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事件,又称“第一次福州事件”。1919年11月16日,在日本驻闽总领事馆警察署长江口善海策划下,六七十名日本人和“台湾浪人”组成“敢死队”,于福州台江大桥、坞尾一带,殴击福州学生、市民和警兵,死伤十余人;并捣毁田墙顺记菜馆,造成震惊中国的“台江事件”。日本总领事馆却颠倒是非,向日本政府“告急”。23日,日本 “嵯峨”、“桔丸”、“樱丸”3艘军舰开抵马江进行威胁。从而,激起福州人民的更大愤慨。 17日下午,万余群众在省议会门前广场召开国民大会,议决致电北京政府向日本政府交涉,提出撤换日本驻闽总领事、新领事前来谢罪、赔偿一切损失,并惩办肇事祸首和凶手等要求。11月18日至12月底,全国各地20多个大中城市纷纷举行大规模群众集会声援福州,留日、留美、留法学生也连续通电,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在闽暴行。在全国人民的义愤和世界舆论的严厉谴责下,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撤走侵入福州的军舰,并同意两国政府派员调查。翌年3月21日根据调查结果,日本政府被迫调回驻闽总领事森田浩氏。至11月12日,中日双方办理福州事件交涉换文,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道歉,给中国受伤者恤金1300元。赔偿顺记菜馆800元。这是中国外交斗争中的一次胜利。
事件背景
“黄案事件”后,日本当局认为,福建人民反抗日本侵略、抵制日货的行动,给自己造成严重损失。福建督军
李厚基虽然媚日,却压不住群众的反日排货斗争,于是决定亲自出马。他们首先在福州制造事端,企图借此对福州人民施压,以迫使福州和福建人民停止抵制日货的斗争。
民国8年(1919)11月12日,日本驻闽领事馆捏造事实说:“11日下午2时,日商瑞顺(一说天田)洋行从仓山向桥北搬运两箱火柴,价值99元,经中洲时被十几个学生押往大庙山销毁。”并据此炮制假新闻投寄福州各报馆,《福建时报》和《健报》辨识其伪造,不予置理,而《求是报》先因失察为之刊载,“旋经调查实无其事,即刊报更正。”但日本驻闽总领事森田浩却据此报道致函福建交涉署,提出处罚学生、赔偿损失、确保今后不再抵制日货等三项无理要求。照会还威胁说:“现在福州之帝国臣民对于兹事愤怒已甚,将来倘遇学生等不法行为,两国人民激起冲实,不幸在路上见流血之重大事件发生,无非贵国官宪取缔排日团不充分,肇成学生等不法行为,本领事全然不负责任,特予声明。”为制造台江事件制造舆论,并预为推卸罪责。
福建交涉署知是日本人贯弄的卑劣手段,特在复函中据理驳斥,并声明:“倘此后贵国人民遇有此项滋事生端之人,自应报知巡警立即取缔,或报知贵总领事转达,不得自行藉端生事。”
日领无视福建交涉署的警告,继续按预谋计划进行。为了制造事端,日领从台湾银行福州分行拨款3000元作经费,组织一支六七十人的“敢死队”,准备向中国人民挑衅。他们许诺如因此丧命,除向中国官厅交涉赔偿外,另给1000元抚恤金。同时,日本博爱医院还发给“敢死队”员每人一份绷带、伤药等备用。
事件经过
经过阴谋策划后,11月16日下午,在日本领事馆警察署长江口善海的直接指挥下,60名敢死队员手持刀枪棍棒,分3路出发,以中亭街平和洋行、苍霞洲台湾公会为聚集场所,在那里伺机寻衅。下午5时许,福州青年会中学学生黄玉苍、刘钟植、郑超皓、郑孝谦、马尾海军学校学生刘开祥、育德学校教员杨尚慈等6人,路过万寿桥头,预先在那里的日本敢死队蜂拥而上,刀刺棍打,开枪射击,连过路群众和前往劝阻的值班警察也惨遭毒手。当晚,另一部分敢死队由江口善海带领,闯入田挡街(今中平街)顺记洋菜馆,砸坏器物价值3000余元,并打伤群众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受重伤者达10人之多,他们是:巡警史孝亮(身中子弹,生命垂危)、上述学生和教员6人、鱼贩朱依财、工人陈金钿、值班警察陈汉章等。他们受伤后都被送往华洋审判厅验伤。黄玉苍受伤昏迷后还被抢去台币一千元,至于轻伤者则难以计数。连青年会学校教员“美国人段纷华亦被殴,受微伤”。这就是台江事件,又称“闽案”。
事件后续
当日本暴徒在台江一带行凶时,福州警民奋起反抗,当场抓获江口善海、福田原藏、兴津良郎、三木小四郎、外山元三郎、大森正春、片山清夫等10名凶犯,并缴获刀枪等凶器。但在日领的威胁、恫吓下,当晚,李厚基竟派警察将这些凶犯连同缴获的凶器一起护送交给日本领事馆。日领见福建当局如此软弱无能,更加肆无忌惮,纵容暴徒连续几天在台江一带继续逞凶,碰到学生就打,气焰十分嚣张。
日本领事馆导演这个流血事件后,竟又照会福建交涉署,诬称:“本月16日南台大桥头因贵国学生违法截夺邦商天田洋行运输中之货物,……致与邦人大起冲实,演成流血之惨剧。”妄图推卸罪责。福建交涉署当即复函严加驳斥,指出:“台江事件”显系“贵国人及贵国籍民等预先排布持械行凶,演成流血为所不可掩之事实”,并非“贵总领事谓其原因13天田洋行运输货物为学生强欲夺取所致”,因为“大桥头一带通衢大道,众目昭彰,岂无局外一人之闻见,此固理之至明者”。为了向北洋政府施加更大压力并对福州人民进行恫吓,日领还急电日本政府,请派军舰来闽。21日,日本桔丸、樱丸、嵯峨等3艘军舰开至马尾,23日又开至万寿桥下,并派水兵登岸。26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公然在南台游行,午后又进入福州城内示威,一直到达西湖。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福州人民义愤填膺,16日晚,城区和南台的商人和店员开始罢市。17日上午,全市工厂一律罢工,各校全体罢课。省立二中“学生李宗韬自青岛问题发生后,深恨领土被占,李生爱国心热,此次16日晚之事发生,更痛国权之坠落”,“忿而引刀立断三指,以血沥书‘提倡国货,坚持到底,积力同心,誓雪国耻’16字,书成后大呼鼓声,痛不可忍,晕绝于地。”下午,福州工、农、商、学各界举行国民大会,到会者数万人,群情激昂。大会通过四项决议,要求北洋政府对日本政府严正交涉:一、撤换日驻闽领事;二、新领事到任后须向中国官厅道歉;三、赔偿一切损失;四、由中日司法官共同会审和惩办肇事祸首及凶手。
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福建人民的极大义愤。厦门、漳州、泉州、莆田等地学生和工、农、商各界群众闻讯后,连日举行大规模集会和示威游行,通电声援福州人民的斗争,并发起更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
11月18日,全国各界联合会就“台江事件”通电全国,号召各地“速开国民大会,举办游行演讲,警告全国父老,使知吾国危亡在眉睫,与日人断绝国民交易,厉行抵制日货,决不给日本一切米粮煤铁及各种原料。”这一号召立即得到全国各地、各界群众的热烈响应。上海各界群众于同日在西门外体育场召开国民大会,议决八条对日交涉条件:一撤换驻闽日领;二、由日本政府谢罪;三、慰恤死伤者;四、惩办行凶日人;五、保证此后日人不得携带武器;六、惩办驻闽领馆警察署长;七、撤销日本领事裁判权;八、撤退日本军舰军队。这八条后来成为全国各地一致赞同的解决“台江事件”的条件。
从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全国各大中城市先后举行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声讨日本侵略者在福州犯下的滔天罪行。
旅居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华侨也纷纷致电中国政府和国内各团体及中外舆论界,愤怒声讨日本制造“台江事件”的罪行,表示坚决与全国人民一道,反抗日本的侵略。
李大钊特为“台江事件”发表文章,揭露日本口头讲“中日亲善”,实际上是“日本人的铁棍、手枪和中国人民的头颅、血肉亲善,日本的侵略主义和中国的亲善”。
在“台江事件”交涉过程中,一些外国报纸也发表评论,指责日本的侵略行径。美国《密勒氏评论报》指出:“试问日本人持何正义,而可于中国境内殴击无辜之中国国民,日本之军舰人持何权力而能侵入中国之福州城。”法国报纸也认为,中日双方在福州的冲突是“日人早已胸有成竹,彼先则围攻学生,继则要求派出军舰”,因而“激起福建全省之愤怒,且激起中国全国之反对。举动失宜,无过此者。”
北洋政府外交部在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留学生的强烈催促下,在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在11月22日就“台江事件”向日本驻华公使发出抗议照会,同时电令驻日代理公使
庄景珂向日本政府交涉。但是它又责令各省民众“静候解决,毋恃意气,徒坏邦交”。随后又密令各省督军取缔爱国运动,甚至加以镇压。福建督军李厚基,卖力执行北洋政府指示,加紧限制和镇压福建学生运动。旅京各界联合会上书北洋政府,“历数李厚基纵兵劫掠、勒种烟苗、摧残教育、破坏司法、陷害学生、甘心媚外、贻误外交、箝制舆论、盗押矿山、搜刮私肥等十大罪状。”
事件结果
在中国人民持续不断斗争和世界舆论的谴责下,日本政府不得不派出外务省秘书松冈泽佑和驻北京使馆汉文通译西田耕一,会同北洋政府外交部参事王鸿年、秘书沈觐展等人到福州调查,并于12月30日撤走日舰。王、沈等“在闽75天,开会30余次,召集证人百余人之多”。他们于民国9年2月19日调查结束回京,将调查所得证据及案卷百余件呈送外交部。外交部据此于3月13日照会日驻华公使,指出:“福州日人围殴学生一案,业经两政府派员前往该处会同调查竣事。”“评阅该委员等所具报告书,此案真相已无遁饰。本国人民对于此案异常愤激,时有表示,然本国政府为顾全邦交起见,仍愿与贵国政府和平商结此案。查本案肇事原因既据双方调查,其责任实在日本方面。为解除人民误会,并免妨两国亲善起见,贵政府于此自不容不表示婉惜之意。应由贵政府以正式公文,向本国政府表明道歉。中国人民方面所受身体及财产之损害,应请一律赔偿。所有肇事贵国人民暨台籍人,亦请查明,严加惩办。”
根据调查所得之确凿事实,肇事责任完全在日方,这就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撤换驻闽总领事森田浩,改派林久治郎光任。但因北洋政府妥协退让,最后于民国9年11月11日达成的协议竟然规定:“一、中日双方互备文道歉;二、日本给予负伤者1300元;三顺记损失由日领赔偿800元;四、凶犯之惩戒俟双方侦察分明时依法办理。”同日, 日本驻华使馆将“闽案”公文致送我外交部,谓“日政府以真人民加入此事颇为抱歉,并谓对于华人之受伤者当给予医金。”又附一非正式函件,称“去年排日运动及抵制日货, (中国)政府不能遏止,至为不幸。”北洋政府外交部随即正式答复,亦附一非正式公文,声明中国政府对于去年“不能遏止排日风潮,亦深以为憾”。11月12日,全案换文了结。至此,历时一年的“台江事件”交涉告一段落。这一严重事件虽然由于北洋政府的软弱和妥协退让,未能取得完全胜利,但它终究迫使日本政府撤走军舰、撤换日领、赔偿、道歉,承担道义上的责任,取得一定程度的胜利。
主要影响
台江事件既是五四运动的继续和最后一个浪潮,又是五四爱国反帝斗争在全国范围的深入发展,充分显示了福建人民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力量,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进一步唤起福建和全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此后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