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台风天秤(英语:Severe Typhoon Tembin,日语:てんびん,国际编号:1214,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5W,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Igme)是
2012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4个被命名的风暴。“天秤”一名由日本提供,含义即黄道星座
天秤座,本次为“天秤”一名第三次使用。
命名由来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天秤”一名由日本提供,含义即黄道十二星座之一的
天秤座(Libra),是日本提供的首发的十个名称的第一个,在台风命名表中排第5位,本次为“天秤”一名第三次使用。
发展过程
风暴生成
2012年8月16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在中国台湾岛以东偏南洋面生成,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热带编号96W。
8月17日,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8月18日,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布烈风警报(GW)。当日下午14时,中国中央气象台将其起编升格为热带低压。香港天文台在下午4时15分亦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8月19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1214并命名为“天秤”,同时中央气象台亦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上午9时45分,香港天文台亦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热带气旋正式编号15W;同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当地命名“伊格美”(Igme)。中央气象台预计24小时内“天秤”将在原地回旋少动,以后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晚间19时45分,香港天文台将其进一步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发展强大
获得命名后不久,“天秤”即受惠于良好的赤向流出与极向流出同时出现的“双急流”等良好条件步入发展正轨,强度出现迅速增强。8月20日凌晨2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为强热带风暴,并于早晨5时即将其进一步升格为台风。同在5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香港天文台在凌晨将其升格为台风,将“天秤”的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由90千米/小时大幅上调至120千米/小时,升幅较处理同年
台风韦森特时更大。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中国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将其升格为中度台风。下午14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台风,并继续提高对其的强度上望。
8月21日,中央气象台认定“天秤”达到第一次强度巅峰(48米/秒,945百帕),但仍继续对其上望至超强台风级别。同日香港天文台亦曾一度预测“天秤”将于8月22日升格为超级台风,其资料显示“天秤”当日以约12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移动,预计将于22日升格成为中心风力达195千米/小时的超级台风,并采取偏西路径直扑台湾。但由于“天秤”以东有另新生成的
台风布拉万亦在行进发展之中,或与“天秤”发生双台风效应以导致其路径更难测。但同日晚些时间“天秤”进入
眼壁置换周期,其开始进行结构调整而出现强度回落,致使各机构对其继续的强势发展暂时落空。
8月22日早上7时,中央气象台将“天秤”降格为台风。早上7时45分,香港天文台亦将其降格为台风。但中央气象台预计“天秤”在完成眼壁置换后将再次进入增强阶段,并将向台湾东南部一带沿海靠近。
8月23日,“天秤”完成眼壁置换再次进入增强阶段,形态结构再次出现显著改善。早上7时,中央气象台再次将“天秤”升格为强台风。上午9时45分,香港天文台亦再次将其升格为强台风,以十分钟平均风速而言,此时“天秤”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155千米/小时,其风眼亦再度出现。中央气象台预计“天秤”将先在原地回旋少动,后将以10千米/小时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逐渐向台湾东南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变化不大或略有加强,预计于24日凌晨到中午登陆或擦过台湾东南部一带沿海,但考虑到其与“布拉万”的双台风效应影响,其过岛后路径预计较为复杂,强度减弱,可能在南海东北部海面上徘徊,也有趋向可能在粤东闽南沿海再次登陆。
8月24日凌晨,中央气象台认定“天秤”达到第二次强度巅峰(50米/秒,945百帕)。1时前后,“天秤”的风眼在绿岛和兰屿之间通过,兰屿测得最大风速41.5米/秒,最大阵风68.4米/秒。早晨5时15分前后,中央气象台认定“天秤”以强台风级在中国台湾省屏东县牡丹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45百帕,并将持续向西偏南移动,强度亦受地形磨损出现明显回落。上午7时30分许,从屏东县枋山乡向西出海,进入台湾海峡。
中期回旋
由于移速减慢,“天秤”中心滞留台湾海峡南部,而有可能与台风“布拉万”产生双台风效应而绕回巴士海峡后沿台湾东部海面北上。8月24日上午9时,中央气象台再次将“天秤”降格为台风;同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香港天文台在上午11时45分亦再次将“天秤”降格为台风。下午18时,中国台湾地区气象部门把天秤降为轻度台风。中央气象台预计“天秤”将先以每小时5~10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以后逐渐转向西南方向,未来2日将在南海东北部附近海域回旋,强度变化不大或略有增强。
8月25日早上8时,中央气象台将“天秤”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但在下午13时又再次将其升格为台风。随着外海台风“布拉万”行进发展,“天秤”与其之间发生的双台风效应逐渐显著而逐渐改向西南移动,并有减速迹象,移动速度减至10千米/小时左右。中央气象台预计“天秤”将先以5~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以后逐渐折向西南方向,未来两天“天秤”将在南海东北部附近海域回旋,回旋期间强度还将再次增强。
8月26日凌晨2时,中国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再次将天秤升格为中度台风。早晨4时,中央气象台认定“天秤”在南海东北达到第三次强度巅峰(38米/秒,965百帕)。该日“天秤”开始改向偏南缓慢移动,中央气象台预计“天秤”将以每小时5~10千米的速度向偏南转东北方向缓慢移动,逐渐向台湾省南部海面靠近,强度还将有所增强。
8月27日,受台风“布拉万”北上与双台风效应持续影响,“天秤”改向东偏北移动,并再度加速,移动速度增至14千米/小时,行进趋势由不明朗的回旋状态逐渐转为明确的北上状态。
北上消散
8月28日凌晨,“天秤”进一步加速至22千米/小时,并自西向东横过巴士海峡,在中国台湾省
恒春半岛鹅銮鼻东南海域近距离掠过,进入台湾岛东部近海,成为两度袭击台湾省的“回头台”。早晨5时,中央气象台认定“天秤”在台湾省东南近海达到第四次强度巅峰(38米/秒,965百帕)。同日上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天秤”降格为热带风暴。上午11时30分,中国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将“天秤”降格为轻度台风。晚上19时45分,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晚间20时,中央气象台亦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但预期其再北上东海后还会再一次出现增强。
8月29日,“天秤”进入东海并开始加速沿浙江近海北上,逐渐向朝鲜半岛西部沿海靠近,其行进方向逐渐转北偏东方向并显著加速至约34千米/小时。下午14时,中央气象台再次将“天秤”升格为台风,认定其达到第五次强度巅峰(33米/秒,975百帕)。晚上21时,中央气象台再次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
8月30日,“天秤”抵达韩国南部近海。上午9时,中央气象台在将“天秤”降格为热带风暴。上午9时20分许左右,认定其在韩国全罗南道宝城郡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其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天秤”发出最终警报(FW)。上午11时45分,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同日下午14时,中央气象台将“天秤”降格为热带低压并对其停止编号。同日下午,日本气象厅将“天秤”降格为热带风暴。晚上21时,日本气象厅认定“天秤”转化为温带气旋。
事后调整
在事后发布的最佳路径中,中国气象局将“天秤”在台湾省东南近海达到的第二次巅峰风速(二分钟平均持续)由50米/秒稍作下调降为48米/秒,与第一次巅峰强度持平,将其初报中在台湾省东南近海达到的第四次强度峰值修订去除并降为33米/秒,将其在东海的最后一次巅峰的风速由台风级(33米/秒)下调为强热带风暴级(30米/秒),其强度曲线总共呈现为菲律宾以东北、台湾省东南、南海东北部与东海四个峰值强度。日本气象厅则将“天秤”在菲律宾以东北达到的第一次巅峰风速(十分钟平均持续)由90节较大幅下调至80节,但将其在台湾省东南近海达到的第二次巅峰风速由75节上调至80节,相较中国气象局其强度曲线仅显示了“天秤”在菲律宾以东北、台湾省东南以及南海东北部的前三次峰值。
台风特点
自身特点
台风“天秤”具有环流小、前期发展迅速、强度强、寿命长、路径诡异复杂、强度变化多、巅峰次数多、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事后与1986年
台风韦恩、1991年
台风纳德、2001年
台风百合一同被被列为中国台湾省“四大侵台怪台”之一。尺寸方面,其发展最旺盛时期7级风圈半径200千米,10级风圈半径100千米;路径方面,先后经历了偏北行、偏西行、南海东北部海域长时间回旋、加速东北移动四个阶段,路径诡异曲折;强度变化方面,据中央气象台,其分别于20日14时和23日7时先后两次加强为强台风,于22日07时和24日9时先后两次减弱为台风,28日晚上进入东海南部减弱为强热带风暴,29日17时又在浙江近海加强为台风;生命史方面,“天秤”从生成至停编历时12天,对中国大陆的影响时间分为两段,分别为8月24日至26日、29日;经行区域方面,随着台风“布拉万”8月27日至28日在东海、黄海海域北上,登陆朝鲜,随即“天秤”于29日在东海和黄海相同海域北上,登陆韩国。
台风“天秤”于2012年8月19日8时获得升格命名,据中央气象台,其在短短两天时间便由热带风暴加强为强台风,强度迅速加强是它的特点之一,这受惠于其南北两侧良好的赤向流出与极向流出的“双急流”流出等条件。另外,“天秤”的路径比普通台风要复杂。生成初期,它先在菲律宾东北部海面上长时间原地打转,从生成地移出之后的路径呈“倒抛物线”,先向北再向偏西方向移动,而一般“抛物线”型台风都是先向西再向北移动,可以说它的路径要复杂很多。此外,在“天秤”东部生成的另一个台风“布拉万”,对“天秤”的路径造成一定影响,二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所以后期预报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每年自东向西穿越过台湾的台风都不少。监测显示,台风“天秤”截至2012年8月23日已给台湾北部带来强降水。从23日的形势来看,“天秤”的强度比较强,云系结构非常密实,对台湾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我们预计“天秤”后期的速度比较慢,进入台湾海峡和南海东北部海面后以后可能会有回旋打转的情况,对周边海域特别是台湾、福建南部、广东东部一带也带来较大影响。
相互作用
台风“天秤”与
台风布拉万于2012年七夕节(8月23日)前后先后生成,并逐渐产生藤原效应,是2012年8月连续出现的第二对双台风,也是一对于七夕节期间活跃并发生相互作用的双台风。2012年8月份双台风如此活跃出现是因为该时期西北太平洋海温偏高,对流活动旺盛;其次,西南季风比较活跃,季风槽稳定;同时,8月份副热带高压呈东西带状分布,脊线比较偏北,这样有利于在副高南侧的赤道辐合带或者季风槽上有热带气旋的生成。由于这些台风的移动路径大多以西偏北行为主,逐渐趋向于中国,所以袭击中国的台风也就偏多。
截至2012年8月23日,“天秤”和“布拉万”的距离已经在1500千米以内,由于背景场引导气流比较弱,二者强度相当,处于相持状态,使得23日早晨到下午“天秤”处于原地回旋状态。双台风期间,两个台风的相互作用,加上两者强度的变化、二者之间距离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的调整(副高、冷空气、季风等)就会使双台风的路径变得复杂,预报增加难度。另外,与“苏拉”、“达维”在8月初生成不同,“天秤”和“布拉万”是在立秋之后生成,由于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整个环流形势显得更加复杂,进一步增加台风预报的难度。
台风“天秤”和“布拉万”的行进路线显著超出机构的预料,中国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原本预估两台风没有相互作用,但因为“天秤”前两天走得太慢,至24日已几乎确定两个台风将产生相互牵引现象。台湾地区气象专家吴德荣分析,24日“藤原效应”已经变成控制“天秤”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天秤”中心在陆地上时发生“藤原效应”,它会被拉往西南方,在出海后被拉离台湾。但最麻烦的是“天秤”中心出海、跑到东沙群岛附近海面才产生“藤原效应”,这时它会在海面上先重整、增强,并可能转弯后又回头往台湾走,对台湾的影响就像两个台风接连跑来。吴德荣亦调侃表示,“就看藤原先生什么时候出手”。
香港天文台亦表示,若台风“天秤”移动路线靠近香港,天文台须挂8号或以上风球,将打破1971年的多风纪录。不过,天秤的移动路线存在颇大变量,因为在“天秤”东面的台风“布拉万可能与“天秤”形成双台风系统,届时两者会互相牵制。天文台专家陈世倜表示,以往数据显示在双台风效应下,“天秤”有机会转为向北或向南移动,故难以预测其动作路径。
预报预警
菲律宾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于2012年8月19日上午11时向伊莎贝拉省和卡加延省发出一号风暴信号;至8月21日上午5时取消伊莎贝拉省的一号风暴信号,同时向加拉鄢群岛(Calayan)、巴布延群岛和巴丹群岛发出一号风暴信号,至上午11时取消卡加延省的一号风暴信号,下午17时只剩下巴丹群岛仍维持一号风暴信号;于8月22日下午17时将巴丹群岛提升至二号风暴信号;于8月23日上午11时再次向加拉鄢群岛、巴布延群岛发出一号风暴信号;于8月25日上午11时取消所有风暴信号,并对“天秤”发出热带气旋最终警告;但于8月27日日间再次向巴丹群岛发出一号风暴信号,于晚间23时向加拉鄢群岛、巴布延群岛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巴丹群岛提升至二号风暴信号;于8月28日上午11时取消加拉鄢群岛、巴布延群岛的风暴信号,将巴丹群岛改发一号风暴信号,于下午17时取消所有风暴信号,于晚间23时发出热带气旋最终警告。
中国
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中央气象台于2012年8月21日下午18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于8月26日下午18时升格为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于8月29日上午6时降格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于8月30日上午10时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中国台湾地区气象部门:中国台湾地区气象部门于2012年8月21日下午14时30分发布海上台风警报,于8月22日上午5时30分发布陆上台风警报,于8月25日上午8时30分解除陆上台风警报,并于同日下午14时30分解除海上台风警报,不过因预测路径可能回头影响台湾,气象部门表示不排除于26日再度发布海上台风警报;后又于8月26日上午11时30分再次发布海上台风警报,并在8月27日凌晨2时30分再次发布陆上台风警报,于8月28日下午8时30分解除陆上台风警报,并于同日夜间23时30分解除海上台风警报。气象部门总共对此台风发出54次台风警报,为发报改制为3小时一报以来的第二多,仅次于2001年台风百合的64报。
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于2012年8月23日17时启动气象灾害(台风)三级应急响应。至23日14时,全省共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11站次;暴雨黄色预警信号41站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15站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1站次;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9站次,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1站次;高温黄色预警信号5站次。
汕头海事局:汕头海事局2012年8月19日下午16时启动防热带气旋四级响应,于22日中午12时将防台应急响应由四级升级至三级。
汕头市气象台:汕头市气象台于2012年8月24日7时38分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福建省防汛办:福建省防汛办于2012年8月22日10时启动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于2012年8月23日8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三级应急响应。
福州市气象台:福州市气象台于2012年8月23日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浙江省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于2012年8月28日启动防御第14号台风“天秤”三级应急响应,同日下午发布海上台风警报。
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于2012年8月28日晚间决定将防台风应急响应由先前“布拉万”影响时期发布的四级提升为三级。
舟山市防汛与抗旱指挥部:舟山市防汛与抗旱指挥部于2012年8月29日10时启动防台风三级应急响应。
香港天文台:香港天文台于2012年8月24日晚间22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于8月26日下午16时4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日本
日本气象厅:日本气象厅于2012年8月20日向冲绳南方海上发布海上台风警报。8月24日下午天秤虽已离开该海域,但由于布拉万开始接近,日本气象厅仍维持该海域的海上台风警报,8月28日布拉万已远离该海域,但由于天秤再度接近,日本气象厅仍维持冲绳南方海上的海上台风警报,并向东海南部发布海上台风警报。
石垣岛地方气象台:石垣岛地方气象台于8月28日日本时间上午9时30分至下午4时36分将与那国町、石垣市及竹富町的强风注意报提升为暴风警报,强台风天秤于8月28日日本时间下午16时在八重山地方与那国岛附近掠过。8月29日向济州岛西海上发出海上台风警报,预料天秤会再次增强并朝向济州岛附近海域后登陆韩国。
台风影响
菲律宾
台风“天秤”早期徘徊于菲律宾东北近海,为吕宋西部带来一定降水,以至间中有暴雨,继而引发泥石流及山洪。直至8月20日下午13时开始远离菲律宾,向北缓慢移动。受台风“天秤”前期吹袭影响,菲律宾共有8人死亡,3人失踪,经济损失约409万比索。
中国
台风“天秤”对中国多地产生明显影响,其中台湾受其直接登陆吹袭有较强风雨影响,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则以外围大风影响为主,主要影响时段为8月22日至26日。受台风“天秤”及其北侧倒槽影响,8月24日至26日,福建中部沿海、浙江沿海和北部、上海东部、江苏南部等局地降雨50~100毫米;广东东部沿海、福建沿海、浙江中南部沿海出现8~9级瞬时大风,局部有10~11级。另外,8月22日至25日,台湾东部和南部出现较强风雨,屏东县车城累计雨量730毫米、花莲县明里569毫米、台东县土阪546毫米、宜兰县太平山302毫米、高雄市排云255毫米;兰屿、大武出现17级阵风,恒春13级,台东、成功12级,梧栖、东吉岛10级。
“天秤”对中国大陆影响较轻,主要对浙江、福建、广东的海上交通和渔业等产生轻度影响,但对台湾省影响相对严重。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天秤”在台东县离岛兰屿肆虐,“19级强风”加上12米高巨浪,将兰屿摧残得“满目疮痍”,百年罕见。全岛不仅停水、停电,还有断油、断粮危机,孤岛亟待救援。另据中国台湾地区应变部门29日消息,全台湾农林渔牧业产物和设施毁损共有2.0344亿元(新台币)。
恒春半岛
台风“天秤”于2012年8月24日清晨从屏东县牡丹乡登陆,使得当地从5时到9时出现狂风骤雨,7时到8时的雨量达168毫米,也打破百年纪录。单日雨量到24日下午4时30分为止,恒春镇已累积到580毫米,车城乡更高达597毫米。恒春半岛出现破百年纪录的雨量,加上13级的阵风,不但淹大水,电力更受创严重,造成3万户断电。农业损失方面,24日下午15时的统计农作物受损面积约23公顷,主要作物以香蕉受损较严重约13公顷,其次为莲雾约10公顷,渔业、畜禽及林业部分还没有灾情传出。24日恒春人整体以“八八水灾都没淹这么大水”形容“天秤”带来的狂风骤雨。24日恒春镇单日雨量打破了恒春气象站建站百余年的纪录。
24日下午4时,恒春镇、满州和枋山的水退得差不多,车城乡到下午5时水才退。水退后,大街小巷满地泥泞和垃圾,居民、商家和军事人员漏夜清理家园,希望早日恢复正常作息。风灾造成恒春半岛3万多户电力中断,电线杆倒了58支,通信系统也中断,下午14时后仍有2万多户还没有修复,电力部门表示25日将继续修复。
此后“天秤”受台风“布拉万”双台风效应影响向东折返时从恒春半岛以南近海通过,未有登陆,恒春半岛有惊无险,居民松了口气。
根据香港天文台发布的《2012年热带气旋年刊》,台风“天秤”第一次过境恒春半岛时造成1人死亡、5人受伤。
兰屿
2012年9月28日凌晨,当“天秤”以回头台的姿态扫过兰屿时,兰屿仿佛经历大战,一夜之间变为废墟,全岛800多住户,超过一半民宅泡在水里或被强风吹垮。停靠在开元港内40多艘渔船全被海水吞噬,或被浪击得粉碎;停在港边的上百辆出租机车,有一半卷入海底;公路旁的农会超商、台湾中油加油站夷为平地;巨浪将兰屿机场地基淘空、跑道上出现数十个大小坑洞;海上礁岩、石头全被卷冲堆在公路上;全岛停水、停电。兰屿乡长江多利形容称“有史以来最惨”,80岁乡民王明光说,“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台风,我都吓哭了”。
“天秤”重创兰屿,岛上道路基础建设严重受损,台电公司兰屿低放射性核废料贮存场的铁卷门也被吹毁损。台电表示,已全面检查储存核废料的储存沟槽,并没有进水,安全无虞。当地原子能部门表示,这次台风只把兰屿储存场的车库铁门吹歪,并未对储放在23条壕沟内的10万277桶低放射性固化废弃物造成破坏。根据装置在厂区内的即时辐射监测系统(HPIC)所传回来的资料,也没出现任何辐射异常现象。至于管制区集水井也只收集4吨的雨水,未超过标准值。原子能部门研判,受到地形屏障保护,位于岛屿东南方的储存场未受到重创。
台风“天秤”回头重创兰屿,全台各方高度关注,台东县长黄健庭29日一早搭空中勤务总队直升机,载送奶粉、白米等救灾物资前往兰屿。据悉,台东县行政部门向空中运输部门申请
波音234型直升机,运送矿泉水、奶粉、白米、罐头、泡面、汽油、氧气瓶和女性用品共5吨物资进入兰屿。黄健庭表示,兰屿的情况很糟糕但已基本趋于稳定,受害地方是在迎风面,大概40~50户民宅受损,当中5~6户全毁,岛上电力逐渐恢复,环岛公路也在全力抢通。黄健庭认为,当时最大问题是开元港,因为有渔船沉在港口,乡行政部门希望当天能将沉船打捞上岸,恢复通航。至于物资方面,黄健庭说,他上午带一批物资进入,粮食可维持2天。
面对“天秤”台风在兰屿造成的重大灾情,中国台湾地区时任领导人马英九宣布将于30日亲自前往视察,并于29日在脸书上表示,对灾情感到不忍与痛心,并指示幕僚规划视察行程,将于30日亲自前往兰屿勘灾。另外,中国台湾地区灾害应变部门指挥人员李鸿源、地区行政部门执行人员高扬升等人也于29日上午赶至兰屿、绿岛等地勘灾,及早规划后续重建具体措施。而防务部门亦于29日下午在台东志航基地成立灾害应变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兰屿救灾工作,预定30日将海空军事人员投送至兰屿乡公所,执行灾后复原工作;海洋军事人员水下作业单位、登陆作战单位、爆破单位等30日也将在兰屿滩头及码头执行现场勘查任务,以利登陆艇抢滩运补工作。
根据香港天文台发布的《2012年热带气旋年刊》,台风“天秤”回头过境兰屿时造成1人死亡、11人受伤、1人失踪。
受台风“天秤”环流影响,汕头附近海面2012年8月23日夜间起将有偏北风5~6级,阵风8级,24日上午将转6到7级阵风9级并有逐渐加大的趋势。惠来县到南澳县沿海各警报站继续挂台风2号风球。
汕头海事局按照“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和“早准备、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防台工作原则,于19日下午4点启动了防热带气旋4级响应,22日上午12时将防台应急响应由四级升格至三级,并及时将台风最新动态通过海岸电台、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电话、短信平台等方式通报到辖区各渡口、港航企业和施工单位,提醒相关单位及早做好防台工作,及时安排船舶进港避风。同时汕头海事局派出执法人员和船艇对辖区航道、锚地、码头等重点航段、水域加强巡查,做好辖区船舶特别是工程船、无动力船的调查摸底工作,及时掌握辖区船舶防台动态,对在航道、锚地捕捞作业的40余艘次的小渔船进行了清理,并对锚泊在锚地的船舶进行安全提醒,督促船舶加强锚泊安全值班、开启AIS并保持VHF值守,要求船舶严格按汕头海事局安排的锚位锚泊,提醒船舶之间应保持足够安全距离,维护船舶锚泊秩序和通航环境。
由于“天秤”和“布拉万”的双台风作用和台湾地形的影响,“天秤”的路径和强度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汕头海事局将继续加强了与当地气象部门和三防部门的联系,密切跟踪“天秤”动态,进一步落实好辖区防台工作。
2012年8月22日,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召开防抗14号强台风“天秤”和15号强热带风暴“布拉万”视频会议,交通运输部总监宋家慧主持会议。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在南昌参加了视频会议,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胡钊芳出席会议,厅机关有关处室、厅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一同收看。
交通运输部于22日11时宣布启动防汛防台风二级应急响应,并要求交通系统各单位根据各自的预案和受台风的影响程度,启动相应等级的应级预案。。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第一时间把省防总办《关于做好第14号强台风“天秤”和第15号强热带风暴“布拉万”防御工作的通知》传给相应的责任单位,要求各直属单位按省防总办的要求及部里视频会宋总监提的七点要求来加强防台工作。。
香港天文台亦曾一度预测“天秤”将于8月22日升格为超级台风,最快23日进入香港800千米范围,开始有雷暴骤雨,天文台预计将要“挂波”(悬挂风球)。但由于“天秤”以东有另新生成的台风布拉万亦在行进发展之中,或与“天秤”发生双台风效应以导致其路径更难测。而受“天秤”下沉气流影响,周五前香港酷热兼污染。天文台资料显示“天秤”以约12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移动,预计将于22日升格成为中心风力达195千米/小时的超级台风,并采取偏西路径直扑台湾。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陈世倜表示,受天秤外围下沉气流影响,香港21~22两日会持续酷热及有烟霞(雾霾),市区至23日最高气温可达33℃。
据香港天文台发布的《2012年热带气旋年刊》统计,“天秤”吹袭期间,大帽山录得的最高平均风速为47千米/小时,而大老山录得最高阵风为70千米/小时。横澜岛录得的最高潮位(海平面以上)及最大风暴潮分别为2.52米及0.49米。受“天秤”的偏北下沉气流影响,8月24~26日香港天气出于酷热状态,25日有几阵局部地区性骤雨,并录得1~2毫米的雨量。“天秤”影响香港期间,2人在西贡海边遭大浪卷走,其中1人死亡、另1人受伤。
韩国
据韩国气象厅,台风“天秤”截至2012年8月30日上午6时抵达韩国济州西南90千米的海上,并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台风中心气压为980百帕,最大风速为31米/秒。据韩国气象厅预测,“天秤”将于30日下午在全罗道西海岸地区登陆。登陆后,“天秤”威力将逐渐减弱,最大风速降至20米/秒左右。31日上午,“天秤”在抵达江原江陵海上后将远离韩国境内。
随着台风的接近,韩国多地开始降雨。济州岛地区风雨交加,最大瞬间风速高达30米/秒。截至30日上午7时,济州部分地方降雨量在100~120毫米左右。韩国气象厅预测,受台风影响,中部地区和全罗道、庆尚南道南海岸地区31日降雨量将达40~100毫米。西海岸和全罗南道南海岸、江原岭东部分地区还将出现150毫米以上的暴雨。受台风影响,30日上午济州机场的多数班机停航。韩国空港公社济州本部表示,30日上午6点50分原本计划从济州出发至金浦的大韩航空航班停航,截至上午11时将有67个班次停航。济州机场发出了台风预警和风切变预警。
台风“天秤”登陆韩国时为当地带来狂风暴雨,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30日上午,在韩国全南地区,大风吹倒了路边的铁架,2位50多岁的妇女被压在铁架下,1人死亡,1人受伤。当天上午,全罗南道部分地区下起每小时75毫米的倾盆大雨,当地居民440多人到安全地点紧急避难。珍岛和木浦等地4300多公顷农田淹。其他地区有3座住宅被水冲毁,75座房屋被水淹没。共计78个家庭119人受灾。汉拿山和智异山等韩国20多个国立公园的400多个道路禁止通行。济州岛9万5千多个家庭停电,110所中小学停课或调整上学和放学时间。交通方面,全罗北道地方公路和全罗南道高速公交车站前的道路等多处路段被交通管制。济州、木浦和仁川等9个地区的93条航线167艘客船停运,173个航班停飞。
台风“天秤”30日登陆朝鲜半岛后,带来强风和大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风“天秤”侵袭全罗道和忠青道地区,带来大暴雨。当天下午5点,全罗南道最大降雨量达235.5毫米。降雨量最大的珍岛和务安有数十栋房屋被淹,木浦市中心自1999年后时隔13年被淹没务安群、灵光郡、光州等地区共2.4万户暂时停电,珍岛、灵光、木浦地区农地受损严重。
全罗南道灵岩郡大佛工业园区内一个大型铁门倒塌,一名女工被压死。忠青南道天安市一名男子被树木和土堆压倒而丧生。忠青道也出现强降雨天气,导致大田和忠青南道10多幢建筑物浸水,有近1.4万户遭遇停电。此外,济州道、木浦、仁川等11个地区87个路线的126艘客船停止运行,金浦至济州路线等201班飞机停航。济州道各级学校停课或调整上学时间。全罗北道教育部门当天指示各级学校缩短上课时间,或让学生早点回家。
台风文化
台风“天秤”活跃时期,其名称及所指星座的读音问题再一次引起了热议。
中国内地专家表示,天秤座名称来自拉丁语“Libra”,后来进入英语词汇,汉语“天秤座”即根据该单词翻译而来。有观点表示应该译为“天平座”以更加顺口。两个名字仅有一字之差,里面的学问却不小。朱桂花在《英汉翻译中的音译及其用字规范研究》中说,根据《
汉语外来词词典》和《
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的要求,英译用字的一条重要原则应该是:贴近原则,即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最新的《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解释为衡量物品重量的一种器具,春秋中晚期,楚国就制造出了小型的衡器——木衡,用来称黄金货币,后来演化成杆秤,千百年来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至今仍在农村广泛使用。
关于天秤和天平,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翁敏华说:“天平是欧洲人发明的,秤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翻译成天秤比较合适,更契合中国文化。现在有些年轻人很少见到秤了,只知道天平。至于为什么会把天秤读作天平,可能就是秤这个字右边是个平字,因而产生误读。”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叶斌教授表示,日语和汉语是两套语音系统,日语中“天秤”的读音和汉语“天平”相近,台风名“Tembin”应为日语词汇“平秤”(てんびん)自行转写而成的英文,而中央气象台选择将其意译为“天秤”。
与此同时,香港天文台的电视广播则把粤语名称“秤”读作“平均”的“平”,跟随大众通常将星座“天秤座”的“秤”读成“平”的习惯,而非对称的“称”,同样引起热议。后来香港电视台引述香港天文台的回应,天文台曾就该台风的粤语读音征询公务员事务局辖下法定语文事务部的意见,为避免和建筑地盘的塔式起重机“天秤”(坊间主流读作“chèng”)混淆,加上日本气象厅提供此名时,以星座天秤座“てんびん”(Tembin)为其意义,故采用描述星座的读音,读作天“píng”。而日语中的天秤座中的“秤”为日语汉字,意指一种古代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的度量衡工具“天秤”(或“天平”),而非另一种度量衡工具秤砣的“秤”。而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粤语审音配词字库,“天秤”的“秤”应读作“píng”(粤语为“ping”),而“秤砣”的“秤”或单字“秤”则读作“chèng”(粤语为“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