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烙铁头蛇(学名:Ovophis makazayazaya),属于
蝰科蝮亚科烙铁头蛇属的管牙类毒蛇,头侧具有
颊窝,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体较粗短,尾较短。头被小鳞,呈覆瓦状排列。头背橘红色。体、尾背面黑灰杂陈,具20余道橘红色横斑,占2-3枚背鳞宽,有的横斑在脊部错开。尾背散布若干白色点斑。腹面污白色,散布深色点斑、块斑。生活于中高海拔山区。主要出没于植被茂密的山路旁、沟谷、石块下。主要取食食虫类与啮齿类动物。夜间活动。
物种学史
台湾烙铁头蛇(Ovophis makazayazaya)由Takahashi在1922年依据中国台湾屏东标本命名为Trimeresurus makazayazaya。随后1930年Takahashi将其作为
山烙铁头蛇(Trimeresurus monticola)的一个亚种,称为山烙铁头蛇台湾亚种{Trimeresurus monticola makazayazaya(=Ovophis monticola makazayazaya)},认为局限分布于中国台湾,该观点一直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基于线粒体基因4个片段的系统关系重建和外部形态比较分析,Malhotra等人在2011年恢复了山烙铁头蛇台湾亚种(Ovophis monticola makazayazaya)的种级地位,称台湾烙铁头蛇(Ovophis makazayazaya),并将其分布范围扩大到中国四川、云南,以及越南北部。
形态特征
色斑
头背橘红色,身体背面棕褐色,正背面有两行略呈方形的深棕色或深黑色斑块,彼此交错或平行排列,有时左右或前后相连;两侧亦有两行较小的深棕色或黑褐色斑块,外侧显著,内侧有时饰变为不规则的斑点。身体腹面灰白色,散布褐色细点。幼体尾末端砖红色,具白色小点。不同地区和年龄的个体颜色变异较大。
鳞被
身体粗壮,尾短。雄性最大体全长543(445+98) mm ,雌性最大体全长730(620+110) mm 。头三角形,头背被覆平滑的小鳞,仅眶上鳞和鼻间鳞略大。鼻间鳞相接或间隔1枚小鳞;眶上鳞间一横排有小鳞5~10枚。鼻鳞大,与窝前鳞相接,偶有相间1~2枚小鳞;鼻孔小,略呈圆形,开口于鼻鳞中部,朝向外后方:眶前鳞2枚,上枚与鼻鳞间隔1~2枚鳞片:眶下鳞数枚,较小。上唇鳞8~12枚,以9~10枚为主,第1枚小:第2枚构成或不构成颊窝前缘:第3枚小;第4枚最大,位于眼正下方,与眶下鳞间隔2~3行小鳞。下唇鳞9~12枚,以10~11枚为主,第1对在颏鳞后相接,前2~3对切颔片。背鳞行数变化较大,25(27,29)-23(25,21)-19(21)行,中段11~19行弱棱。雄性腹鳞131~159枚,雌性腹鳞133~157枚:肛鳞完整雄性尾下鳞;45~49对,雌性尾下鳞34~52对。
头骨
半阴茎
收缩态半阴茎长达第6~10对尾下鳞,分叉于第4~5对尾下鳞。半阴茎深分叉,远端的萼区面积较大,约是近端刺区面积的3倍;萼片大小较为规则,但边缘不整齐。半阴茎分叉处和基部光滑无刺。离心式精沟分叉于第3对尾下鳞,在每支上有大约4枚大刺。半阴茎大牵引肌起于第24~25对尾下鳞,分叉于第8~13对尾下鳞
近种区别
台湾烙铁头蛇与
越南烙铁头蛇的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越南烙铁头蛇尾下鳞以单行为主,腹鳞141~162枚(台湾烙铁头蛇尾下鳞成对,腹鳞131~159枚);
台湾烙铁头蛇与山烙铁头蛇的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山烙铁头蛇第3枚上唇鳞大于第4枚(台湾烙铁头蛇第4枚上唇鳞大于第3枚);
台湾烙铁头蛇与
察隅烙铁头蛇的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察隅烙铁头蛇第3枚上唇鳞大于第4枚,尾下鳞以单行为主,腹鳞160~176枚(台湾烙铁头蛇第4枚上唇鳞大于第3枚,尾下鳞成对,腹鳞131~159枚)。
生活环境
分布于海拔300~2200m的山区。常见于灌木丛、草丛、耕地中或枯木下,有时也见于路边,夜间常进入住户周围,甚至鸡笼、房内。
生活习性
主要取食食虫类与啮齿类动物。夜间活动。卵生。6~8月产卵,每窝可产4~11枚。雌蛇有护卵行为。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甘肃、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香港、台湾、广西、广东、河南、陕西。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
保护等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LC(无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