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镇地处江苏省东台市南郊,1994年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制,是东台市被列为全省对外开放的l4个卫星乡镇之一,台南镇辖人口45237人,耕地59874亩。台南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中期。据《乡记》,台南镇从泰州鱼行坝到西溪建筑长丰堰就有建制。台南民间有一个关于仙女的神话故事,今天的镇政府所在地就是《天仙配》传说的发源地。
概况
台南镇因位于东台城以南,故得名台南。台南镇地处东台城南郊,与台城隔河相望,距市中心4公里,新
204国道全长9.6公里贯穿全境,人文优势、区位优势独特。全镇总面积63.41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1个水产场。台南镇在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就有建制,古名千乘乡、董贤乡,以“董永故里、仙配福地”而闻名,民风淳朴,物产富饶,素有孝贤之乡、鱼米之乡、建筑之乡、文化石之乡、纸管之乡和鹤乡美誉。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苏北大型油田台南油田和天然温泉凤凰泉,全镇在苏中里下河地区别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韵味。
区位优势
台南西邻泰东(泰州-一东台)河,东依204国道,北接台城闹市区,南通安时公路,交通便利,素有“黄金通道”之美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更加优越,进入90年代,当地政府把集镇开发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吸引投资、扩大开放的一项重要大事来抓,现在大街两边高楼鳞次栉比,高大的厂房拔地而起。
历史沿革
台南镇,1967年因位于东台城以南,故得名。1949年设台南区,1957年更名董贤乡,1958年改公社,1967年更名台南公社,1983年置台南乡,1993年设台南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13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4.5万。台时公路过境,串场河、梁垛河纵横交错。2010年4月台南镇与梁垛镇合并,成立新的梁垛镇。
经济发展
建筑之乡
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开放二十年,台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朝代,任何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了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台南的步伐。智慧、勤劳的台南人民,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发展经济,建设家乡,创造出令人振奋的业绩。镇村工业跳跃发展。全镇机械、药化、建材等三大行业,形成规模优势。
琉璃瓦流光溢彩,足与宜兴陶器媲美;虫敌威、金穗宝、
石墨设备、制药化工机械、磨具磨料等一批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未来的台南将成为建筑之乡。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突破发展。台南镇千元田达10000亩,双千元田达3000亩。
棉花生产连年单产全市第一,完成国家粮食定购任务连年全市第一。推广发展特种
经济作物、特种水产品、特种珍禽等“三特”项目20余种,闸南的海泥鼠远近闻名。拓种果园、桑园、菜园5000亩,套种复种特经作物10000亩次。多种经营致富工程的八大传统项目和八大新兴项目规模生产基地成为又一支柱产业。
社会事业
蓬勃发展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中心幼儿园大楼、
信用社大楼、农经大楼、土管大楼、
邮电大楼等一批标志建筑拔地而起,集镇功能齐全,商业兴旺繁荣。全镇建成“两纵三横”的骨干公路网,总长66公里,形成了“市镇公路黑色化,镇村路面硬质化,路道两旁绿色化”,通过了省文化先进乡镇、科技先进乡镇、体育先进乡镇的验收。镇中心幼儿园建成
盐城市一类幼儿园,正向创省一类幼儿园发展。古代
天仙配的故事仍在台南流传,台南人民建设美好家园新传仍在续写。
荣誉称号
台南镇在获得“苏北百强乡镇”、全市“经济发展综合先进乡镇”、“经济翻番乡镇”等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将在新世纪中描绘新的辉煌。
项目建设
台南镇沿着以工兴镇发展思路,把招商引资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一条主线,着力营造全员招商引资的浓烈氛围。全年先后引进实施工业项目23个,合同引进资金1.89亿元。全年完成
工业增加值2.2亿元,技改投入7500万元,财政收入1627万元;工业发展进入先进行列。为培植后发赶超新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台南镇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台南镇已落实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6000万元的5万纱锭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的纺织项目等重点项目抢抓施工进度;总投资2000万元的三禾纸业项目和腾龙生物制品项目正在安装设备,力争近期开工建设。
特色产业
农业机械化
东台市台南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大新机具的推广力度,已落实到位45台,预计可推广51台,将实现
插秧机推广三年翻三番的目标(06年推广12台,07年推广28台),机插面积也由少到多,由分散到连片,台南镇现已落实机插秧面积9200亩,预计最终可落实10800亩。
四抓四动
台南镇的主要做法是:“四抓四动”。一抓宣传发动。镇主要领导利用各种会议,要求三级干部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广泛开展算帐对比活动;由分管领导召开动员大会,利用镇广播自办节目,开展机插秧宣传突击月,每天播放二次,连续播放一个月,同时利用有线电视播放机插秧电教片两个月;镇农技中心印发机插秧技术资料1000份,发放到各村村民代表,在此基础上,镇政府帮助干群重点算好两笔帐:一是群众经济效益帐(机插秧比其它栽培模式每亩增加效益155元,其中节省除草剂用药20元,增产50公斤稻100元,节省肥料30斤35元,如果全镇全部实行机插秧,年可增收314万多元),二是干部抓机插秧的效益帐,机插秧工作与村组干部报酬挂钩,开展现身说法活动。
二抓政策推动。镇政府专门发文,把任务分解到村(分解面积10600亩,机具60台),明确要求每个村连片机插秧面积在50亩以上示范方不少于4个,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示范方不少于2个。为确保万亩水稻优良工程顺利实施,镇出台激励政策,对当年新购置机具,在台南镇机插秧服务面积达100亩的,年底镇每台奖1000元;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经验收,年底每亩镇奖励100元;年初确定农村干部考核18项工作,机插秧工作为其中一项纳入村组干部责任制报酬考核范围。三抓干部带动。镇政府明确要求各级干部带头购插秧机,带头搞机插秧,
双河村8个干部带头集资1.6万元,购置三台插秧机,
兴鹤村支书、主任分别由个人出资购买插秧机2台,
高窑村还从村集体积累中拿出2万元,购买2台插秧机,一台高效植保机,由村会计丁小进牵头,组建村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
四抓强行启动。工作中,台南镇采取了必要的行政措施,将机插秧工作完成实绩与相关考核评先实行挂钩:一是与农副业全面考核挂钩,机插秧面积和机具落实未完成任务的实行农副业评先“一票否决”;二是与
农资综合补贴挂钩;三是与农村公路计划安排挂钩,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考核机制,镇机关分工干部每两天专题回报一次,按照“机具、机手、面积、秧池”四落实的要求,镇农技中心所有人员分五个片到村督查,对完成情况定期在全镇广播公布进度,确保全年插秧机推广工作顺利推进到位。
干部考核
四张督考单
台南镇对镇村干部的考核主要有“四张督考单”。第一张单:年度工作明细单。第二张单:重点工作交、督办单。第三张单:涉企服务回执单。第四张单:阶段实绩考评单。“四张督考单”绷紧了全镇干部紧张快干的心弦,推进了重点工作的开展。台南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共发放重点工作交办单68份,办结率达80%以上,实实在在的服务给客商和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激发了他们融入台南,发展台南的热情。苏中油企公司董事长李春山先后介绍引进两个企业落户市南郊工业集中区。仅2008年以来台南镇通过以商引商,引入千万元以上签约项目8个,协议引进资金6.5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8%。
村民议事代表会议
台南镇各村(居)纷纷召开村组干部和部分村民议事代表会议,从头、从早、从快谋划2007年全年工作,细化目标定措施,责任到人抓落实,探其原因源于动真碰硬的监查考核。台南镇首次尝试对村(居)干部实行百分制考核,将农村重点工作细化为18项,实行目标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数据化,考核结果与村组干部报酬全额浮动挂钩。由于首次推行绩效挂钩,起初不少村组干部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村组干部工资本身就少,加之考核分线负责,不一定顶真碰硬,最终很有可能依照上年,估估作作,打和牌。对此,镇党委、政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立足褒先进,促后进,动真碰硬抓监查考核兑现,整个考核由各线分管领导对照年初考核细则把关量分的基础上,再由镇纪委牵头会同经管、财政部门,对分值较大的项目,严格按照40%的抽样比例,随机选出6个村,逐村进行考核结果的复查复核,最终确定各村(居)总得分。村(居)工作差距明显拉大,最高的中南村得115.71分,总报酬59424元,个人最高报酬超万元,最少的村只有89.68分,总报酬33942元,干部报酬人均不足6000元。全镇上下引起了强烈震动
村庄名录
台南镇下属村庄:
临塔村简介
临塔村坐落在古老的运盐河道、入海水道与历史文化长廊的泰东河旁,因毗邻建于唐代海春轩千年古塔而得名。村庄地 处城郊,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全村村域面积520公顷,耕地面积2354亩,居民826户 ,十二个村民小组,人口2642人,所涉创卫区域居住146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