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葵丘,又名“五伯盟坛”、“
五霸会盟台”。位于
李朝花村(古时候叫古葵丘李庄、李家庄)西北一里多,村里古碑文记载,古葵丘是
春秋五霸会盟之地,古时东明十二景之一。
古葵丘位于
李朝花村(古时候叫古葵丘李庄、李家庄,隶属直隶大名府东明县)西北一里多,这里有古邑
东明县十二景五伯盟坛—古葵丘(黄河掩埋地下)。古代因该地为丘陵地,连绵起伏,地势较高,最高大广阔土丘高约数丈,故命此地为“葵丘山”。古葵丘古树翠柏繁茂,周围牛羊成群,景色怡人,是历代名人墨客游玩之地。古葵丘附近村庄庙宇遍布四周,最有名的寺庙观音寺老遗址位于古葵丘的东北角。在古时李朝花西头有一条官道叫“葵丘故道”,葵丘故道西北从五霸岗村,经过李朝花村,向南通达王浩屯、安陵集。葵丘故道为古官道之一。更也见证了古葵丘的位置。古时老黄河故道也流经此地。春秋时期,“五霸之首”
齐桓公曾大会诸侯于此丘。
古葵丘东西约一里,东南延伸约二里,黄河泛滥之前,古葵丘高达五六丈,黄河泛滥后最高之处约两丈许。后黄河多次的洪灾不断,被冲刷侵袭而消失。古葵丘之地,南枕鲁郊,东接北望则青齐之封西连实绛晋之鄙其为葵邱也。这里古时属于宋国,东面和南面比邻鲁国,北面靠近齐国,西接晋国边陲,为四国交界地。周边古遗址甚多,属风水宝地,临近古黄河河口,传说是上古三皇游牧之居地,由尧、舜、禹继承发扬光大,千百年来五帝的亲民知人善任率远古民众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倡导“五德”伦理观念源远流长。李朝花村葵丘故道又是孔老夫子游学必经的官道,至今儒韵遗风尚存通堌都一带。
古葵丘是宋、鲁、齐、晋四国交界之地,地势高达广阔,是会盟的好地方。《左传》和《史记》等史记中记载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于古葵丘山举行诸侯盟会,参加
会盟的有齐、鲁、宋、卫、曹等国的国君,
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停战盟约。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
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
霸业达到顶峰,古葵丘会盟进一步奠定了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
春秋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僖公九年【经】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卒。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秋七月乙酉,伯姬卒。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甲子,晋侯佹诸卒。冬,晋里奚克杀其君之子奚齐。
古葵丘又叫“五伯盟坛”、“五霸会盟台”,是古时东明十二景之一。古葵丘上苍松翠柏,风景如画,景色怡人,历朝代文人墨客、贤臣来此观光游览者甚多,留下墨宝佳句。明朝贤臣户部主事李梦阳,分别于正德五年(1510)和嘉靖二年夏游李朝花西北一里古葵丘——五伯盟坛,访好友明朝镖师李朝花,为李朝花留下珍贵佳句,从而见证古葵丘当时是一处美好游玩圣地。
李朝花李氏族谱所述均以对应,村里发现两块完整古碑,但已风化;一块古残碑。(其中两块完整古碑为:乾隆元年“三官碑记”石碑一筒;康熙三十三年“三官碑记”石碑一筒。“重修三官神祠”残碑一筒),均不同记载村依居古葵丘——五伯盟坛的位置,其中大清乾隆年间古石碑《三官神祠碑文》记载:大清东明邑有十二景古葵丘,居其一即邑之东南有五伯盟约求和废禁治水,立修尧舜禹三官神祠一座于李家庄村东,保四方之安。方圆数十村相奉,据地而言,虽依居古葵丘,神祠也不乏算圣景。相沿以来,每岁三会,常有求必应焉,颂之后世,来此祈福者络绎不绝,时盛况空前,钟声悠远,闻名遐迩。........;《白衣行宫》石碑虽风化的厉害,也能够模糊发现记载“五伯岗”东李家庄依居古葵丘而居.........。《重修白衣行宫》风化古碑也有记载“五霸岗”......。据李朝花村老年人说,村里还有古碑有关古葵丘——五伯盟坛的记载还埋于地下,有待挖掘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