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团结联盟
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党“,外文名:Taiwan Solidarity Union。是一个“台独”色彩非常浓厚的台湾地区政党,成立于2001年8月12日,是台湾地区第九十五个登记合法的政党,也是第三个以“台湾”为名的政党,总部位于台北市中正区绍兴北街3号7楼,其宗旨是“稳定政局、振兴经济、巩固民主、壮大台湾”,支持“国家正常化”、“转型正义”、“台湾本土化运动”,奉前领导人李登辉为该党的精神领袖。
发展历程
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党”,英译Taiwan Solidarity Union(TSU),成立于2001年8月12日,是台湾地区第九十五个登记合法的政党,也是第三个以“台湾”为名的政党。“台联党”尊崇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为创党领袖及精神领袖。“台联党”同时也是支持“国家正常化“、台湾本土化运动的主要政党。
“台联党”的党纲称该党的宗旨是“稳定政局、振兴经济、巩固民主、壮大台湾”。由于“台联党”是岛内极“独”势力的代表之一,其政策纲领中最引人注目的为2001年7月30日推出的“两岸政策纲领”。该纲领以“两国论”、“住民自决”等“台独”理论为核心,
公开称,“台海两岸关系的现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并存于世界”,并主张“此一现状如有任何变更,必须……透过公正、公平、公开之投票程序,经由‘’中华民国‘’人民共同决定,并获国际承认与制度保障,方得会诸实行”;其次,该纲领称,发展两岸关系,应该遵循“台湾优先”的原则;最后,该纲领声称“现阶段台湾有关戒急用忍之检讨与直接三通之规划”,必须以“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等为“政策思考的基本前提”。这实际上是在走李登辉主政时和后来民进党主政时以所谓“安全”为由,对两岸交流设置障碍的老路。
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民进党取得执政权,在大批国民党支持者的抗议下,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辞去党主席职务并离开国民党核心,台湾地区首次政党轮替后,由于民进党当局宣布核四停工一事激起朝野严重对立,另外国民党提出两周八十四小时的工时案也引起中小企业主的不满,
本已退休的李登辉透过台湾工业区厂商联合会理事长黄宗源与新光集团吴东升等子弟兵筹组新政党,希望能借此协助执政党稳定政局。前党籍桃园县“立委”黄宗源称,他是党证编号第三号,第一及第二号分别预留给前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及萧万长。 由于李登辉的本土色彩,号召了若干国民党内的本土派,及部分偏绿人士组成新政党。台湾团结联盟在2001年8月12日正式成立,首任党主席为台前“内政部长”黄主文。
“台联党”成立当年,“李登辉之友会”、“群策会”及“李登辉学校”也相继成立,四个单位在组织动员、人才培育与政策理念上相辅相成,所以“台联党”便在2001年中国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中获得八十万一千五百六十票,得票率为8.5%一举斩获十三席立委,在2004年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李登辉担任召集人发起228百万人手牵手护台湾活动,尽全力辅选民主进步党陈吕配连任。2004年中国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台联党当选十二席,而在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任务型国代选举中,席次更超越亲民党成为台湾第三大党。
然而,在2004年中国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过程中,当时“台联党”党主席黄主文一再遭批评利用全党资源为其子黄适卓辅选,引发“台联党”内部反弹,加上因选举结果不如预期,黄主文最后辞去党主席一职,改由“台联党”首任秘书长苏进强接任。
苏进强上任后,在2004年四月前往日本进行访问并参拜靖国神社,引起高金素梅与新党、爱国同心会的不满与抗议,对此苏进强强调,到靖国神社不是要对哪一个特定的阵亡者参拜,而是要对在神社中三万名台湾英魂的“忠义精神”致敬,与军国主义、战争主义毫不相干。2006年,施明德带领红衫军发起百万人民倒扁运动,蓝营分别在六月与十月于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两度提出罢免总统案,台联党当时选择不表态,党籍立委集体进场投下废票。只不过,在十一月三日“国务机要费案”遭起诉后,一向不支持倒扁的“台联党”,却出现态度大逆转,首次明确表态将要支持发动第三次罢免,原因在于当时“台联党”党中央有人评估,如果“台联党”“适时”出手,或许能够接收对民进党极度失望的选民。
然而,在陈水扁表示“一审被判有罪就下台”后,“台联党”党团则研判,此时与民进党切割,论政治实力,“台联党”恐怕难以夺走民进党的选票,反而有可能因为支持罢扁而激怒支持选民。因此,最后纵使台联党不分区“立委”赖幸媛仍提出质疑“陈总统的话能信吗?”但时任党团总召的廖本烟与黄适卓、黄宗源等挺扁派立委则表示,听完陈水扁的说明,认为没有贪污的动机,加上来自选民的压力,最后“台联党”立院党团大会做出决议,建请先“停、听、看”民意反应,此提案后来也在“台联党”中执会通过。
只是,当时却仍有“台联党”提名的台北市长参选人周玉蔻自行公开表态支持三罢,并强调李登辉跟她站在同一阵线。加上周玉蔻在选战中,不断将炮口对准民进党台北市长候选人谢长廷,后续引发不少风波,苏进强也因此遭党内亲近民进党的党籍“立委”质疑,“连周玉蔻都压不住,怎么当党主席?”北高选后,苏进强则因“台联党”表现欠佳,宣布请辞为败选负责。
台湾团结联盟历经黄主文与苏进强两位前主席后,2007年1月由群策会秘书长黄昆辉出任第三届党主席。黄昆辉在就职典礼上宣示了“台联党”的定位及新方向,“台联党是唯一以台湾为主体的在野党,同时为伸张社会正义,要扩大照顾中产阶级及弱势族群。因此,台联党未来除了秉持原本台湾主体的立场,监督执政党是否走台湾主体路线,更将在政策主张上发挥关怀社会正义、弱势族群的精神,为中产、工农及基层民众争取权益。”
“台联党”进一步在四月的“新党纲、新党章”宣示大会上,提出五项基本主张,包括:“坚持主权在民,确立台湾是主权国家的定位,维护台海现状,建构以台湾为主体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民主、自由、人权普世价值的“新时代台湾人”团结台湾;在确保社会正义下,促进公平竞争;根除金权勾结、建立廉能政府。”
2007年10月29日,“台联党”中执会以违背党的核心价值、不服党的领导为由开除亲近民进党的廖本烟与黄宗源党籍;爆发新“台联党”“清党”事件与“新旧“台联党”路线之争”。
2007年11月起,陆续有党籍“立委”黄适卓、何敏豪、尹伶瑛出走希望能争取民进党“立委”提名,但2008年中国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后这些人都并未当选。
而台北县议员陈启能、吴琪铭、台北市议员简余晏、彰化县议员赵惠如等人都自认是走“旧“台联党””路线分别与支持者选择退出“新“台联党””加入民进党;此外台北市议员陈建铭、新竹市议员李妍慧则祝福新“台联党”,宣布恢复无党籍身分继续问政。
对此,李登辉表示:“有人要出走喔?我高兴地拍手叫好,要走快走,台联党跟民进党不一样,这两人是因为反对台联党而开除,不是因为他们亲近民进党,开除他们也不会影响台联党的士气。”甚至指示“台联党”党中央清党就要清干净让更多头脑清楚的年轻人进来。
新“台联党”在单一选区两票制的新选制压力下也逐渐转型为非蓝非绿、中间偏左的政党希望能借此与民进党、国民党切割成为第三势力政党。
新“台联党”在2008年中国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中政党票共得三十四万四千八百八十七票,得票率3.53%,十三个区域立委候选人得票数共九万三千八百四十票;未能在单一选区两票制下跨过百分之五门槛无法取得“立委”席次。
对此“台联党”党主席黄昆辉表示,新“台联党”的转型是一个相当艰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断遭受两党的夹杀与阻碍,他坦言“台联党”的起步太慢、转型太慢,尽管“台联党”的政策理念确确实实是台湾人民所需、台湾未来所需,但是选民来不及深入了解“台联党”,加上单一选区两票制首度实施,是第一次有政党票的选举,他说,中选会没有善尽宣导的责任,很多选民对于政党票的意义并不了解,以为政党票必须和选区域立委的票同一个政党,导致“台联党”以及其他小党的表现都不如预期。面对“台联党”泡沫化的处境,黄昆辉认为,虽然选举结果不如预期,但他们倡导回归经济民生、照顾弱势、重视社会公义等议题,已引领风潮,成为各政党跟进的诉求,证明这条转型路正确,也是未来继续奋斗的基础,即使不能在“立法院”扮演这种角色,仍会在各地为终结乱象而努力。
而在2008年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李登辉前公开表态自己的一票会投谢长廷,但并未呼吁支持者票投谢长廷,也因为如此“台联党”人士在选举时都分别各自表态替长昌配或马萧配站台辅选,并未像2004年时全党皆支持陈吕配。
2008年4月23日“台联党”举行党部乔迁茶会,会中“台联党”表示将解散原有中执会,并将进行党员重新登记;未来将定位为柔性政党,广招“台联党之友”监督政策“台联党”表示要从3.5%开始,重新出发,在完成党内重组改革相关程序后,甚至不惜更改党名,以吸纳更多在野的进步力量,以全新的姿态和作为,完全转型成以理性对话与“进步国家为核心价值的平民化、优质政党。
“台联党”发言人周美里强调,“台联党”未来“宁小勿大”,组织及干部都会严格挑选,采精兵主义;用政策竞合取代政治斗争,用政策监督取代族群对立,用理性对话取代怀疑对骂,用静坐示威取代街头运动,用平民政治的理性监督取代家族派系的权力分赃,建构以善良政治为核心的新政治文化。
政党主张
“稳定政局、振兴经济、巩固民主、壮大台湾” “坚持中间偏左路线、为中产阶级发声、为弱势族群奔走” “理性对话、优质政党、平民政治、进步国家”
1.坚持台湾主体,迈向正常“国家”
2.伸张社会正义,落实公平均富
3.捍卫本土产业,坚持照顾基层
4.落实廉能政治,杜绝贪腐特权
5.落实无障碍环境;扶助社会弱势,支持乐生疗养院成为“国定”古迹,并规划为台湾“人权”乐生园区。
6.公办托育减轻养育子女的负担
7.反对兴建苏花高,推动立法奖励与发展再生、替代能源及绿色能源
8.落实台湾主体教育、“国民”教育向下延长一年
9.改善农产品运销制度;推动老年农民离农退休制度;建立农作物保险制度
10.实施劳保年金,降低职业灾害,推动产业民主化
11.提升传产竞争力;推展在地生产及在地消费的观念
12.促进租税公平,控管对中投资,立法防止高科技及农业技术流向中国
13.保障弱势妇女权益,促进性别平等
14.两岸以对等、尊严往来互动
15.杜绝金权政治;推动公费选举,落实平等参政权;“国会”问政全面透明化;落实阳光法案
16.建立“健保纾困基金”保障医疗品质,重视精神疾病、家暴、性侵害、毒品药瘾、忧郁自杀等防治工作
从其政治主张来看,“台湾团结联盟”为“台独”政党。
政党性质
“台独”本质
由于“台联党”多次表示,其将走一条“中道”、“理性”的发展路线。所以对于该组织的性质,外界曾有不同的议论。但由于该组织是李登辉透过其亲信一手策划成立的,该组织也公开宣称李是其“精神领袖”,所以外界多认为“台联党”的路线将与“李登辉路线”的“台独”路线大同小异。2001年7月30日,“台联党”精心炮制的“两岸政策纲领”出笼后,证实了人们的这种猜测。
首先,“台联党”称,发展两岸关系,应该遵循“台湾优先”的原则。众所周知,两岸关系应该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一些“台独”分子却往往将这种平等互惠关系扭曲为一种“台湾优先”的关系,以此来蛊惑台湾民众,昭显其是“最爱台湾的人”,进而企图达到收买人心的效果。这与李登辉那些年来极力鼓吹所谓“本土化”异曲同工。其实,“爱台湾”没有错,“本土”本也无可厚非,但以“爱台湾”、“本土化”为借口,行“去中国化”之实,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种宣传鼓动的真实用心了。对此,岛内早有舆论指出,“一些人以台湾优先、本土化为名,意在再次激化统独议题,这无益于两岸关系良性互动,对台湾也非幸事”。
其次,“台联党”支持“两国论”、“住民自决”等“台独”理论。该“纲领”称,“台海两岸关系的现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并存于世界,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这种对两岸现状的提法,事实上就是李登辉“两国论”的翻版。黄主文也承认,之所以不用“两国论”或“特殊国与国关系”这样的字眼,只不过是“担心文字过于简化被人作文章”,其实质上赞同“两国论”的心态却再清楚不过。该“纲领”并称,“此一现状如有任何变更,必须……透过公正、公平、公开之投票程序,经由“中华民国”人民共同决定,并获国际承认与制度保障,方得会诸实行”。这种台湾前途由“公投”决定的论调,又是模仿民进党的“住民自决”论。黄主文也不否认“纲领”中的“投票程序”与“公投”并无两样。而众所周知,“两国论”是赤裸裸的“台独”主张,“住民自决”在岛内则是一些打着“主权在民”幌子、别有用心的人的“台独”歪论。“台联党”在其“两岸政策纲领”中公然为“两国论”招魂、鼓吹“公投”,使该组织的“台独”性质表露无遗。
最后,“台联党”主张继续给两岸交流设卡,从而在两岸互动中又增加了一份不和谐的杂音。“台联党”虽然也在其“纲领”中假惺惺地称应“逐步建立两岸和平的建设性合作关系”,但却顽固认为“现阶段台湾有关戒急用忍之检讨与直接三通之规划”,必须以所谓的“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等为“政策思考的基本前提”,这实际上是在走以前李登辉主政时和后来民进党主政时台湾当局以“安全”为由,对两岸交流设置障碍的老路。
综上可以看出,“台联党”推出的“两岸政策纲领”其实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它在内容上几乎全是照搬李登辉和民进党的“台独”理论,只不过是在字句上作一些调整,有些甚至是原文照抄。这份“纲领”的出笼,再次表明“台联党”是李登辉和民进党两“独”合流下的政治产物。也正由于“台联党”在两岸政策上处处仿效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岛内有舆论指出,“‘“台联党”’是民进党第二”、“这是一个民进党同路人的政党”。甚至有舆论认为“‘“台联党”’成立后给社会的印象是:它几乎和建国党重叠”。此外,因为“台联党”是李登辉在岛内反“独”声浪不断高涨的形势下推出的产物,其粉墨登场带有李登辉“退而不休”搞“台独”的浓厚色彩,所以,这个联盟本质上也是李登辉的“台独护卫军”。
与民进党关系
所谓的“李系政团”放话要组建新政党,投入年底“立法委员”选举,以帮助民进党形成“选后稳定执政联盟”时,民进党高层乐不可支,认为在“国会”有了一支理念相同的可靠同盟军,“稳定执政”不再是梦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台联党”和民进党在“立法委员”选举提名上的龃龉不断加大,所谓“理念的合拍”并不能掩盖二者在权力争夺上的勾心斗角。
后来浮出台面的39个“台联党”参选人中,具有民进党背景的人就有9人。更主要的是,这些人将直接冲击民进党在各县市的选情。例如宜兰县,该县应选4席“立委”,民进党已经提名3人,本来要使这3人全上就非常困难。后来“台联党”又推出与民进党票源相当重叠的林逸民,这势必瓜分民进党3个候选人的票,使民进党可能在宜兰丢掉1至2席。此外,“台联党”提名民进党“新潮流系”龙头洪奇昌的胞弟洪茂泽参选彰化县“立委”,而民进党在该县已经提名两位“新潮流系”人选,难怪民进党指责“台联党”“简直是在胡闹”。另外,据说“台联党”还有意推出民进党该县前党部主任委员谢明璋加入澎湖县“立委”选战,而该县总共只能选一席“立委”,民进党提名现任党部主任委员杨曜,本来与“泛蓝军”之间的苦战就十分艰巨,“台联党”若再来搅局,民进党将十分头痛。民进党内有人估算,照“台联党”这样的提名,民进党不仅原定的80席左右的目标无法达成,还可能被拉下到不足70席。李登辉以前讲的“民进党85席,另外有35席会来支援”简直就是一句空话。
为了维持“泛绿军”的合作不破局,从当时民进党的动作看,其主要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向李登辉诉苦,希望他“管教”一下“台联党”,并开出一些选区,要求“台联党”“善意回应”;二是通过各种方式向“台联党”表示不满,如民进党主席谢长廷对“台联党”说出了“不要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重话,党中央副秘书长许阳明也指责“台联党”“捡现成的”,甚至骂其是“有敌意地在闹场”等。陈水扁决定不出席“台联党”成立会,也是鉴于党内对“台联党”的不满。在各种因素考虑下,“台联党”也采取两方面措施予以应对:一方面表示将适当调整提名计划。但从当时情况看,“台联党”仅进行小幅的象征性调整;另一方面则强硬地表态““台联党”的名单不需要任何政党批准”,以显示其“独立性”,该党并非外界传说的是民进党的“附庸党”或“尾巴党”。
那么,“台联党”为什么要抢民进党的票呢?其实,“台联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台联党”奉行的是李登辉的“台独”路线,其支持者本来就与民进党的支持者有很高的重叠性。“台联党”想拿下“立委”席次,想跨过5%的政党门槛,也只能在“独”派支持者中动脑筋。当然,岛内也有人认为,当时“台联党”提名人中,民进党背景的占1/4,而有近2/3与“泛蓝军”重叠,应该主要是抢“泛蓝军”的票才对。其实,“台联党”提名的那些泛国民党籍背景的候选人,基本上在“泛蓝军”中已经失去市场,很难在反李反“独”的支持者中吸引选票。所以,从当时情形看,“台联党”与民进党的所谓“合作”,与其说是在支持民进党,不如说是在帮倒忙。随着选举的日益临近,选战的进一步白热化,可以预计,“台联党”和民进党之间的龃龉将进一步加深,不排除未来二者“合作”完全破局的可能。
此外,国民党、新党等党严辞批判“台联党”以“本土化”为名挑起族群矛盾。总之,“台联党”这个“独”派政党的出现,不仅使台湾政局更加混乱,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给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投下新的变数。
政党概况
基本实力
在2001年底“立委”及县市长选举前仓促成军的“台联党”,由于缺乏根基,整体实力比较薄弱。
(一)政党认同度低。根据岛内各种民意调查机构所做的调查显示,“台联党”自成立后,政党认同度一直维持在2-3%之间,有关政党形象的各项指标认同也一徘徊在2%-3%之间。民意调查同时也显示,“急独”选民是“台联党”的主要选票市场,“缓独”选民是次要选票市场,且大多为50岁以上的闽南籍选民;40岁以下的年轻族群以及主张急统、缓统及维持现状的选民多不支持“台联党”。
(二)基层实力薄弱。“台联党”虽然在2001年底“立委”选举中获得7.76%的选票,但在接下来的基层选举中却成绩欠佳,如在2002年初的县市议员及乡镇市长选举中只取得7个县议员席次;在2002年底的台北、高雄市长及市议员选举中,只在大本营高雄市获得2个席次,提早出现泡沫化征兆。
(三)党员人数少。“台联党”在成立之初因经费问题紧张,并没有积极招募党员,在2003年之前总共只有102位党员。但是自2003年后,该党为壮大基层实力,已开始积极招募党员,据说后来已招募到上千名党员。
组织架构
“台联党”成立时间较短,主要以“立法院”党团为工作重心,以“李登辉之友会”及围绕在李登辉身边的一些“台独”组织为基层动员力量。
(一)在党中央方面:虽然该党党章规定党员大会为最高决策机关,具有修订党章、议定党纲,选举及罢免党主席以及议决重大人事案等职权,但事实上,“台联党”的一切大小事主要由“精神领袖”李登辉幕后直接操控。现任党主席为前“内政部长”、亲李大将黄主文,秘书长兼“立院”党团主任为林志嘉(原国民党籍)、副秘书长为黄金郎、文宣部副主任为黄瑞华、行政部兼妇女部主任陈敏英、“国际事务部主任”为张祯祥、政策研究部主任为李先仁(原国民党籍)、组织部主任为陈鸿基(原国民党籍)。
(二)在“立法院”方面:总共包括黄宗源、陈建铭、廖本烟、许登宫、何敏豪、钱林慧君、苏盈贵、罗志明、林志隆、吴东升、程振隆、黄政哲、王政中等13名“立法委员”。
(三)地方组织方面:“台联党”在北高市长选举中失利后,为在台湾政坛站稳脚跟、避免在2004年“立委”选举中走向泡沫化,“台联党”决定自2003年后积极发展基层组织,在各主要县市成立地方党部、招募党员。3月28日,“台联党”的第一个地方党部高雄市南部党部成立,据称共招募了500多名党员,“台联党”并号称要在年底之前在全省各地陆续成立地方党部。
(四)外围组织方面:基层组织薄弱的“台联党”主要依靠李登辉的民间支持力量及学术界、政商界的人脉进行选举与社会动员。一是“李登辉之友会”,全台各地已成立了26个“李登辉之友会”;二是“台联党”全权接收了“台湾综合研究院”、“国家政策研究院”以及李登辉在学术界的其他人脉,为“台联党”规划选举议题、选战对策以及各种法案发挥了重要的“后援部队”角色。三是“北、中、南、东社”,“台湾教授协会”、“医界联盟”等“台独”组织成为“台联党”的重要拥护者与主要社会动员力量。此外,与李登辉李关系密切或长期支持“台独”的部分企业成为提供“台联党”选举经费的重要“金主”。
政策主张
以维护李登辉分裂路线为使命的“台联党”成立后,不遗余力地推行“激进台独”路线,获得岛内外“激进台独势力”的掌声,认为其才是真正支持“台湾独立运动”的政党,“台联党”也由此取代日渐式微的“台教会”、“建国党”等“激进台独”组织,成为“激进台独势力”的总代表。
(一)大肆鼓吹“改国号、制定新宪”。“台联党”宣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存于世界;台湾现状的任何变更,都必须经由台湾2300万人民透过公民投票决定;应改国号为‘台湾共和国’,制定‘台湾基本法;台湾的未来就是’一边一国‘,两岸关系应该是’两国关系‘”等等。“台联党”不仅在“立法院”积极推动“公投立法”,还集合岛内“台独”组织发动“台湾正名运动”大游行,要求将一切冠有“中国/China”的社团、公司等全部改名为“台湾”,将“国号”改为“台湾国”或“台湾共和国”等等。
(二)阻挠发展两岸经贸。为防堵两岸经贸、人员交流的快速发展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向心力,李登辉、“台联党”极力反对松绑“戒急用忍”、反对开放两岸直接“三通”。叫嚣“鼓吹加速三通,等同鼓吹加速统一”,两岸若要就“三通”进行谈判,必须在“国与国”的基础上进行。
(三)在意识形态领域加速灌输“台独认同”。在李登辉主政的12年间,为斩断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意识,李不断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台湾民众灌输“台独意识”。下台后,李登辉更是不遗余力地鼓吹台湾应加速培育台湾民众的“建国意识”。李登辉声称,当前台湾最大的危机在于“国家认同”出现混淆,“要摆脱一个中国的纠缠,台湾内部必须有认同台湾的国家意识”。李登辉、“台联党”还鼓吹要彻底在思想、文化上与中国划清界线,鼓动“教育部”全面扬弃过去中小学史地教材的“大中国”观点,并要求在中小学推广乡土语言教学,将闽南话列为“第二官方语言”等等。
党歌
台湾团结联盟的党歌为《宝岛之歌》。
历任党主席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8 09:11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