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军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叶军,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泰国格乐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津贴。
人物经历
代表作品有:《芦苇花》《家谱》《行路人》《当代淑女》《西域之梦》等。作品曾参加法国、意大利、迪拜、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展出并进行艺术考察。
1964年,一月二十六日,生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祖籍广东连州。
1971年,七岁,在沙市青年巷小学,培红小学上学。梦想进入校文艺宣传队拉二胡,未成。
1972年,八岁,转入沙市工农兵学校上学,随美术老师甘伟碧学画画,以画黑板报为荣。
1973年,九岁,在母亲的指导下,创作《学习小靳庄》,参加了《湖北省少儿美术作品展览》,
1976年,十二岁,上初中,在母亲的引导下,随美术老师李定民习画,开始画素描。
1977年,十三岁,家中有难,初中失学,当搬运工。在家画毛主席像,读巴金的小说《家》
1978年,十四岁,失学在家,在母亲指导下,临摹连环画,每日十幅。背诵《唐诗三百首》。
1979年,十五岁,在沙市六中读高中。再随李定民老师习画,拜郭方颐老师学习国画。
1980年,十六岁,家运好转,随全家回广东老家拜祖。途中画了大量的速写
1981年,十七岁,考入湖北美院。师从张振铎,邵声朗,徐邦洽,梁培浩,乐建文,罗潘,洪耀华,刘一原,唐大康,曹小强等老师。系统学习国画专业,开始立志。
1982年,在校目睹张振铎作画,陈天然示范书法,邓少峰刻印,开始勤学书法和篆刻。
1983年,在校观看了应邀受课的叶浅予画舞的全过程,很受启发,努力勤画速写。
1984年,山水课,随邵声朗教授上武当山写生,感受李可染的笔法和墨法,开始认识国画。
1985年,二十一岁,湖北美院毕业,留校任助教。
1985年,作品《临考图》参加《85届湖北美院毕业生作品展》。/湖北美院展厅
1986年,作品《水墨系列》 参加了湖北省青年美术节画展。/湖北美术馆
1987年,作品《水墨系列》 参加了《湖北省青年美术节优秀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1987年,篆刻作品参加了《湖北社会科学界书画展》。/湖北书学研究会
1988年,作品《绿墙》 参加了《1988香港文汇报报庆40周年画展》。/香港文汇报
1988年,作品《朝雾》 参加深圳-香港博雅艺术公司所举办的《中国画大展》,获入选奖。/深圳,香港博雅艺术公司
1989年,作品《山乡的水》 参加了《中国首届风俗画大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馆
1989年,作品《芦苇花》 参加了《中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广州美术馆
1989年,作品《芦苇花》 参加了《湖北第七届美术作品展》,获银奖。/湖北美术馆
1989年,作品《未见面的朋友》 参加了《湖北第七届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湖北美术馆
1989年,作品《红桔灯》 参加了《湖北第七届美术作品展》。/湖北美术馆
1989年,参加了台湾台北《神州艺术》举办的《新春大陆名家联展》。
1989年,作品《花祭》 参加了《88中国画大展—获奖作者新作展》。/香港展览中心
1989年,参加了在美国合办的《中国艺术家五人作品展》。/美国华盛顿
1990年,作品《家园》 参加了《当代中国画珠海全国邀请展》,获优秀奖。/珠海美术馆
1991年,作品参加了《湖北工笔画联展》。/中国美术馆
1992年,作品参加了《湖北工笔画精品展》。/广州美术馆
1993年,二十九岁,任湖北美术学院讲师。
1993年,作品参加了《湖北工笔画联展》。/武汉长印集团美术馆
1993年,十月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1994年,作品《家谱》 参加了《中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馆
1994年,作品《家谱》 参加了《湖北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获铜奖。/湖北美术馆
1994年,作品《行路人》 参加了《湖北第八届美术作品展》。/湖北美术馆
1995年,作品《黑边人》 参加了《江苏画刊20周年全国邀请展》。/南京博物馆
1996年,三十二岁,任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
1996年,作品《吹笛刀客》 参加了《江苏画刊96中国画精品展》。/加拿大-东方美术馆
1996年,加入《湖北文艺理论家协会》。
1997年,作品《新驿》系列,《黑边人》系列和文章在《江苏画刊》上发表,作为重点画家推介。
1998年,作品《黑边人肖像》系列,参加了《湖北美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 深圳美术馆
1998年,赴《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学习,考察书法专业教学。
1999年,作品《听雨赘叙》,参加了《湖北第九届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湖北美术馆
1999年,应邀参加法国巴黎la biennale d’issy 艺术双年展并赴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进行艺术考察。/法国-巴黎
2000年,作品参加《法国现代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19届国际沙龙展》。并赴德国,荷兰,比利时进行艺术考察。/法国-巴黎
2001年,作品《人之影》 参加法国巴黎《五月沙龙艺术展》。/法国-巴黎
2001年,作品《人之静穆》, 参加了《中日交流艺术展》。/湖北美院美术馆
2001年,《叶军国画展》在甘肃兰州《秋田会馆》展出。/甘肃兰州秋田友好会馆
2002年,作品《繁花》 参加了《纪念延座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获全国美展优秀奖,湖北美展银奖。/湖北美术馆
2003年,作品《古人》, 参加了《湖北省小幅中国画作品展》,获学术奖。/湖北美术馆
2003年,作品《人之舞》参加了《全国九所美术院校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西安美院美术馆
2003年,十二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4年,作品《繁花故事》 参加了《湖北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获佳作奖。/湖北美院美术馆
2004年,作品参加了《新经典/重提学院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4年,作品《背诗者》系列,参加了《湖北美院-河北师大中国画教师作品展》。/湖北美院美术馆,/河北师大美术馆
2004年,作品《众人》 参加了第五回《日中友好交流展》。/湖北美院美术馆
2004年,四月,带研究生周勋君,何问俊,谢媛媛,彭柱武。到西安参观《全国书法篆刻十届展》,考察《碑林》博物馆。
2005年,作品《残像》参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水墨精神2005第一回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2005年,作品《背诗者》参加了《2005中韩青年优秀画家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5年,作品《卫国战士》参加了《湖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湖北美院美术馆
2005年,作品参加了《财富金秋—中国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杭州张宗祥美术馆
2005年,作品参加了《全国美术院校国画系主任作品展》。/烟台美术博物馆
2006年,四十二岁,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2006年,七月,带研究生段理等登泰山,在岱庙考察《泰山刻石》,《张迁碑》,《衡方碑》。
2006年,九月,应邀赴意大利参加罗马美术学院举办的《艺术作品展》。/罗马美术学院展馆
2006年,十月,参加了第六回《日中友好交流展》。/日本东京世田谷美术馆
2006年,十一月,参加了《灵感,空间》--北航艺术馆首届作品邀请展。/北京北航艺术馆
2007年,元月二十六日,参加了《湖北省中青年国画家作品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2007年,四月,参加《2007财富年度展—中国水墨名家邀请展》。/杭州中国印学博物馆
2007年,五月,举办《水墨江山----叶军书法绘画作品展》。/武汉晴川阁
2007年,六月,参加《学院。经典---全国美术院校工笔画名家作品展》 /湖北美院美术馆
2007年,九月,参加《湖北名家书张之洞诗词楹联展》 。/武汉晴川阁
2007年,十月,作品《武影》参加了《纪念湖北美协成立50周年湖北美术作品展》。获铜奖。/湖北美院美术馆
2007年,十一月,策划并参加《湖北书法小品邀请展》 。/武汉路易100酒店艺术沙龙
2008年,元月,参加了《中韩优秀画家邀请展》。/韩国首尔
2008年,二月,参加了《笔墨春华----2008湖北省艺术馆国画作品邀请展》。/湖北省艺术馆
2008年,十月,参加了《伟业铭记----2008湖北省人物画展》。/湖北美院美术馆
2008年,十月,参加了《2008年度水墨名家邀请展》。/杭州/西安
2008年,十一月,参加《2008武汉水墨画邀请展》 。/武汉路易100酒店艺术沙龙
2008年,十二月,参加《2008第七回中日友好交流展》 。/湖北美院美术馆
2008年,十二月,参加《走进学院-全国高校名师中国画作品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
2009年,三月,参加《笔墨春秋----纪念湖北日报创刊60周年书画展》。/湖北省艺术馆
2009年,七月,参加《湖北省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湖北美院美术馆
2009年,九月,《辉煌的历程60周年书画展》/武汉美术馆
2009年,十月,《一起玩吧/九人水墨画联展》/武昌/尚艺坊
2009年,十月,《一起玩吧/九人油画联展》/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展馆
2009年,十月,带研究生迟星飞,邓欢华,罗媛,曾葡,游甘南,敦煌,考察碑林博物馆。
2010年,元月,《多元互融——湖北美院、瑞士卢塞恩设计学院邀请展》/湖北美院美术馆
2010年,六月,《情系长江——湖北美术作品展》2010上海世博会/湖北美协主办
2010年,十月,参加《湖北美院九十周年校庆作品展》/湖北省美术馆
2010年,十二月,参加《学院。精典---全国工笔画作品邀请展》 /湖北美院美术馆
2010年,十二月,参加中国美院主办的《2010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 /中国美术学院
2010年,十二月,参加《2010学院笔墨。篆刻邀请展》 。/武汉路易100酒店艺术沙龙
2011年,三月,参加《回顾与展望--湖北中国画30年艺术展》 /湖北省美术馆
主要作品
作品发表于:《美术观察》、《国画家》、《美苑》、《江苏画刊》、《当代中国画》、《书法报》等刊物。出版出品画册和书籍有《中国美术家大系·叶军卷》、《叶军写意人物》、《中国画创作工坊·叶军卷》、《叶军书法集》、《叶军篆刻集》、《叶军书法篆刻集》、《叶军诗词集》、《南屋词》、《中国当代画家自选小辑——叶军卷》、《学院笔墨·当代文人画自选小辑——叶军卷》、《人物动态速写》、《叶军人物速写》、《叶军速写500例》、《名家速写表现实例——叶军》、《叶老师速写教学示范》等60余本。
出版图书
所获荣誉
作品参加了中国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国第八届全国美展,1999年法国巴黎la biennale d’issy艺术双年展,2000年法国当代国际艺术研讨会暨19届国际沙龙展、2001年法国巴黎第55届“五月沙龙展”,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2006年艺术邀请展,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湖北第七届美展银奖、湖北第八届美展铜奖、湖北第九届美展优秀作品奖、湖北第十届美展佳作奖、纪念“延座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纪念“延座讲话”60周年湖北省美展银奖、湖北省第五届高校美术设计大展铜奖。
艺术评价
传统继承与工笔方式表达(1985至今)
湖北省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观感(摘录)
叶军的《家谱》别具一格,作者釆用画、印、书综合表现手段,运用档案似的记录方式,描写一个真实的家庭故事。画面采取分割式的构图,单纯而朴实的国画技巧,表现出一个普通家庭的亲切感,画的两边采用文字的记录,既强化了绘画的内容,又丰富了画面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青年画家大搞意象水墨的抽象实验而成一种新潮时, 叶军却埋头于传统绘画中的书法,治印等基本功训练,《家谱》的成就正体现出了他的艺术修养较为全面。
陈池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1994年1 1月12曰 载入陈池瑜先生《美术评论集》
感悟人生——解读叶军的中国画作品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画家,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他们在学院里做学生时仍然接受各位老师和先生们的学院式传统艺术的教导和熏陶,比较正规地学习了传统艺术技法和创作观念,这在他们此后的艺术道路中,成为他们较沉稳地进行创作并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的基础。同时,他们所了解到的艺术传统又成为他们反传统和进行新的艺术思维的一种负面参照。另一方面,80年代的这一批艺术学子面对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即通过各种媒体介绍过来的西方已经基本过去了的现代主义和方兴未艾的后现代艺术,加上中国艺坛中出现的所谓现代艺术或新潮艺术,这一切组成了中国80年代新的壮观景象,在20世纪的中国,只有30年代前期出现过这种景观。80年代的中国艺术学生受到这种新的艺术氛围的强烈感染和震撼,对新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及表现手段的渴求、模仿和试验甚至超过了学院艺术的教育。解读这一代画家的作品必须把握这一特定的历史情形。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叶军就是这一代画家中的典型。
叶军于1981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年他仅21岁。大学四年中他学习了一套创作过程,即下乡搜集素材,提炼概括,制作上要勾线分染、层层渲罩、主次拉开等一套程式。他完成的毕业创作工笔长卷《临考图》是对他四年学习的一个总结。
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正是所谓新美术思潮兴起之际,1986年,“湖北省青年美术节” 在武汉等地展开,部分作品进京展出。新思潮的诱惑“我就把自己匆匆忙忙地投入了一个焦虑的十字路口”,这一年,他完成了《水墨实验》系列,开始思考现代绘画语言和传统水墨画的承继与分离问题。至1989年,他的作品《芦苇花》,参加中国第七届美展,此时他开始对自己以往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方式作了一番清洗和调整,虽然还不能完全摆脱以往的怀旧情绪与既定的创作传统,但是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创作思维与表达形式了。因此,80年代对于叶军来说是一个求学与自我探索的阶段,一方面他在积累艺术传统因素,另一方面他也在寻求新的表现图式与语言。
20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以现代艺术家的眼光来关注人生,对当下文化中各种人的心态、精神进行体悟,他以艺术的方式来思考人的生存和追问人的本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叶军9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是围绕对人的感受和思考而展开的,他切入的是人的本质这一哲学问题。
1994年他创作《家谱》、《行路人》,参加了第八届全国美展。1995年初,完成组画《黑边人》,此时,他开始基本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从《家谱》到《行路人》和《黑边人》,我们可以看出叶军从一种较为传统的表现方法向一种新的表现方法转换的轨迹。《家谱》于1994年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这件作品试图通过最平凡的普通家庭情况,叙述生命的历程和人类的承续问题,采取档案式的记录方法,展示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扬起生活的理想风帆。此画制作技法基本采取工笔手段,略加一些肌理效果来丰富画面。还将书法、印章十分恰当地结合于画面,既强化了作品的内容,又增添了画面的表现力和形式感。这幅画既反映了叶军有较好的国画传统文化修养,同时也预示了叶军所开始进行的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对人的生存的关注成为他以后创作的重要主题。
1995年,他以全新的手法创作了《行路人》系列,来去匆匆,疾步行进在人生的旅途中,生命苦短,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工作、劳累、挣扎、进步,急忙快速地走完自己的路程。《行路人》中的形象,让人感悟到一种生命的紧迫感。用艺术来思索人的生命历程,《行路人》可以说是找到了一种独特而新颖的方式。至于在形式处理方面,叶军说“完全有一种背离的情绪”,对以往在学院中所学到的勾线、渲染等技法及具象图式进行了反叛,以大块色彩对比形成抽象画面,人物形象加以变形和夸张,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现代感。
叶军对生命本质的进一步感悟,是用集体群像的方式,展示人的精神层面。1997年至1998年他创作的《人之侧面》、《今人·布帽》《今人·居士》、《今人·光头》,全部都用头部组成画面,这些头部形象有的平静,有的茫然,有的焦虑,有的愤懑,展示出现代文化中的众生状态,有些形象虽有雷同,但组成了一个强力集体,凝聚了一种巨大的生命源力,众生平凡,但却伟大,从他们的眼神和庄重的表情中,传达出一种刚毅的性格和永不磨灭的精神。这些作品引导我们对人生的精神内质作一种深层的感悟。
叶军创作的《驿站》组画,是对《行路人》的回应,在这一组作品中,无论是“虔诚”的祈祷、“安顺”的势态,还是“安吉”的愿望、“浴畅”的神情,都在隐喻人类生命的某种前进的节律,驿站暂休,是为了继续行进,人类正是经过一个个驿站艰难地行走,人生之路遥远,充满了欢乐与光明,同时也布满了荆棘与乱石,感悟人生也就是理解苦恼与幸福、短暂与永恒、生的价值与灭的悲壮!
陈池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导 《美术观察》2001年第五期
传统研习与水墨方式重构(2005年至今)
叶军的水墨人物画
叶军先生的画以人物为主,他认为,人是最复杂的,每时每刻无不在变化之中,一个眼神、一个表情(甚至于无表情的表情)、严格动作姿态,都体现了人某时某刻的心理和人的性情,因此,叶军先生往往于人物画中以表现“神”为主,且选择了得意忘像表现手法——写意。无论工笔亦或水墨画都能从叶军的作品中传达出一种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无不与其对人物的“神韵”及对画的“意境”的追求有着紧密的关系。此外,于书法、篆刻、古典文学、历史、画论等中国传统文化及世界艺术(从其两次赴欧洲十二国考察所亲身获取的对世界艺术,包括油画、版画、壁画、雕塑、建筑、构成艺术等的体悟)多有涉猎,博采众长,因此细品之下,叶军的画内涵与信息极为丰富,而高妙之处又在于他能将这如此丰富的内涵与信息,化为肉眼所难见而常人所难有的无形境地。
叶军对画的喜爱巳超出一般,而与众不同的是,他并不单纯的以画量的堆砌来提高——善于思考与感悟是他的特点,因而往往每出必是其精品,且富于灵性。叶军本人从审美上取向于豪迈雄厚的气势,但此审美追求又掩藏不住他的灵性与智慧所透露的灵秀与文气。因而雄厚却不粗犷,文秀而不酸腐,极中和之至,耐人寻味。从画面上看,无论线法、墨法及配合的书法与印章都可见其对传统的用功之深,但从形式、构图、黑白灰的块面构成上看,又知其学传统而不泥古,别有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人物的墨色大块面与线条的对比、墨色的层次变化(与水的交融)、线的枯湿浓淡之变、书法的韵律产生的节奏感、印章点睛的恰到好处、画面留白的空灵……
水墨京剧人物是叶军创作的题材之一。从造型上,叶军借取了许多民间的人物特色,表现民间传奇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把戏剧、剪纸、插图、连环画的造型趣味都纳入其中。而又从画面构成中进行变通,使得画面不仅仅局限于人物,反而是以画面上点、线、面的构成突显人物形象,画面因此而得视觉冲击力。在用线上,叶军得宜于他对书法的钻研,线条每每透露出其对书法的理解与感知,以书法中极有趣味极有内涵的线条应用到绘画中,将书法用笔中的转、藏、护、疾、掠、涩、横、鳞之妙发挥的淋漓尽致。墨色的巧妙应用是叶军画中最显而易见的,从大块面的渲染中形成画面的构成,而其墨色又极尽变化,将水与墨的渗化应用得随心所欲,使得那触动人心的大块墨色既充满变化又富肌理,深郁的黑块具有透明感,才气与灵动在墨与水的融合中一览无遗,加之淡墨水分的灵气与间或交杂的白粉的脱俗之感在画面中组成交响乐。作为画面的一部分,对于题词的理解,叶军也有其独到之处,他选择了线质感很强的字体,与画面中的线条相呼应,充分体现了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意境,加之自己对刻印的理解,画面中印章的分布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在和气的画面中烙上强烈的音符,更加深我们对画面的印象。让我们细细品味这矛盾中的和谐……
谢媛媛 天津医科大学书法讲师 发表于《书与画》2006年第五期
现代图式与重彩方式表现(1995至今)
《湖北美院国画系教师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笔录》(摘录)
我觉得叶军是非常有想法的。现在水墨画如何发展,大家都在探讨。叶军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他的作品在《江苏画刊》发表过,他是一九九四年开始这样创作。他准备画20世纪90年代众生像,他希望用水墨材料来介入现代生活,表达他的一种文化态度,把他的立场带入他的创作中去。提供一种可能性,水墨画也可以向现实发言。不像油画那样用写实的方式。他的这种出发点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我真心希望这类画家能够成功,把水墨图式切入现实,找到一个方式。这就是水墨画发展的一种希望。我想作为年青艺术家,应该对现实发言。现代水墨画,应该要找新的生长点,要找新的角度。这是水墨画新的课题,而不是在形式上的。
鲁虹 深圳美术馆美术批评家,画家 发表于《湖北美术学院报》1998年10月1日
《传统语言与当代精神》(摘录)
以水墨语言介入当代现实生活,表明对当下生存和文化的人文关注是本次展览给我们留下的另一个话题,它代表着画家在传统艺术语言和当代文化之间寻求沟通的努力。在叶军水墨艺术中,对一个急速现代化生活中人的真实状态的关注再次成为焦点。现代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急剧变化,都市迅猛发展使人们在繁忙中几乎遗忘了他们的原本属性。叶军在近年来所作的9 0年代众生像系列作品,是他对当代生活中人的各种真实状态以及人与人复杂关系的“写真”。他釆用片断分割的组合画面,使图式具有隐喻意味。那分割画面的直线,似乎成了那些面对或背对的人物之间生硬的分界,同时它们也对带有表现性,随机性的水墨语言形成限制,产生视觉上的冲突感,这种富有有个性的图式,也为叶军的水墨语汇带来了现实介入意味。
彭莱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发表于《深圳美术馆馆刊》l998年
当代文化心理下的艺术图式——叶军《黑边人》作品解读
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举步维艰的时代。开放的中国,给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告别传统文化的机会,然而,也止是因为这样一个开放式的文化环境, 使许多艺术家无法应接这快速运行的文化转换与交替。这种作用于现实中的文化与开创文化中的现实景观,正是我们时代显现出的基本特质。
叶军的绘画作品和他当下的绘画心态,可以说正是对这种现实文化格局的一种直觉反映。他敏锐地意识到,农耕文化的精良是不可能成为工业文化的直接再续,新的世界与现代历史,已经早已改变了时代的整体思维,艺术的功用应该首先排斥那些对陈旧过时的审美趣味的承继。在他的画中,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艺术手法的种种借用和堆砌,都是通过一种重构意识在进行一种随机处理,在他的《黑边人》系列作品中,各种传统材料技法的拼接和堆砌,都深深地烙着一种对文化重构的自觉,传统的程序化格局被拆除。题跋内容晦涩难辨,着色沉闷不爽,墨气死沉,刻意书写的印刷字体与佛咒似的书法痕迹交织并用。连续性的印章图案次地排列在红与黑的主调中, 奏鸣着没有韵律的装饰图谱。画面中的主体人物形象呆滞同一,动态拘谨——他到底在思索什么呢?如果把他的作品视为新生代式的调侃,无疑会让人凝重得太紧;如果误以为他对艺术的态度十分认真,却又十分难解;或许只有心态一词,能够准确地把握他作品内涵,他这种非常符号式的作品,只能归结为一种当代文化的心理特征。这种个人心理与整体中西方对立的文化冲撞,所折射出的艺术态势,正是对我们当下文化一种淋漓表现。
总之,这种对传统严谨规范的一种肢解,从方式上,似乎迎合了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表现方法,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似乎是不同文化的一种双向对接,客观地说,在叶军的作品中,他依然无法摒弃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这种现象的出现,正如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所论述的那样,文化的真正单位是社会制度的反映,各种不同的国家和小区的文化发展,是不同社会制度的选择,之所以整个世界拥有不同格局的艺术发展以及不同的艺术样式, 这同文化的不同发展显然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是一种桑蚕文化,而今天,我们的时代所面临的文化,是一种逐渐工业化的现实,信息文化人为地缩短了往昔世界的那些区域性的文化格局。故而,我认为,不同文化相互冲撞,正是叶军笔下作品所要揭示出的那种时代的心灵自白,特别是《黑边人》这系列作品的命题,似乎更沉重地强调了画家自身文化的某种失落与整体中国文化的焦虑。
这种创立文化的焦虑,在中国表现为对西方思想文化的一种对立式的吸纳。叶军的作品对当代中国文化的间接铺序,表现了一个当代艺术家的恰当思考。他在时代文化背景的焦虑之后,到底能够走多远呢?这将是他不得不正视的又一个新的艺术课题。
曹丹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发表于《江苏画刊》1995年第七期
叶军作品观察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新旧观念错综的年代。许多先前程式化、典范化的东西在这一时期被提出疑问,新的规则慢慢建构。叶军于198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面对当时社会中的变化和新事物的出现,新的艺术观念和实践手段都在这一时代的艺术家的作品创作中得以体现,但同时也由于此时的文化背景,艺术中也还存在着许多变量,新的艺术方式也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1986年,叶军完成了《水墨实验》系列,开始思考现代绘画语言和传统水墨画的承继和分离问题。在1989年参加中国第七届美展的作品《芦苇花》中,已经可以看到画家开始对以往的创作观念和方法进行调整。画面上虽然还保留着了一些传统国画创作的方式,但已经注入了新的艺术思维,无论是在选材还是画面布局方面都有了创新。到了90年代,叶军开始用另外一种完全现代化的视角来观察生活,从现代生活中找寻绘画的灵感。1994年创作的《家谱》、《行路人》和1995年创作的《黑边人》,都是叶军艺术的转型之作,这些作品都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写真,虽然不是写实作品,但是在分析人本身方面,却是带有相当多的现实性的,叶军本人也说,此时他才真正有心感受和体验人生,思考人的生存和本质问题。所以我们观者在凝视他的作品时,也会感受到一种无法道出的“禅”的意境,虽不能言表,但却心有感悟。在《家谱》、《行路人》等作品中,也依然有传统的元素,如印章、书法,以及对线、面的运用。1997年——1998年,他又相继创作了《人之侧面》,《人之静穆》等以众多人物头部组成的作品。画中的芸芸众生形态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有的多些忧郁,有的多些不屑,有的多些愤怒,有的则干脆闭目不见,似乎是现代人的内心写照。这种沉闷的人群重叠相加却又产生了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仿佛是要证实什么,推翻什么。鲜艳的色彩并不眩目,反而显露出一股沉着,让人去想像和思考。不仅这样,他的作品还体现出书画一体。叶军的绘画成就不俗,在书法和篆刻方面也相当不错。在他的画中,我们常可以见到他的字,有时端正严肃,有时清新洒脱,总是与画面相呼应、相和谐。其篆刻分布于画中,成为一种符号、一个元素,有时干脆以印代笔,在画中形成一种奇妙的意境。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特征也会造就出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艺术表现,叶军就是在这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创新,随时准备给人以惊喜。
徐晓庚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发表于《叶军作品集》
书法状态与自我方式定位(1998年至今)
囊萤积雪 悬若日月 ——记叶军先生
我们与叶军老师的交流大多是在每周一次的“看稿会”上。在读研的这两年多来,南校区研究生楼的那间画室就是我们这群学生向叶老师求教、切磋、交流的场所,我们每个人都从德高望重、幽默风趣的叶老师那里获得十分宝贵的教益。
叶老师向来主张诗书画印俱全, 20多年来他对中国画、书法、篆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书画印中自如的穿梭来往,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他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继续探究,为的是实现自己心中的一个信念,执着地追求着、解读着艺术的真谛。早在1994年创作的国画作品《家谱》中,叶老师就采用了书、画、印综合表现的手法,引用独特的画面组合形式,描写了一个真实的家庭故事。这幅成功的作品背后是叶老师一直默默地耕耘于传统绘画中的书法、治印,苦练基本功并且融会贯通。叶老师对书画印俱全的全面艺术修养要求也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上,他要求国画人物专业的学生在勤习本专业的学习之外多刻印,多练书法,并在各次的课堂示范中强调了书印与画的融合,无论是画面形式还是内容,都让学生有透彻的理解。而对于书法篆刻专业的同学,更是鼓励在加强书印基本功之外,把画面感融入书印中。古人论书,一重人品高,二重师法古。叶老师对学生更是要求多吸收书论,画论的知识,提高个人的品格修养,如此,所书的书法,所作的画面才会有以学问、见识、修养铸成的精神气格的流露。
与叶老师交流,他总是带着对书法强烈的激情,叙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和演变。他说,作为学生,研究书法首先要学会甄别“学院型”与“社会型”。学院型的学习者应该对临摹经典作品有更高的要求,可采取“实临法”“仿真法”,使之与“实验型”书法形成对比,这样才能更好的秉承传统。此外,在传统的基础上要结合个人的特点,例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书力修养阶段、不同艺术追求阶段,来进行创作,否则,撇开传统的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清人刘熙载曾说:“书可观识,笔法字体,彼此取舍各殊,识之高下存焉矣。”用纯粹的古人技法表现现代人的思绪,难成正果,再高明的也不过是基本技法的重复。只有从古人的技法宝库中含英咀华,锤炼出富有个性特色的艺术语言,并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才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点。从叶老师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当中吸收二爨的东西比较多,拙味很浓,再结合绘画中的疏密对比,夸张变形,所书的作品画味十足,个人风格自然形成。正如唐张怀瑾《书断》里的说法:“夫古今人民,状貌各异,此皆自然妙有,万物莫比,惟书之不同,可庶几也。故得之者,先禀于天然,次资于功用。而善学者乃学之于造化,异类而求之,固不取乎原本,而各呈其自然。”
艺术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心灵感受升华的过程,每次看叶老师刻印,都有这样的体会。看他刻印感觉是一种享受:行笔随意,奏刀大胆,损边轻巧,整个过程轻松、惬意,最后刻出来的作品也是生动自然,韵味十足。能够这样从容的创造,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能够做到的。多次听叶老师谈起读大学时对篆刻的热爱,那时全凭着兴趣与热情细细研读邓散木的《篆刻学》,如同初生的孩子一样蹒跚学步。一路走来,从最初的研习技法,到最后的自成一家,叶老师有法而不为法所拘,追求着自己的艺术理想。正如宋人范温认为:“曲尽法度,而妙在法度之外,其‘韵’自远。”这种韵味,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形式风格的做作,而是尽功夫之实、性情之真、修养之高的尽情流露。
闲暇之余,写点小诗,对于今天的文人来说似乎不再那么常见了,叶老师算是这块阵营的“坚守者”。一阵风、一场雨、漫步黄昏后……生活中的点滴都能触动他那诗人般的情怀,《入秋》、《七夕祭》、《小河塘》等诗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艺术领域的独树一帜与艺术家笔耕不辍的精神以及对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是分不开的。叶老师将诗文、书法、绘画与篆刻相互融合,并至始至终强调彼此间的重要性,最终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貌,这些都得益于他平时的日积月累和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秉承与开拓。对于今天我们这些文化新青年来说,叶老师的这种精神使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叶积艳 《书法报》编辑 2010年9月15日
优雅的叛逆——解读叶军老师的实验性书法
元人郑杓《衍极》一书中谈到:“圣人之造书也,其得天地之用乎!盈虚消长之理,夺奇雄雅异之观,漠然无朕,散而观之,万物分错,书之大义矣哉!”书法作为体味自然之道的艺术形式,在时代精神与书法家个人情感之间,通过渊源不断的传承与师法,推陈出新的变革与创造,流淌了数千年。时至今日,现代书法在继承与创新的问题面前,表现出对书法家主体地位的强调,主张以书者的意境和情趣的表达程度为衡量作品层次高低的标准。而意境和情趣又是建立在书者的个人体验以及他本人对以往一切书法艺术的理解之上的。叶军老师的实验性书法作品恰好包含了对传统书法的消化和运用以及对当下书法趋势的深入思考,是站在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大胆反叛。
实验性书法是叶军老师书法历程的一个片段,却是对先前摹古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叶军老师早期的书法从汉隶入手,之后又研习了汉简和金文。不论是金文的装饰性还是汉隶的法则规范,亦或是汉简充满活力的表现性,都体现了文字与书写的独特空间意识,强调章法的稳定与平衡。叶军老师在颇有心得之后所进行的实验性书法创作对传统的章法进行了大胆地打破,通过对虚与实、浓与淡、多与少的对比加大,造成一种极为险绝的视觉效果,同时又在这些极端不稳定的因素中维持着一种极为微妙的平衡。这种“绝境逢生”的艺术美感来源于叶军老师对中国画构图的大胆借鉴。作为书法家的叶军老师同时也是一位中国画家,在面临书法的变革问题时利用绘画的因素,可以说是最自然,同时也是最为困难的。因为中间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一个划分书法与绘画界限的标准。在抽象与具象只是抒情写意手段上的差异的今天,这个标准的认清来得尤为重要。
而叶军老师所用的线条似乎有意模糊了这条界限。在一系列的实验书法作品中,叶军老师的线条格外自由而富于表现力。线条的种类极为丰富,传统书法常用线条的美感闪现其间,篆体金文的雍容大气,隶体的柔韧弹性,行体的自由流畅,草体的潇洒任性集于一幅,给人以多种美感享受。破墨造成的“墨分五色”的层次感加大了线条的抒情性和趣味性,笔与纸之间“如锥画沙”的摩擦力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这使得线条在视觉效果上更加趋向于绘画。叶军老师把书与画的相互借鉴与利用整饬在自己的意识之下,实验性书法这种艺术形式独特的表现性使得这种意识显得尤为清晰。叶军老师在利用实验性书法这种形式寻找与自己相契合的对应点,将传统的书法形式进行转换之后,重新寻找和恢复沉沦在帖与碑中书法创作中所蕴涵的精神价值。叶军老师以最为平真的姿态表露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眷恋心理,而这种心理“源自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贵族文化意识。”(沈洁清《书法崇古意识探源》)在这一点上,叶军老师与古代书家如出一辙。由此我们可以认清那个书法与绘画之间的界限:相比绘画,书法流露出更为强烈的精英意识,因为它终究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上,而文字恰好是人类极为宝贵的智慧结晶,这一点,确保了书法的内涵与精神。
叶军老师在结束一系列的实验书法创作之后重新回到了传统的起点,在完成对传统的叛逆之后又回到了传统的怀抱。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叶军老师自我凝神观照的一个过程,一个重新找到契合之处的出发点。
陈粟裕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6年9月
篆刻状态与自我方式表达(1998年至今)
方寸乾坤 朗朗生辉-----叶军和他的篆刻艺术
当代意识和个性意识是当下中国画坛的重要学术主张,多元的文化环境为国画家提供了不同的审美取向。中国画家叶军一方面以水墨的语言介入现实生活,凸现出中国画强烈的现代意识,展示了中国画的时代张力。另一方面,叶军追求诗书画印俱全的格调和境界,依旧固守着一方宁静的精神家园,丹心不改。
执着于初学国画时一位先生的教诲:重传统、重学养,诗书画印全面发展,叶军二十年如一日,勤奋而平和的耕耘着一块属于自己的艺术土地。如今,叶军的书、画、印均已成绩斐然,而在岁月流转中,当年作为提高绘画修养的书法篆刻,也早已无声地融入了叶军的生活之中,尤其是篆刻,更成为他不可割舍的挚爱,那股掌之上的方寸之地,对叶军而言,是一个永远广博的艺术天地。1999年,叶军成为湖北第一位书法篆刻研究生导师,也正是自叶军始,湖北的书法篆刻艺术才从一种松散的民间行为转向了专业化、系统化。他自幼饱受荆楚文化的熏染,造就了他修养全面的素质,这在年轻一代艺术家中,显得格外难得可贵,更加难得的是他的书、画、印各成一派风格。正如叶军所说,他现在恰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纠合体,在绘画上,他大胆使用隐喻、象征的图式,关注着当下的文化现况,尽力地摆脱传统的程式,而在篆刻艺术上,他终在深沉的传统文化中留守下来。画中的叶军,是一位披荆斩棘的前行者,而在印中,他又是一位游走在青山绿水间,徜徉于秦文汉玺中放飞心灵的守望者。同样珍贵的,是都记忆着作者真实的艺术心路。
叶军的专业是国画,篆刻只是兴趣,一开始全是自己摸爬滚打,一本邓散木的《篆刻学》是他最初的老师。全凭着自己受之家学的对传统文化的灵性的执着的热情,叶军在一声声金与石的碰击声中找寻着篆刻艺术的真谛。1998年赴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以后,在这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积淀最深厚的地方,在与西泠学仁的切磋交流中,叶军的书法篆刻从实践到理论有了一次极大的飞跃。更重要的是,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要走的方向。在叶军的案头,有一摞手工装订,古色古香的线装印存,这都是叶军学印以来历年的心血,记录着他艺术的探索。当艺术脱去功利的牵绊,寄托于一种单纯的喜好,则风雅自成。静夜的灯下,刻一方闲章志下此刻的心情,或是信手翻翻自己的印谱,赏玩着字符变幻间的意趣,这是叶军常有的雅事。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一份淡泊而真诚的心态,叶军的篆刻在岁月与心志的磨砺中,呈现出自成一体的风格,这既是一种美学的追求,也是心境和格调的自然流淌。正如清代吴先声在《敦好堂论印》中云:“印之宗汉,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汉代是我国古代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叶军的篆刻亦属意于汉印,古拙端庄,清新自然,走的是平正一路,声色从不过分显露。但叶军师古却并不泥石,在吸纳传统精髓的同时。他也融入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以及不经意流露的个人人格魅力。他的篆刻作品正如同其人一般,无浮躁气,宁静、和谐、儒雅含蓄,不事奇巧张扬却似有暗香浮动、袭人心脾,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在叶军的几方新作中,“出于天趣”一印,字型端庄中正,线条匀齐静和,其“于”字的一弧勾又生出顾盼之姿,所以既得汉印之平正,又不显呆板,书意笔趣盎然于疏朗之间。“虚心”一印,印文笔画一繁一简,但作者并不取疏密对比之趣,而是顺其笔画自然,丰满紧凑,令二字上下呼应,浑然一体,“心”字虽只占了印章的四分之一,却浑厚劲挺,稳稳地给人以向上承托的心理感觉。非但没有压抑板实之感,反而营造出密若潭雨的意境之美。“戏笔”二字圆润婉丽,匀落典雅,笔画密集的一边,击边残破,数个朱点若即若离,似有意无意,而已笔断意连,浑然一气。全印虽笔画较繁,却婉转流通,灵气往来,虽事残破而无臃肿松散之弊,只透出一股散淡适意的文人雅趣来。而另两方作者用以自勉的闲章: “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简洁质朴,铿锵有力,尤其是“埋头苦干”一印,醇厚朴拙,一如实干者般憨直可爱,极富真率之趣。
中国的艺术很讲究一个“灵的空间”,善于从有限中玩味出无限来,故以一盆之景可透出大自然的万千气象,更可以方寸金石刻出一个博大的乾坤来,篆刻的章法、刀法、字法、意境乃至材质无不有极深的讲究,小小的一方印,透出的是中国古老文字与文化的魅力,确可谓“房栊虽小乾坤大”。深谙此道的叶军将自己极深的传统文化情结系于这金石之趣中,让在现代生活中忙碌的自己能在这门古老的艺术里澄静下来,并得到慰藉。在叶军的印中,在奏刀向石的火花里,我们看到了心灵折射的光芒,一种宁静、醇厚、和谐的人格状态。
陈晶 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 发表于《叶军篆刻集》2005年
诗词状态与自我心态表达(1998年至今)
人身如树 同志相守--------读叶军先生诗词有感
人身如树,真善慈爱之心便是根荄。由本及末,由干达枝,便生意萌发。既久处江湖,披风尘一肩,洒桃李满径,诚可慰藉矣。又胜日山阴酌霞,复临水琴台绝弦,良可对过往贤士又慕又叹矣。树犹如此,而况人乎。
先生自文革之后负笈求学于古昙华林中,师承张振铎、邵声朗、乐建文、刘一原等名师,陶冶性灵,染翰丹青。惜当年才情深具,风华少年亦遭天心嫉妒,早生白发。先生常叹年来神散,遇事易忘,将之奈何。又近数年,先生徒受薏苡之扰。然先生洁身宁己,无以置己之不肖,诚君子风度也。遂弥坚诗词,诚君子高志也。或以不材,残躯漫守寻丈之地,得将来之福,不无幸乎。或许天眷幽人,得纵意于平波仄浪之上,不落格套,语切人情。恐江左周郎未必有此清福,而况胸有蘅蕙丘壑者乎?
余性本愚钝,不求闻达,从先生游于艺林,惟求同志相守。今受先生之嘱命,当不敢虚先生雅赏,仅拙作数语复仰其高耳。
学生:周瓒于汤逊湖畔,时值辛卯岁嘉平月之吉日。
南屋词集序/周瓒
夫艺者,道也。道者也,存之为心,措之为事,笔之为书,绘之为画,咏之为诗,寄之为词,其致一而已矣。心之未动,事之未形,艺无从焉。
先生之学,本乎一诚,先生之艺,本乎一真,举乎众善,犹以省身,实践为至要;以伪善空谈为深耻。是故由词以观先生,涓涓然清和;由先生以征词,渊渊然妙境。今其词集刊布,使后学于书画之外留意于诗词,宣风博学,信乎知道也;信乎正脉也;信乎学岂有古今哉。
壬辰十月于江夏汤逊湖畔周瓒草稿
周瓒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教研室讲师,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3 11:4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