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希纳出生于1942年,1968年拿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实习了一段时间,他感受到神经生物学在未来大有可为,于是留下来从事生化、神经和病毒的研究工作。
1972年,布鲁希纳收治了一位患有克雅氏病的女性患者——这是他第一次与“神秘病原”碰面。这种诡异的病原体让布鲁希纳感到十分惊讶,他决心揭开这种病原体的真实面目,去破译它的分子结构。
布鲁希纳用2年时间研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相关文献,并于1974年建立实验室,准备从羊瘙痒症入手研究“神秘病原”。然而,这类病原的研究十分棘手,技术门槛高,试验周期冗长,且要消耗巨额经费。
199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史坦利·布鲁希纳 (Stanley Prusiner) 教授。
1997 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史坦利·布鲁希纳 (Stanley Prusiner) 教授。
这项殊荣是肯定布鲁希纳教授在研究引起
人类脑神经退化而成
痴呆的古兹菲德·雅各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
病原体的贡献。发现了朊蛋白(PRION),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与 CJD 相类似的疾病还有人类的古鲁症 (Kuru)、GSS 氏病(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disease)、
山羊和
绵羊的羊瘙痒病 (scraple) 以及牛群中的狂牛病 (mad cow disease) 。它们都是由类似病原体所引起脑神经退化,而产生的疾病。布鲁西纳认为,将来可以发展安定正常病原素的构造的药,预防病原素病,阻止它变形;或者干脆把病原素的
基因剔除。他已经在动物身上初步证明,剔除掉这基因,并不影响动物的健康,但这还得长期而谨慎的观察。 自1987年以来,布鲁希纳是继
利根川进(Susumu Tonegawa) 之後单人获得
诺贝尔医学奖。过去五十年也只有十人享有单人获得医学奖的殊荣,这更显示出布鲁希纳的贡献。 布鲁希纳是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化学教授,从事生化、
神经和
病毒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