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蟾蜍B. stejnegeri schmidt; Shishi toad为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俗名癞蛤蟆。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辽宁等地,一般栖息于山区河流附近的杂草及灌丛中以及喜栖石下,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00至7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朝鲜。
头宽大于头长;吻较宽,吻端钝圆,吻棱明显;鼻孔近吻端,鼻间距小于眼间距;没有鼓膜;无犁骨齿;耳后腺近圆形。
皮肤粗糙,背面具密而小的疣粒,其间有少数大瘰粒,排列略呈“/”形,以肩背较显著。生活时背灰褐色或棕褐色,中央有一条浅色脊纹,肩背两侧各有一浅色的三角形斑;四肢背面各有3-4个近似“/\u201d形斑。体长50—65mm。栖于海拔200—700m山区河流附近的杂草及灌丛中,常见于石下。日伏夜出,晚间7-11时或雨天出来活动。每年9月末入蛰,3月末出蛰。蝌蚪背部棕褐色尾末端钝圆,唇齿式I:1—1/Ⅲ。国内分布于辽宁(丹东、本溪、抚顺);国外分布于。
头体长雄性40~48 mm,雌性52~58 mm。背面灰褐色,有极细的浅色脊纹,肩背各有一浅色三角斑,背部有“八”形黑纹;四肢背面有规则的深色横斑,臂、股、胫各3~4条;头部鼻孔前方、上颌缘、眼后角及上眼睑中部等处尚有若干黑纹;腹面黄白色散有灰黑点斑,腹后部有一大斑。吻宽端圆,吻棱显,无鼓膜;耳后腺几呈圆形,前端略尖,似一滴下落的水滴,长与宽之比约为5:4。胫跗关节达肩后,左右跟部不相遇;指游离,趾
蹼发达。
皮肤粗糙
史氏蟾蜍是辽宁省特有的两栖类物种之一,多年来对史氏蟾蜍的研究和报道知之甚少,对其蝌蚪方面的了解也不多。本文就史氏蟾蜍蝌蚪发育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并对其全长、体长等数据进行测量,与
中华大蟾蜍和
花背蟾蜍蝌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史氏蟾蜍蝌蚪生长发育,全长、尾长、体高3组与体长之比逐渐减小,而体宽与体长之比值趋向于增加,尾高与体高之比基本保持稳定。眼间距与鼻间距的比值变化相对较大,从24期开始至26期,比值由1.62上升到2.43,随后到34期比值保持在1.87和2.17之间。史氏蟾蜍、
中华蟾蜍和花背蟾蜍蝌蚪的比较结果表明,不仅它们之间在形态度量的相对值上存在一些显著差异,而且在发育过程中后肢芽的出现和生长等方面也有差异。
史氏蟾蜍栖息于海拔350~700m山区溪流附近的灌丛下或乱石间.
中国已知辽宁
丹东五龙背、宽甸白石砬子、庄河仙人洞有分布,国外分布于
朝鲜半岛。
2014年7月,在吉林省临江市白马浪村附近的白马浪沟(41°41’~41°42’N,126°38’~126°39’E,海拔370~519 m)的野外调查中采集到13只雌性蟾蜍标本,经鉴定为史氏蟾蜍,为吉林省首次发现。
1991年8月5日经
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辽宁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保护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