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港
中国浙江省台州市境内港口
台州港(Taizhou Port),是中国浙江省台州市港口,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中部,处于长三角港口群;是中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浙中沿海的水运枢纽,浙江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台州市及浙中南地区发展经济、扩大开放的重要依托。
历史沿革
台州海岸线漫长,港湾优良,历来是对外交往的海上门户。早在230年,东吴孙权派遣大将卫温、诸葛直率军队2万余人,从章安(位于海门港北岸)出发,经略夷洲(今台湾),标志着大陆对台湾开始行使管辖权。
南宋理宗时期(1224年-1264年),台州海门港就有日本商船出入,19世纪起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上贸易口岸。
明末清初,郑成功退据台湾,联合浙东张煌言抗清,清廷实施“迁海”。台州域内港口和航运业因此遭到极大破坏。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开海禁,准许百姓出海捕鱼和海上贸易,港口航运开始复苏;至乾隆年间,台州“帆樯云集,商市渐兴”。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甬商置“海门轮”开航椒甬线,创海门建立近代轮埠之始。次年,海门绅士杨晨、陶祝华、王勤甫集资创办越东轮船公司,购置“永宁轮”营运椒甬航线,这是台州人置办轮船之发端。
民国时期,台州健跳港被孙中山先生列入《建国方略》中的“实业之要港”。
1960年8月,台州海门港1号码头建成,是为浙江省第一座3000吨级高桩框架码头。
198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台州海门港对国际航线开放。
1985年8月,台州海门港实行港航分开,分别设立了浙江省海门港务管理局和浙江省航运公司海门分公司。
198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台州海门港对外轮开放,至此海门港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1990年10月1日,台州海门港正式对外轮开放,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第49个港口。同年10月6日,台州海门港举行开港开关典礼,巴拿马国籍的“新海昌”轮首航海门港,成为海门港对外轮开放后的第一艘抵港外轮。
1994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分布于台州沿海三门湾、浦坎湾、台州湾、隘顽湾、乐清湾的大小21个港口资源得以更加科学合理利用,一个以海门港为中心、以玉环大麦屿港和三门健跳港为南北两翼的组合型港口,始以台州港之名列入中国现代化大港之列。
199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批复了台州市港口总体规划。
2001年,台州市内港口统一更名为“台州港”,实现了“一城一港”、港城同名的发展格局。
2014年12月,台州港临海头门港区正式开港。
2015年8月,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台州港等五港口整合并入该集团公司,统一运营。
2018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台州港总体规划(2017—2030年)》。
2019年6月30日,台州港海门港区老港区关停,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24年7月11日14时许,从印度尼西亚肯达旺岸港出发,载运59200吨石英砂的中国籍“协海永欣”轮,在浙江台州港头门港区码头顺利完成卸货。这标志着台州港头门港区正式开通首条直达RCEP国家的海运航线。
区位环境
位置境域
台州港海门港区地理坐标为28°41′N,121°27′E,港口岸线长45.26千米。中国大陆航路向北至宁波舟山港142海里、上海港234海里、秦皇岛港800海里,向南至福州港264海里、广州港680海里;近洋航线距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中国香港400至800海里。
台州港由头门港区、大麦屿港区、海门港区、健跳港区、龙门港区、黄岩港区等6个港区及规划永安、沙山、石塘、同头咀、浦坝和灵江两岸红光、长甸、马头山、八仙岩、五孔岙等10个中小港点组成,其中头门港区为核心港区,大麦屿港区、海门港区为重要港区。
台州港以服务台州地区经济为主,主要腹地为台州市,兼顾服务丽水、金华、衢州和江西等地区。
气候条件
台州港所处海区多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7.5℃,历年日最高气温35℃,年平均出现天数10天,历年日最低气温0℃,年平均出现天数海岛10天、内陆20天。
台州港所处海区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3至9月,降水量为全年的75%。5月、6月和9月主要受东南气流控制以及梅雨和台风影响,造成降水量居多。10月至翌年1月降水量较少,仅占全年总量的20%。沿海及岛屿降水量少于内陆。
台州港所处海区系东海多雾海区,多年平均雾日数(能见度小于1千米)50天左右,最多年大陈站达88天、玉环站达72天。雾多出现在冷暖气团交错的冬春季节,雾日主要集中在3至6月,占全年的72%。雾的日变化比较明显,一般多出现于下半夜到日出之前,日出后2至3小时内消失。海岛雾日多于内陆。
台州港所处海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每年4至8月较为潮湿,6月的平均相对湿度为90%;冬季气候较为干燥,12月至次年2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
台州港所处海区多年平均雷暴日数30天,最多年雷暴日数为洪家和大陈达65天;最少年雷暴日数为大陈15天。
台州港所处海区风向变化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内陆为NW向风,海岛为NNE向风,夏季均为SSW向风。
水文特征
台州港海门港区的潮汐属正规半日潮。平均潮差4.0米,最大潮差6.3米,最小潮差0.81米,平均高潮间隙9时21分,平均低潮间隙3时42分。大潮升5.3米,小潮升4.1米,平均海面2.9米。涨潮历时5小时6分,落潮历时7小时19分。历史最高潮位6.9米,最低潮位-0.91米。
台州港所处海区为往复流。牛头颈山东方附近,涨潮流为西北流,流速4.5节;落潮流为东流,流速为4节。其它水域涨潮流流速一般为2节,落潮流为3节左右。特大洪水时,该港无涨潮流,落潮流的最大流速可达6节。转流时间始于高、低潮后30至40分钟。憩流时间为5至8分钟。
硬件设施
截至2009年12月,台州港共有1000吨级及以上生产用码头泊位前沿装卸机械133台,其中起重机械88台,输送机械14台,专用机械31台,1000吨级以下生产用码头泊位前沿装卸机械172台,最大起重能力为45吨。
截至2009年12月,台州港共有各类锚地20块,分别是台州第一引航检疫锚地、台州第二引航检疫锚地、头门山以北驳载锚地、点灯临时驳载锚地、危险品锚地、海门港区大型机动船锚地、海门港区大型机动船锚地、海门港区机动船锚地、海门港区小型机动船锚地、大陈1号锚地、大陈4号锚地、大麦屿引航检疫锚地、大麦屿3号锚地 、大麦屿4号锚地、大麦屿5号锚地、候潮锚地、三门湾猫头驳载锚地、三门大甲山待泊锚地、三门猫头水道小轮锚地、温岭粗砂头港鲜泥海产品发运锚地、温岭礁山引航检疫锚地。
截至2017年底,台州港共有千吨级及以上生产性泊位7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9个,货物通过能力5104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41.3万标准箱。
运营情况
主营业务
据《台州港总体规划(2017—2030年)》显示,台州港主要为台州市及周边地区大宗散货及外贸物资运输服务,以能源、原材料进口运输为主,支撑电力、修造船等产业临港布局。
航班航线
2009年7月,往返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和台湾基隆港的“台台直航”客运航线开通,航线设计为“夕发朝至”,每周六晚从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出发,次日早上抵达台湾基隆港,第二周周五晚从台湾基隆港出发,次日早上抵达台州港大麦屿港区。
2014年11月,往返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和台湾基隆港的“台台直航”货运航线开通。
2018年5月,首钢京唐曹妃甸港至台州港头门港区钢材班轮航线开通运营,周期是一个月三个航次。
2019年4月,台州港至通化港海上货物运输航线开通。
截至2018年11月,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已开通内贸集装箱航线7条、外贸集装箱内支线1条,以及内外贸普通货物、成品油运输、客滚航线若干条。
生产数据
交通配套
台州港可通过沈海高速公路常台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甬莞高速公路104国道与浙江省公路网相连。
台州港可通过甬台温铁路与中国铁路网相连。
荣誉表彰
2013年11月,台州港头门港区组织编写的《提高海洋强风浪环境下人员上下平台安全性》理论研究成果,获中国“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二等奖”。
2017年6月,台州港临海港区头门作业区一期码头水工结构及附属设施BT项目获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质工程)奖。
建设规划
2018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台州港总体规划(2017—2030年)》。根据该《规划》,台州港港口岸线调整为133.78千米,比上一轮规划增加37.55千米,为港口发展预留空间;进一步明确了台州港的功能定位,将原“一港六区”调整为“一港六区十港点”共同发展的新空间格局。同时,规划明确了港口建设格局以头门港区为核心港区,大麦屿港区、海门港区为重点,统筹建设健跳、龙门、黄岩港区及其它港点,形成资源共享、错位发展、整体推进的格局;明确了大麦屿港区定位仍是台州港近期发挥主导作用的综合性港区,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对台直航运输;明确了LNG、石化等大型临港工业的布置,更加注重“港、产、城”的融合发展和临港产业的布局;明确了海门港区按照港城特别是沿椒江两岸发展要求,逐步调整外移货运功能。
价值意义
台州头门港作为浙江海洋经济“一核两翼”战略布局“两翼”中南翼的中心,既是台州中心枢纽港区,更是台州发展海洋经济龙头和“桥头堡”,承载着台州腾飞梦想的伟大使命。(时任中共台州市委副书记、台州市市长张兵评)
台州港头门港区的正式开港,这标志着千年古城临海市结束了无海港的历史,临海从此挺进东海,开启“东海时代”新时代。头门港也将成为台州迈向“东海时代”桥头堡,翻开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新篇章。(天台新闻网 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1 15:4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