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在固定出版期编号外临时增发的
出版物。一般是在前一期报刊已经出版,后一期报刊尚来不及出版的一段时间内发行。因不列入报刊的原有编号之内,故名号外。
《
辞海》对于其的解释是:“定期出版的报刊,在前一期已出版,下一期尚未出版的一段时间内,对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特殊事件,为迅速及时地向读者报道而临时编印的报刊,因不列入原有的编号,故名。”英文:extra。
同“
番外”,
日本语中的“番外”其实是沿用
汉语中的“号外”,“番”即是“号”的意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日本语的“番外”与
汉语的“号外”的意义是一样的。
1884年8月5日,中法战争爆发。有传言说法国舰队正在福州外港集结,准备向中国南洋海军开火,闹得人们六神无主。8月6日下午6时半,《
申报》接到特派记者从福州发来的快电,内容为“驻榕法舰尚无动静”。由于当天报已售完,只好于晚7时将此电文用传单形式发出,列在报纸的正常编号之外。“号外”因此得名。
在电视没有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还没有出现之前,《号外》就承担着最快速度报道新闻的作用。《号外》的版面一般与原有报纸的版面大小相同,有的时候只是原来报纸版面的一半。过去,《号外》都是套红印刷,一般都采用彩色印刷,为了引人注目,“号外”二字要比原报头的字体大,标题和图片的处理也要具有视觉冲击力;文字的使用不仅要简洁明快,而且还要有很强的震撼力和鼓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