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工场”是
西安半坡博物馆于2013年推出的大型青少年文化体验项目,活动以西安半坡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全方位、立体式的向广大青少年呈现了6000多年前半坡先民的生活画卷。史前工场已举办活动500余场,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2万人。2014年,史前工场又修建了新的活动场地——“陶工场”,筹备开展了“埙陶渐染体验式音乐会”,将6000年前的半坡村落远古之声和陶器的素雅之美带回半坡。同时积极配合全国中小学的“研学旅行”活动,大明宫小学、西安交大附小等十几所学校,近3000名学生来到史前工场,体验了原始人的生活。2015年,史前工场活动又走出博物馆,走进高校,在复旦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举办了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适合大学生的教育体验活动。史前工场也在全国众多博物馆教育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了“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的殊荣。接下来,史前工场还会不断的开发丰富多彩的新活动,快来扫我们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吧,最新最时尚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就在你身边!
内容介绍
“史前工场”以青少年为活动主体,经过精心设计和不断完善活动程序和各种道具,现已成为我馆青少年教育的品牌产品。活动设计有“钻木取火”、“原始房屋搭建”、“神奇的尖底瓶”、“原
始服装秀”等8 个常设项目和1 个备选项目,受到了广大青少年朋友的欢迎。
2013 年7 月13 日由陈忠实先生为活动题写了名称并亲自揭幕,活动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官网”、“新华网”、“人民网”等众多知名网站的发布。
经典项目
钻木取火
汗水和技巧换来光和热。
都说火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传说中的
钻木取火只听说过从没见过?那就快快动手来自己钻出一把胜利的火吧!纯天然、未加任何助燃材料的木料和火绒,让你亲自感受最原始,也是最神奇的取火体验!
石器捆绑
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第一步。
6000年前有铁器吗?没有。有铜器吗?没有。那人们的工具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呢?当然是石头!为了方便还会捆绑在配套的木柄上呢!小伙伴们赶快来学习一下半坡时代聪明的半坡人是怎样将石器捆绑上木质手柄的吧~
原始绘画
线条和色彩记录下灵感。
展厅里的彩陶太美但只能隔着橱窗欣赏?还是想和半坡人在艺术造诣上一较高下?没问题!我们准备了来自大自然的竹笔和颜料,就等你来画出心中的半坡!
植物锤染
把四季留在麻布上、画框里。
在遥远的半坡时代,人们就开始尝试通过将植物的汁液印染在麻布衣上来让衣服变得不再是单调的麻布色。在6000年后的现在,同样是半坡村落里,春天的牡丹、夏天的凌霄、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腊梅,形状奇特的叶子和体态优美的藤蔓,还有你这一刻的心情,来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将它们印染在麻布上,带回家!
陶器钻孔
修补陶器的方法你造吗?
作为修复陶器的第一步,在陶器上打孔简直是基础中的基础。6000年前的半坡就是通过在陶器裂缝的两边打孔,然后穿上麻绳将其捆绑起来的办法将坏掉的陶器修补好的。而现在,小伙伴们就用半坡人的办法,先来学学如何在陶器上打孔吧!~
神奇尖底瓶
虚则斜、中则正、满而覆。
半坡最神奇的尖底瓶——简直是自动打水的神器啊!空的就水平漂在水面上,打水到一定程度就自己直立起来了!~可就算再怎么说尖底瓶的重心原理,其实也还是概念很模糊,并不能十分明白~所以小伙伴们别再靠“脑补”啦!来我们这里亲眼见证一下尖底瓶到底是怎样自动打水的就全明白啦~
原始房屋
齐心协力,建个房子。
展厅里见到的半坡人的房屋似乎都很简单?可是搭建起来真的简单吗?想搭一个半地穴式方形房屋还是地面圆形房屋?材料我们都准备好了!叫上你的小伙伴一起来吧!
原始服装秀
分分钟带你穿越6000年。
不知道藏在哪里的神秘时光机还在运行着,谁知道某个我们没留意的时间里,会不会有半坡人穿越来,或者有我们现代人穿越回去呢?快去场地上看看,没准儿这会儿正有一群小半坡人在那里玩耍,AUV~还有法国的小伙伴呢!
音乐会
2015年8月23日,西安半坡博物馆史前工场开展了首场以陶埙为主题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埙陶渐染”体验式音乐会。这也是全国博物馆里首次将名家埙乐演奏和青少年互动体验活动相融合的博物馆教育活动。
活动以“半坡——陶埙的起源”这一文化元素为切入点,以活泼、通俗的形式将知识传达给孩子们。埙乐演奏环节让大家通过现场近距离欣赏名家的表演更深切的感受陶埙文化和埙乐的艺术魅力。优美的埙乐、有趣的互动、富有知识性的体验让孩子和家长们都受益匪浅。
将一枚安静的陶哨变成了一场可听、可看、可以动手参与的精彩音乐会,让孩子们自己参与其中创造精彩。这是
西安半坡博物馆为了深入践行习总书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一重要指示,结合自身的文化资源所不断努力做出的尝试。
陶工场
从半坡遗址中看到的大量绚丽多彩的陶器,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化为彩陶文化。其绘画作品有的丰富生动,有的神秘难测,有的则图案化,多绘在盆、钵、罐、细颈壶上,绘画作品多绘在小口器肩,腹和口部,直口器多绘在外壁或口缘外侧,大口器多绘于器内壁。多见黑彩,还有少量红彩。绘画图案古朴、简练,可分三大类:一类为象生性图案,如张口作吞食状的鱼、悠闲的鹿、搜索食物的蛙等动物纹,还有植物纹。这些象生图案同史前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生动的动植物纹样是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反映。第二类为几何图案,有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器皿外璧上部,许多钵类器口缘外侧绘黑色宽带纹,部分大口浅腹器皿的彩陶图案多绘在内壁上,小口器的图案则绘在口唇和肩腹部,这些部位多是容易看得见的地方,多数图案清晰,笔画疏朗,这些几何图案中,三角纹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是山或水的写意。
陶工场的动手体验是让大家通过自己动手制做陶器,加深了对半坡埙文化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