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孔子庙
一级古迹
台南孔子庙为全台最早的文庙,清代初期一度是全台童生入学之所,号称“全台首学”。孔庙建筑庄严宏伟,气氛肃穆,格局完整。庙旁苍郁的古树,越发引人思古之幽情。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
孔圣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时精通易经《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历史沿革
台南孔子庙,位于台南市南门路,是全台最早的一座文庙,与台湾文学馆毗邻。台南孔子庙建于1665年(明永历19年,康熙4年),由陈永华建议郑经承天府桂仔埔建立,初设时仅大成殿,用来祭祠孔子,又称先师圣庙,之后又设明伦堂作为讲学之用,是为全台首学。
康熙24年即(1685年)分巡台厦道周仓和台湾知府蒋毓英主持改建孔庙为台湾府学,并改称“先师庙”,俗称“文庙”,康熙51年(1712年)起花了三年进行整修,范围包括大成殿、启圣祠,棂星门左右改置文昌阁、土地祠、外设礼门、义路、大成坊及墙垣。
1983年12月28日,公布为祠庙类一级古迹。
孔庙庙门以一“全台首学”的金字横匾做为登堂之阶,在大门左侧立有一块下马碑,以满汉文并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12字,庄严肃穆。
建筑布局
台南孔子庙是全台最早的文庙,建于明朝永历19年(1665年),是目前台湾岛历史最悠久,建筑群最壮观的孔庙,也是全台唯一有泮宫石坊的文庙。
格局为标准的左学右庙,前殿后阁的三合院,有三进两厢。
右庙的第一进为大成门,分别设立了名宦祠和乡贤祠,第二进是大成殿,供奉孔子牌位。
第三进是崇圣祠。左学为明伦堂和文昌阁,堂前有两廊,分列六艺斋、后建教官廨舍及斋厨,东边建朱子祠,朱子祠在台湾日据时期毁坏。
相关活动
每年在九月二十八日之际,于台南孔庙文化园区登场的孔庙文化节,可分为一系列动静态艺文活动。其中开笔礼仪式、孔林谢师活动以及魁星笔,更是象征孔庙文化的精神内涵。
开笔礼仪式,是以泉州府文庙致赠台湾府文庙“开笔石”,引泮池之水为墨开笔书写后,由“开笔官”进行开笔仪式,共分为整肃衣冠、周游泮池、拭手净脸、叩拜孔子、敬谒文昌、朱砂启智、敲响智钟和开笔描红。
仪式主要由拜(敬拜孔子像)、授(启蒙老师讲授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和勉励祝福)、赠(赠送纪念品,如状元粿、红蛋等或赠祝福语)等内容组成。
开笔,俗称启蒙,是古代儒家儿童教育的重要仪式。古代儿童入学堂(或称学舍、书房),家长提红色谢篮,内备芹菜(象征勤勉)、葱(象征聪明)、红蛋、糖果、束修(学费)和文房四宝等置案上。先向孔子像三跪九叩,再向先生(今之老师古称先生)三跪行拜师礼。先生于是以朱砂笔点断句读,开始授课,此称开笔。
礼毕,红蛋、糖果分给同学以示敦睦,芹菜与葱家长带回煮给学童吃,以祈其读书聪明又勤奋。
在孔林谢师当中,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进入孔林,必须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
孔子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所设置。整个孔林沿用2500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举世罕见。
所谓的魁星笔,意指魁星爷手上拿的朱笔。魁星,又名魁星爷、大魁星君、大魁夫子,是读书士子的守护神。其左手持墨、右手执笔,单足踩在鳌鱼上,另一脚扬起踢斗,因此有“独占鳌头”的意思。
魁星爷曾发愿要帮助考生,因此拥有魁星笔,等于拥有魁星的智慧与考运,意谓考生能金榜题名、高中进取,显示高中之兆。魁星为五文昌之一,五文昌分别为文昌帝君、关公、吕洞宾、魁星和朱衣。现今在台南孔庙的以成书院室内中央,设有五文昌帝君的神位,民众可前往祈求智慧。
交通线路
步行:台南车站沿中山路直行,至圆环转南门路即至,徙步20分。
乘车:台南车站前搭乘市公车2路,于孔子庙下车,约5分。
地址:台南市中西区南门路2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8 16:11
目录
概述
孔子简介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