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世倬(1752年12月11日—1823年10月30日),字子云,号健庵,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江宁区)人,官至福建巡抚兼署总督。乾隆三十六年副贡,三十九年举人,由议叙知县,仕至福建巡抚,署闽浙总督。
人物简介
清嘉庆十二年(1807)题补兴安知府。他劝民植桑养蚕,刊刻《蚕桑须知》一书,论证兴安种桑的有利条件,细叙植桑、饲蚕、缫丝、织丝之法,文字浅白,田夫野老皆可通晓。在安康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发展蚕桑。
嘉庆十八年(1813)大灾,筹划赈灾款币需十余万,上司为难;叶世倬为民请愿受挫,叹道:“某在此休养生息数年,忍视斯民饥而死耶?”便自劾,请罢官归家。抚军大惊,手书慰留,悉如所请。为防水患,又亲督重修万春堤和新旧二城。他于1820年(嘉庆25年)奉旨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为台湾清治时期这阶段的地方统治者。前任:盖方泌,1820年上任。继任:
毛鼎亨。
人物生平
叶世倬(1752~1823)字子云,号健庵,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江宁区)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中举,嘉庆十二年(1807)冬从湖北省德安府同知擢升兴安知府。
史载,康乾时代的江苏、浙江,是当时我国蚕桑业的最发达区域,所产蚕茧、生丝、绸缎等商品的利润极为丰厚。出生江南自幼熟悉蚕桑生产的叶世倬履职兴安(今陕西省安康市)后,在巡视中发现,虽然府内汉江、月河流域各县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养蚕,但当地农民依然恪守重粮轻桑的传统观念,妇女闲暇之余也不从事蚕织,生活境况一贫如洗,遂决定在任内开展大规模兴桑养蚕活动。为了使自己的决策尽快付诸实施,嘉庆十三年(1808)初春,在到任短短的两、三月间,叶世倬根据在家乡及湖北任上耳濡目染的兴桑养蚕经验,参考陕西杨屾《豳风广义》,夜以继日的编撰《蚕桑须知》。在该书〈序〉中,叶氏说:“……汉南阻山滨江,土湿少寒,其风景与楚蜀略同。夫润则宜桑,温则宜蚕也。余前年来守金州,其宅不毛,妇不织如故,则亦曰风土不宜,岀丝粗劣,不中罗绮,其利薄也。吁戏!古人蚕桑之教起于西北,今则其利尽归东南。秦人知农而不知桑,一遇旱潦则饥馑随之;不知蚕桑之利倍于农,而其功且半于农……夫《农书》、《蚕经》、《齐民要术》士民必用,诸书皆不详悉要,不若以秦人之书为秦人劝,则尤信而可征也。爰以《蚕桑》两卷,择其精要,先付剞劂;以期山农简明易晓,其余则姑略焉……”。《蚕桑须知》一书刊印散发后,立即遭到了兴安部分士绅的暗中反对,他们搬出康熙皇帝《圣谕广训》中“树桑养蚕,除江浙、四川、湖北以外,余省多不宜”的话攻击他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叶世倬不惧流言,也不怕落个“抗上”罪名丢了乌纱帽,连续发布了言词恳切的《示县郡绅民急宜树桑养蚕谕》、《再示兴郡绅民急宜树桑养蚕示》两篇文告,以当时的农桑产值做对比,向农民宣传发展蚕桑产业的好处:“凡好田种麦谷,每亩丰年纵收两石,不过值银二三两,若使种桑树,每亩采叶饲蚕可收水丝九斤值银十五六两”。“况兴安处处与四川、湖北接壤,同一风土,更非西、同、凤三府可比。地湿宜桑,气温宜蚕,自无不宜。”据理驳斥兴安不宜树桑养蚕之说,号召农民抢抓节令,不违农时,抓紧着手兴桑养蚕的各项准备工作:“春令瞬届,所有养蚕器具,急宜遵照前颁图式购办,并预购蚕种,以备应用。切勿狐疑自误,有负本府钦遵圣谕,谆谆为谋小民衣食本意”,表达了知府发展蚕桑的坚定决心。他还规定:凡栽桑千株成活八百的,善养蚕的,善丝织的,官府将赠匾嘉奖。
为了鼓舞农民信心,确保养蚕初战告捷,叶世倬于嘉庆十三年(1808)农历二月二十八日乘舟深入傅家河沿线视察,当晚下榻农家。听着窗外绵绵春雨下了一夜,想到冬春以来的严重旱情得到缓解,他非常高兴,在诗中咏道:“劳劳省敛走桑田,人定何能得胜天。春雨一犁昨夜足,顿教石米减千钱。”此后不久,他又沿月河逆流而上赶往汉阴,望着沿途两岸枝头吐绿的片片桑园,田野里三三两两衣裳褴褛的田夫野老在辛勤劳作,此情此景勾起了他心中的无限感慨:“豳风耕织旧曾谙,何事秦农不业蚕?桑柘山山随处有,休教美利属东南。”后来,他在为此诗加的注中称:“兴安郡界连楚蜀,温润宜蚕,余故删定扬氏《豳风广义》一书,备言蚕桑要术,重付剞劂示之”,为“谋小民衣食”的一颗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值得欣慰的是,叶的下属汉阴厅通判钱鹤年不仅率先响应他的号召,全力督导本域植桑养蚕,而且亲赴浙江湖州采购蚕种,身体力行,率先推动兴桑养蚕政令的贯彻落实。
由于叶氏在任职兴安的近十年中,因地制宜,苦心经营,始终坚持发展蚕桑事业不动摇,使安康广大黎民百姓通过植桑养蚕得到了实惠,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创造了那个时期民众安居、经济振兴的局面,对安康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叶世倬被调往福建任巡抚兼署总督,安康人民恋恋不舍,为他送行。道光三年(1823)九月,叶世倬逝世于苏州,享年72岁。兴安士民闻知噩耗,为他立祠祭祀,表达深深的怀念之情。
主要著作
著有《健庵日记》、《四录汇抄》、《退思堂诗文集》等书。并主修《续兴安府志》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