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位于中国台湾的研究所
台大艺术史研究所旨在从事艺术史学术研究,其方法为以艺术鉴赏学为基础,辅以文化史脉络的探索和诠释,力求跨学科之整合研究,目的在培养艺术史研究之专门人才,有助缓解艺术史师资之缺乏,为博物馆或其他文化机关造就研究与维护文化资产人员,并培育推广教育人才,以推行文化资产维护及发扬,落实人文教育理想。
简介
缘起与宗旨
台大艺术史研究所以研究中国艺术史为主,并于近年扩展至亚洲地区艺术文化交流之探讨,包括绘画、书法、陶瓷器、青铜器、佛教艺术、台湾美术、台湾和亚洲建筑史、东南亚考古美术史,及亚洲工艺美术史等范畴,每学期针对各个范畴开设基础课程及专题课程, 期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出研究生独立研究的专业能力。
综合上述,台大艺术史研究所之教育目标特色为:以艺术史学为基础,并以文化史为脉络,力求跨学科之整合研究,目的在培养本领域专精之学术研究人员与教学人才,以服务社会。并以中国绘画史及书法史、中国与亚洲工艺、台湾艺术和佛教艺术等三大领域为研究对象,训练研究生。
成立沿革
台大艺术史研究所前身为历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史组,于一九九零年八月独立成所,招收硕士班研究生,其后,又经十年筹备,增设博士班。因此,回溯台大艺术史研究所发展,历时共37年,可分孕育时期与独立发展时期。
(1).孕育时期
‧中国艺术史组的成立──台大历史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
‧与故宫停止合作的中国艺术史组
‧艺术史研究所迈向独立之路的孕育
(2).独立发展时期
1989年八站台大艺术史研究所正式成立,并于是年八月与历史系合办「民国以来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似乎是对附于历史研究所名下时期的总结,也反映了发展中的艺史所对自身学科性质的认知──强调与历史研究的密切关系
硕博成立
本所硕士班与博士班之成立
硕士班成立于1989年;博士班成立于2000年。
1989年本所正式成立,当时只设硕士班。本所硕士班成立的背景是由于那时台湾中学以上的学校已推行文化史教育多年,再加上经济起飞,各界逐渐对艺术作品及其相关的文化事业之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因此社会各层对此专业人才需求孔急。1989年,台湾大学评量「中国艺术史组」设立已达十八年,培养了一些人才,绩效良好。为因应社会各方面之需求,因此遂于1989年成立本所硕士班。
1980年代之后,由于全球步入电子化时代,影像的传布日益快速,因之而起的视觉艺术和文化活动更受关注。同时,台湾各界也渐渐注意到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而艺术史专业知识便是以上各项工作之基础,也因此社会各界对艺术史专业的研究人员之需求更有增无减;而本所硕士班成立了十一年之后,由于绩效优异,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服务于岛内外的大学、博物馆、和社会上各相关部门,表现良好。在这种情形下,本所为了进一步提供各文化研究机构所需,于是遂在2000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了博士班。
设立宗旨
设立之宗旨在于培育具备专业知识、独立思考、健全人格、美感品味、人文关怀、与国际视野的艺术史专业研究人才,以服务社会各相关领域之所需,以善尽艺术史知识之深植和推广,及文化传承之使命。
教育目标
1. 硕士班
培育具备艺术鉴赏能力、独立研究与思考能力、重视文化遗产、维护文物、推广艺术史知识、及提升美感教育之人才。
2. 博士班
强化具备艺术史与文化史之研究能力、独立研究与综合思辨之能力、以国际视野尊重多元文化、落实文化传承与人文关怀之学术人才。
总之,就应用面而言,设立的宗旨与目标在于培育艺术史的研究专才,服务社会,包括提供研究机构高级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的艺术史专业师资;并为博物馆及其他文化机关,造就研究与维护文化资产之人员;同时为社会培养推广艺术史教育之人才,以普遍提升美感教育;并推行文化资产之维护及发扬,以落实人文教育理想。
领域介绍
专兼任教师依其主要的研究领域和所开授的课程可分为七大类别,包括:
1. 中国绘画史
2. 中国书法史
3. 中国工艺史(青铜、陶瓷)
4. 中国佛教美术史
5. 台湾美术史
6. 亚洲工艺史和建筑史
7. 东南亚考古美术史。
这七大类别又可综合成四大领域,包括:
(1)中国书画(书法和绘画)
(2)亚洲工艺(中国工艺和亚洲工艺)
(3)台湾艺术和佛教艺术等三领域。
硕士生需从以上三大领域中择一主修与一副修领域(「佛教艺术」和「台湾艺术」可互为主、副修);而博士生需从以上三大领域中择一主修领域和一次修领域(「佛教艺术」和「台湾艺术」可互为主、次修),且需在所外选择一副修领域。
展望
艺术史研究所将以文化史为脉络,进行艺术文物发展体系的历史了解。此方向将与传统研究有所不同。一方面立足于坚实之艺术鉴赏学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则力求跨学科之整合,利用本校之文学、哲学、思想、政治史、经济社会史、人类学、考古学等学门之既有学术资源,进行艺术史学之新开展。事实上,艺史所一直朝向此目标努力不懈,且已发行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以中、英文刊载中外学者不同角度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成果,已获学界正面评价。在博士班成立后,研究人员增加,更可助使此集刊内容之扩充及多方面之研究发展。
艺史所为未设大学部之独立研究所,鉴于编制有限之考虑,将以中国艺术史之研究为主,踏实地追求教研绩效。而在中国艺术史范围内,则又以绘画史、书法史、工艺美术史、佛教艺术史、台湾美术史、亚洲区域美术考古等六大领域为主,培育专精之研究教学人才。
艺史所除专精于中国本土之研究外,亦将逐渐拓展对外艺术文化交流史之研究工作。近几年来,艺史所已进行中日之间绘画交流史、工艺美术交流史之部分研究,及东亚区域研究计划,并获致初步之成果。将来计划扩展至韩国、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区域,以期为下一阶段更广阔之教研领域奠定良好之基础。
建立艺术史研究数据中心为艺史所进行研究发展之必要工作,亦为数年来之工作重点。目前本所在「建辉」及「永大」二基金会之热心赞助之下,已积极进行中国书画及器物图像之建文件工作及推动数字化。未来艺史所将进一步谋求与岛外重点美术馆及大学合作,广搜海外艺术遗珍资料,以及国际艺术史学界之研究成果,分类编目建档处理,开放供岛内外研究者使用。并将刊行目录、索引,以推动台湾之艺术史研究而发展成世界性之中国艺术史研究数据中心。
与岛内外各公、私立美术馆、博物馆及文化机构建立合作计划,加强彼此之间师、生交换讲学及研究活动,推动举办具规模之学术性展览及各种文化保存、推广、教育工作,协助提升现有之典藏及研究质量,并经此强化艺史所研究生对文化推展工作之体认,提升艺术史的教学研究水平。
参考资料
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简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25 16:12
目录
概述
简介
成立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