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是唐代诗人
李贺所写的一首诗歌,此诗以守边之将,不恤其士卒之饥寒,其下苦之.代作此辞以刺。然通首竟不作一怨尤之语,洵为高妙。旧注以“平城”及“汉旗红”之语,作汉高祖被困平城之解者,非是。”表达了诗人的不忍战乱横生,民不聊生的痛苦心情。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
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
李益齐名。
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
王参元、
杨敬之、
权璩、
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
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
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
李贺诗集,自编为四编本授予沈子明,收诗 223首。北宋以来流传的《
李贺集》4卷本,都是219首,卷数与自编的相同,而篇数不同,编次也很零乱,并非准确编年。又有5卷本的集子,是 4卷外加上《外集》1卷,诗23首,与4卷合计,共242首,篇数也和
李贺自编的不同。5 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流传,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集名为《李长吉文集》,无外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后两种原书今藏北京图书馆。注本最早的是南宋吴正子注,有日本印本和
通行本流传。后有
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选录了吴正子、
刘辰翁、
徐渭、
董懋策、曾益、余光、姚□、
姚文燮各家的评或注。还有陈本礼《协律钩玄》、黎简评本和
吴汝纶评注本。1977年出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是将
王琦《汇解》、
姚文燮注及
方世举批注三种评注本汇编、加以校点而成。另外,
钱仲联有《读昌谷诗札记》和《李长吉诗永贞诗史发微》,考订诗的本事有新见。1984年出版的
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是兼年谱与诗注性质的新著,解诗与旧注多有不同。李贺生平,有李商隐《
李贺小传》、 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还有朱自清的《李贺年谱》和
钱仲联的《李长吉年谱会笺》、《李贺年谱会笺》可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