。古代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
结阴:结下树荫。结成阴凉。
朝阳:早晨的太阳。
濯羽:洗濯羽毛。
弱水: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
鸣高翔:鸣叫着高高飞翔。.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凤啊凤啊不是没有凰,只是为了寻找那个能和自己共栖的凰而不惜飞过重山众水,距离远的 不可估量,累了在弱水清洗羽翼、稍作歇息,还要继续寻找、继续赶路,寻找能共栖灵魂树(梧桐树)的属于自己的那只凰。因梧桐生长在太阳初升的地方,名曰朝阳。凤在弱水里洗干净羽毛后再鸣叫着高飞,鸣叫是为呼唤能共舞的知己,高飞是去往太阳升起的地方。
《说文》:“凤凰,神鸟也。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中国的崇拜文化,影响最大的为动物四灵“龙、凤、龟、麟”。凤凰,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和
百鸟之王,能在火中再生,它与龙一起构成了龙凤文化。凤凰的形象广泛出现在中国文化之中,经过艺术加工,更使凤蕴含了很多浪漫主义的色彩。凤为中国古代动物四灵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凤凰,雄为凤,雌为凰。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梧桐为树中之王,相传是灵树,能知时知令。《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作为
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后比喻贤才择主而恃;凤凰的这种君子风范在姜子牙、诸葛亮身上也能找到影子,他们在没有遇到“梧桐树”前宁愿做一个平凡的钓者、耕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原意是指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作为自己栖息的地方。比喻优秀的人才应该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好单位和善用自己的好领导。
“濯羽弱水”一说:凤凰会老的,每次老的羽毛不脱落,就无法自由飞翔。而每次换羽毛,都要将全身羽毛拔光,再等新的羽毛长出来,这段时间是无法飞,也没有吃的,非常的痛苦。比喻任何美好的未来是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吃苦才能实现的。
“濯羽弱水”二说:通常是指志向高远的人,在尚未达成自己的愿景之前,用一种平和谦恭的态度来处事为人。低调、不张扬,而内心却蓄满力量,一步步坚实的迈向前方,朝着理想递进。
作者简介
唐代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作有这首《司马相如琴歌》,描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四川蓬州(今南充
蓬安)人,汉族,一说成都人,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
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成望门新寡。
司马相如早巳听说卓王孙有—位才貌双全的女儿,他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机会,借琴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他弹琴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事件。
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在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