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尚青:书画家、美术教育家、诗人。现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擅中国花鸟、人物画,对书法、篆刻、诗词、画史均研究有素。六十年代初,列中国画大师
潘天寿门墙,得到亲炙,后博采众长,转益良多。画风气势开博,清新隽永。出版著作《花鸟画基础》、《叶尚青书画集》等十多种。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展,有的选送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展出;有的被中外国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有的荣获国内外大奖或金奖。曾邀赴加拿大、新加坡、韩国、荷兰、法国、英国、葡萄牙、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举办个人画展和考察。其艺术业绩已载入《
中国美术年鉴》、《中日现代美术通鉴》等20多种辞书。
个人简介
1930年出生于浙江玉环。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解放初,在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工团、青年团担任文艺宣传工作,1951年调青年团浙江省委宣传部担任文艺编辑工作等。195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1993年离休。
擅长中国花鸟、人物画,对书法、篆刻、诗词、画史均研究有素,六十年代初,由组织决定为中国画大师潘天寿研究生兼秘书,为入室弟子,并兼私人秘书,得到亲炙,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面貌。画风气势开博,清新隽永,笔简意赅,诗意盎然,有“画印诗书融一炉,寓兴哲理美且都”之说。代表作:《方志敏烈士像》、《烧地契》(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藏)、《全家兵》、《秋高图》、《龙神图》、《战地黄花分外香》、《碧莲净植》、《西泠风荷》、《雕悍展雄风》等。出版著述:《中国花鸟画基础》、《叶尚青画集》、《叶尚青书画集》、《写意花鸟画谱》、《中国花鸟画教程》、《叶尚青诗稿》、《中国花鸟画基础五讲》(中央电视台播放)、《苦茶阁诗词吟钞》(近1500首、阕)、《花鸟画演进史》(幻灯片100图):《中国美术名作欣赏》(叶尚青等编著)、记录整理《潘天寿论画笔录》、《中国花鸟画史》(近四十万字)等十多种。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学会终身常务委员、新加坡“墨澜社”特聘艺术顾问、
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新四军浙江省书画会副会长、新四军浙南书画会会长、入典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的《世界名人录》(世界五百家杰出人物之列)、世界汉诗协会授“世界汉诗艺术家”、“当代诗坛楷模”等。
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展览,有的被中外国家博物馆、大使馆收藏;有的在海内外多处报刊上发表;有的荣获国内外大赛金奖。近年来应邀赴加拿大、新加坡、韩国、荷兰、法国、英国、葡萄牙等十多个国家举办个人画展、考察和讲学,深受赞誉。加拿大温哥华《大汉公报》评:“画风新颖奇拙,感人而具魅力”。新加坡《晚报》评:“叶尚青的画流出的是诗,是音乐,是一种崇高的荣美”等。
其艺术业绩已载人《中国美术年鉴》等二十多中辞书。
艺术观点
自序--论画笔记选录
叶尚青于西湖苦茶阁
二零零六年十月
中国画艺术,约言之,以既新且美为意旨,并不断开拓超前,上下求索,邃邈情思,高骞远韵,使“世界艺林春永驻,流芳千古不凋微”。新--综括观念、笔墨、立意、构图、画风之新;美--综括色彩、造型、意趣、神韵、画境之美等,是也。
中国画艺术,历来以继承民族传统菁华,发扬传统精神为己任。要发扬必须继承,有继承才有革新,当代中国画应在传统基础上创新。
国画艺术特征为诗、书、画、印熔之。潘天寿先生说“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者的博纳互补,有着艺术与学养相得益彰的文化精神,但须重画外修养,谓之一专多能。
艺无止境,画无尽头,画到最后必须画学养,何谓学养?如生活、笔墨、学术、道德等。宋陆游说“功夫在诗外”;邓椿“画者,文之极也”;明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张,都是论画家学养深厚的见地。
唐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论,已成为我国画学史和艺术创作上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造化”--“心源”为主客观关系,必须有机结合,完美统一。创作要源自生活,高于生活。
当今时代,在为人处世中,追求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而国画艺术也必须歌颂真的、善的、美的,使作品在健康、向上、积极的正道上迈进。
“西体中用”,目的是批判性地吸收也借鉴外国绘画技法为我所用,借鉴什么?如透视、色彩、构图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科学与艺术不同,搞科技不仅要接轨,还要超越,中国画是东方民族的国粹,有自己的艺术体系和文化领域,毋庸接轨。
中国画以笔墨为艺术语言。画道之中笔墨相辅相成,谓之“相为表里”。笔求气势骨力、抑扬顿挫;墨求神韵意趣、情致节奏。恽南田说:“有笔有墨谓之画”,求“笔气”“墨气”为上。
时下“笔墨”说,否定了笔墨的民族精神内涵和生命承载功能,有片面性。笔墨随时代,笔墨必须演进更化,开拓革新,使艺术语言的宽泛性包容性,具有更高神的文化理念。
中国画,其本体属性为意象造型,谢赫“应物象形”之说,石涛“不似之似”说,齐白石“似于不似之间”说,黄宾虹“绝似与绝不似之间”说。前辈巨匠的真知灼见冥斗士针对意象造型的审美观而言。
年来,我求索“古意追风”,摄取传统艺术的古旷、朴拙、粗豪、雅美的情味,以原始美术、秦汉艺术更多的融会于彩墨画的表现,求古意、美意、新意为上乘,能得个中三昧矣。
上述粗陋浅见,是我近年来读书、品画、作画后有感而记之。选录于此,一方面,可看出这些谈论在画集中得到印证和体现;另方面,通过以上的点滴论述,为画集作了自我诠叙。由于自己的学术修养和艺术水平局限,承望读者、专家不吝赐教。
在画集中,昔日荷蒙中国画大师潘天寿,一级王个簃、方介堪、韩登安、钱君陶、余任天、陆俨少、陆抑非、王伯敏、李振坚、刘江、周昌谷、洪世清、吴振华、丁茂鲁、张耕源、朱关田、王冬龄、祝遂之、刘石开、苏东河、邱振中、陈振濂、程穆之、汪水江、来一石、张建平、沈颖丽等先生和女士为我拙作题词,篆刻,使之增益光彩,今在此深表谢忱,并对已故先辈表示深切怀念。
画集出版,得到上海书画出版社卢辅圣先生的悉心关注,拨冗作序;俞建华先生诚挚指导,更有鹰联航空有限公司李继宁先生大力关怀和慨然赞助,终于圆满完成,谨此致以衷心感谢!
艺术心路
叶尚青:丹青造化求“四全”
由叶尚青撰著的《中国花鸟画史》将在今年正式发行。据悉,早在上世纪50年代晚期,潘天寿曾著述了《花鸟画简史》(初稿),他为后人撰写画史开了先河。而今,作为潘老的入室弟子,叶尚青踏着前辈大师的足迹,历时五载,写就了近40万字的《中国花鸟画史》,给其恩师交了一份答卷。
壹
幸运成为潘天寿入室弟子。
刻苦学习花鸟画。
年少时的叶尚青,受父辈影响,酷爱书画,青年时代如愿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为人物画助教。1961年初春,他接受了拜师学艺的重任——这时期,中央提出抢救文化遗产和传承民族绘画,浙江省委指示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选拔品学兼优的青年教师向老先生学艺。美院领导反复斟酌师从潘天寿者,决定推荐叶尚青。
叶尚青回忆说,“后来在潘老画室里举行了一个朴素而庄重的拜师仪式,大家清茶一杯,师生济济一堂,互表决心,那场景一直让我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叶尚青成了潘天寿名副其实的“入室弟子”。“我当时的任务就是:一给先生当研究生,二给先生当秘书。为了方便学习,我家还搬到了潘老院子里住下,并在他的画室里上班学画。”
叶尚青成为潘天寿“入室弟子”后,便感受到了自己有些力不从心。“我原来是学人物画的,对花鸟画缺乏基础。所以,只能再重新学习。”他遵从潘老的教诲,在“四全”(诗、书、画、印)上狠下功夫。坚持天天练习“兰竹”、书法,在学习潘天寿大写意技法的同时,又吸收了吴昌硕、“扬州八怪”、石涛、八大山人、徐渭等人的笔墨技法,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一直到目前,他始终勤勉不怠,85岁高龄仍潜心著述和艺术创作。
贰
他,爱荷、画荷、咏荷。
爱荷、画荷、咏荷是叶尚青非常钟情的一个创作题材。他说:“一为表现荷花之美,犹如出水芙蓉的艳丽;二为描绘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花草精神,以喻高尚情操;三为用大写意的技法写荷,能充分发挥笔墨情韵。”
叶尚青介绍,写意画,在下笔前必须要有腹稿,成竹在胸,才能巧夺天工。一张成功之作,需要苦心经营,更需要精益求精。他认真的描绘了风荷、墨荷、雨荷、碧荷、红荷、绿荷以及秋天的枯荷、衰荷等等。这些无不从生活来,但又高于生活。叶尚青的画大多自己赋诗题记。他说,这体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也表明了物我有情,两相浃洽。历年来,叶尚青从生活感受中抒写的咏荷诗篇就有百首之多,这是他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关照生活和作画体会的记录。
除了画荷,他也经常到植物园或动物园体验生活,搜集、写生各种花卉和观赏植物的美姿美态。作为一个花鸟画家,他所接触到的和感受到的生活圈子是多方面的。
叁
艺术成就受到当代海内外名家高度赞赏。
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画院院长陆俨少先生曾为叶尚青画展题词“花歌叶舞,像应神全”。认为他的画,追求气势和新意,富有情味,他学老师不像老师,但是,仍保持潘先生的遗意,他以气韵生动取胜,吸收潘老“骨法用笔”的艺术特色。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华君武先生曾鼓励叶尚青要好好向潘老学习,要继承必须发扬,有了发扬,才能创造出民族的个人的风格。
原新加坡美术协会副主席、艺术评论家刘奇俊不但肯定了叶尚青在毛笔画上的造诣,还大加赞赏他的指画,得到独步指画艺坛潘老真迹。他的虚怀若谷,彬彬有礼更让刘奇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唐云认为叶尚青善于运笔用墨,有传统功底,又有潘老遗风,能把潘公的用笔用线的表现方法,以及“造险破险”的要求,在画中得到体现和掌握,实属不易。
面对如潮而涌的赞赏与肯定,叶尚青很淡定,他说,艺无止境,现在的他,尽管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但仍坚持不断创作。“每一次的创作,都会有一种新的体会,学无止境,我一直在学习中。”
名家评说
清新秀逸风趣巧拔——王伯敏写叶尚青
叶尚青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留校任教至今。他又是著名画师潘天寿的门生,在艺术上,自然受到潘老很大影响。叶尚青笃实劬学,锲而不舍,他自制“三更灯火五更鸡”印章,以黄宾虹勤学的精神鞭策自己。他在师法徐渭、陈老莲、八大、石涛、吴昌硕之外,更多的吸收了潘老的精华。叶尚青曾去加拿大访问、作画,温哥华的《华侨日报》发表评论,称他是“画风奇拙新颖”、“学古而不泥古,有着创新精神”的画家。
近年来他努力写生,足迹遍历名山大川,先后到过天山、敦煌、滇南、岭南、闽南、胶东、赣水、漓江、华山、岱岳、黄山、雁荡、三峡、松花江以及长城诸胜地,师法造化,纪游画稿甚多。叶尚青平日画人物之外,更多画花鸟。他画鹰、画鹭、画白鸽、画鹦鹉、画白凫以至画企鹅1984年夏,他闻南极考察家们自南极探险胜利归来,竟挥汗作《昂首南极》等富有历史意义的作品表示庆贺。他画有大幅《南极居民图》,当它在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时,博得观众好评,一位文艺工作者在留言薄上写道:“尙青之画尚新,难得可贵”。尚青所画《南极居民图》中的企鹅,以饱墨画鹅身,娇嫩有趣,出笔有力,使所画缓步行走的企鹅,令人似闻嗒嗒声。
叶尚青的《荷塘雨后》,当其展出时观众也是较为欣赏的。在一块用重墨的巨石上,站立着一双长嘴短尾的水鸟,鸟作睨视状颇有神色,巨石下有荷花,一花一叶漂浮水上,余则枯干,富有诗意的远处。作者巧妙地画上了淡淡的垂柳,这与他用焦浓墨画的鸟、石对比,直接画面更鲜明,画境更深幽。尚青还画有《傲雪图》,写天台山的隋梅,画面浓淡分明,正与是《荷塘雨后》,可说是异曲同工,这一类花鸟画,都是由疏密、浓淡、虚实构置起来的。中国画的章法,称之为“经营位置”更加可以在一局画上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国画的章法,还讲究大空、小空的变化,叶尚青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了下笔严谨,照顾大局,并形成他那“清新秀逸,风趣巧拔”的画风。近年他画《龙神图》,深受陆俨少赏识。所画“雁、鸡、鸭”,造型取汉画意趣,颇有味。书法家姜东舒评论他的画是“从生活中探索,在继承中出新”。
中国画非常讲究题跋用印,尚青既得潘天寿亲授,则显得更加重视。此外,尚青还是一位兼善篆刻艺术的书画家。
一个艺术家真正难得的,即在于“虚心”。宋人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人的所谓“无竹”,意在劝人绝“俗”我们平日画竹,常提“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个“君”可作虚心解,尚青之所以在艺术上能生发,之所以日臻于高,就是由于他虚心,故画坛论者评论他“得君子之风”。这里“君子”二字的含义,除了说明尚青为人敦厚朴实外,更表明他的虚怀若谷,一个画家能虚怀,容量自大,得益良多,则在艺术上进步,更多限量。
最后,让我引用诗人戴盟赠他的一首五绝作为本文评介的结语。戴诗是:“岁寒松柏劲,经冬叶尚青。满堂春意闹,笔下万花生。”
书画(文墨)赋
——序叶尚青“文墨尚一”书画
张弘
叶老尚青,美院耆宿。躬耕书画,孜孜不倦。一生抱志,不忌白首。尚花不凋,青鸟不老。晚生予视觉野马,光影当笔。
拙笔陋铭,实匮点睛之能。只缘偕是乡党,盛情难却,高山流水,知音琴弦,兴赋咏画,遂不齿斗胆论墨矣!
誓言:仁者尚诗,智者尚书,义者尚画,慧者尚印。
叶尚青乃中国画大师潘天寿入室弟子。擅花鸟,兼人物,熔诗、书、画、印为一炉。阐理画外天机,论道“四全”功夫。
论往昔,思其赤胆青春,跋山涉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筚路蓝缕兮,潜墨池而磨练;
窥今夕,仰其对悟鸟语,独领花义,道法自然,体味生命,妙笔丹青兮,沉画海而徜徉。
塞纳河上,西洋艺术大匠毕加索挥手呐喊兮:用线条去散步;
西子湖畔,东方国画大师潘氏天寿振臂高呼兮:以线条为骨架。
中西绘画,万变不离其宗,以真善美为宗旨。
尚青之画,植传统笔墨之根茎,文墨传薪,崇尚一画,知白守黑,知阴守阳,知柔守刚,知虚守实。从无法到有法,从有法到无法。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传统。
西窗剪烛,不觉东方既白;南柯一梦,乃知北冥有鱼。
醉赏尚青指画,妙手回春,赞叹雀跃,抚掌凝睇。泼墨指染,以掌击荷,指尖勾线,指抹画形,气韵之生动,非笔力所能达,故画界同仁称谓“叶家样”矣!
复读尚青书法,墨缕盈髓,枯笔意润,刚柔兼蓄,龙蛇走笔,龟鹤互参。飘如鱼翔浅底,谧如松下谈禅,静如荷塘映月,疾如鹰击长空。
叶老精神,予尤敬慕。耄耋摛笔兮宏篇巨著,花鸟画史兮续弦恩师;终身授艺兮功昭弘雍,钩沉爬梳兮老马奋蹄。
甲午仲夏草就于上海到巴黎之万里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