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掖门是唐洛阳皇城南门之一,在
端门之西(古代以右为西)。
地理位置
右掖门是隋唐洛阳皇城南墙偏西之城门,东距端门约500米。
建筑结构
门址为一门三道过梁式建筑结构,残存遗迹有墩台、门道、隔墙等。
墩台构造
墩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为36米,南北进深为17.5米。
墩台北沿略外凸于城墙,南沿较城墙南沿外突6米。
墩台夯筑而成,外侧残存有包墙底砖,南北宽0.5米。
历史沿革
右掖门始筑于隋末唐初,约废毁于北宋末年。
门道结构
右掖门三个门道宽皆5米。门道之间有二道夯筑隔墙,东西各宽3米。
中门道自隋唐至宋相继沿用,东、西两个门道于北宋时期用夯土封堵。
东门道东西宽5米,南北进深17.5米。
文物遗存
门道东壁下,保存有十三方地栿石,呈南北向排列。地栿石彼此不相连,间距则由门道正中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增。地栿石正中皆凿有一个圆形榫眼,除居中(由北向南第七方)地栿石面上的榫眼与石面垂直外,其余地石栿榫眼皆向门道正中方向倾斜。门扉设在门道进深的中央,门向内开启。在东门道东侧由北向南第七方地栿石上,保存有结构完整的门砧石和立颊石组合。门道南北两端皆清理出北宋时期的封门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