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国遗址(Guge Kingdom Site),位于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札布让村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千米,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
历史沿革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末代赞普(藏王)朗达玛死后,王室内部展开了争夺王位的斗争。朗达玛后裔中的一支
吉德尼玛衮在斗争中失败,逃避到阿里地区,建立了一个小王朝。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古格王国遗址)即是其第3子德祖衮的封国。这个政权延续了700多年才在战争中覆灭。
民国元年(1912年),英国人麦克霍斯·扬从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来到古格王国遗址进行考察。
1979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管会共同组织对古格王国遗址进行了首次专题性文物调查。
1981年,西藏工业建筑勘测设计院组织专业人员对古格王国遗址进行了测绘。
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考察队在古格王国遗址展开了一系列考古工作。
建筑格局
古格王国遗址占据了一座土质山头,北面象泉河,较为开阔;东、南、西三向,则群山环抱,形成天然屏障。这座山头,拔地而起,四面削壁悬崖,形势十分险要。山梁窄长,南北走向。其南为断崖,东、西壁立陡削,为两条冲沟所夹持。山梁西面的泄洪沟比较宽,东侧冲沟比较窄,但有泉水,沟中草木茂盛。土山的东北、西北有两条缓坡,呈钳状,夹角约60°左右。山顶距山脚高约170米,山脚距象泉河高约70米。东北、西北两条缓坡,仅到山峰的三分之二处(约120米),以上50米亦为垂直壁立。
古格王国遗址建筑物依山叠砌,逶迤而上,从地面直到山颠,层层叠叠,组成一组雄伟的建筑。建筑群由王宫区、居民区、寺庙区、宗政府和防御工程设施组成。王宫区占据山头;寺庙区位于东北向的缓坡上;居民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山麓和山坡上;防御工程设施组织在各区之间,建筑群功能分区明确。这组建筑群,背山面水,占据有利地形,充分考虑了战争的因素和防御的功能要求。在地形的选择上,充满着军事战略思想。这是古格王国建筑群总平面设计上的最重要特点。
古格王国遗址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1200米,占地总面积72万平方米。从遗址山脚到山顶高300余米,有房屋、佛塔和洞窟600余座,形成一组庞大的古建筑群。建筑群分上、中、下3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建筑群下部有地道相通,外围有石砌城墙,城角设有碉堡。存有较完好壁画的殿堂建筑有5座,分别是白殿、红殿、大威德殿、度母殿、坛城殿。寺内残留有泥塑佛像和色彩鲜艳的壁画,以及历代吐蕃赞普和王子的画像。山顶的绝壁上是王宫,包括聚会议事的大殿、进行佛事活动的经堂、坛城、神殿和王室成员居住的冬宫、夏宫等。另有一条由石块垒成的约2千米的水渠故道。
主要建筑
宫城
宫城位于山峦的顶部,平面略呈S型。南北长约210米,东西最宽处约78米,最窄之处17米左右,面积约7150余平方米。四周沿悬崖筑有土城保护。由于宫城遗址内的建筑物,大多数已经毁坏,宫室的具体房间已难以辨认。
1.北部王室的居住区,有国王的夏宫、冬宫(地宫)等。这里的房屋很多,建筑密集。从残存的墙垣来看,有些房屋是二层建筑。
在群房之中,有一所方形厅堂,面积39平方米。左右两侧有三间耳室。厅堂的残墙上留有许多大小不同的佛。
北部建筑群的地下,有一座地下宫殿,这是国王冬天居住的地方,故又称冬宫。
冬宫(地宫)距山顶地面约12米,有一条长约13.5米的陡峭阶梯与地面联系。地宫南北走向,中间为走道,两侧布置窑室。西侧有窑三孔,南端窑洞附有耳窑一眼,各窑室临西壁均开有窗户,以采光与通风。走道之东,有室三间,均接近方形。
冬宫(地宫)入口用土坯砌筑墙垛,设有门扇,可关闭(已毁)。距地宫入口处约7~8米处,有一甬道通与后山,并与取水洞相连,这是国王遇到危急时的撤离暗道。
这座冬宫的设置,与民间冬住窑洞相类似,适应了这里的严寒气候条件,同时,地宫又有防卫的功能,是整个建筑群防御系统的设施之一。
2.山顶中部为宫廷佛堂,有三座建筑。其中两座地面建筑,一座窑洞建筑。
坛城殿:保存尚好,建筑东偏南20°。平面方形,面积34.8平方米,殿中无立柱,建筑净高3.25米。墙体为土坯砌筑,带收分,外表面涂红色。殿门开在东墙面,门樘雕饰有佛像、长尾鸟、鳄鱼和卷草花饰。主殿的东面,附有前室,平面不规则,明显是后加的。室中有立柱一根。
坛城殿建筑顶盖结构,系四根4.0米长的大梁,斜放在四面墙体的中间,梁下有狮形替木,随方位不同,分别涂以黑、红、绿、白四色,形态非常活泼。梁上檩木十字交叉搭接,做成“九宫”形制的藻井,望板上绘有各种花纹图案。坛城殿内部,中间为一直径4.7米的园台,台上有方城一座。方城内为木制园亭,亭中有一尊坐像。从所剩的残迹来看,应该是一座立体坛城。四周墙壁上,满绘壁画,内容有本尊、度母、密宗双身、裸体等神像,色彩艳丽。
佛殿:位于坛城殿之南,相距约30米,座西朝东。平面呈凸字形,西部突出部分为佛龛,建筑面积约109平方米。这座殿堂,屋顶已塌,只剩下四垛高大的墙壁。墙厚0.7米,外墙面涂红色。建筑四周有一条2.1~2.3米的转经道。内部正中为一尊立佛(已毁),可能是释迦牟尼。两侧沿墙排列着八大弟子像(残迹)。该建筑物檐口,装饰有边玛,刷绛红色。窑洞佛殿在坛城殿南约5米处的坡下,平面方形,洞门南向,北侧向外突出一佛龛,内有佛像残躯,墙面上的壁画保存完好,色彩艳丽。
3.佛殿之南,有一组建筑十分规整,房间分割都比较大。建筑群的北部,有一座大厅,面积比较大,其平面近似方形,相传是王国的集会厅。
4.山顶的南部,建筑群环以一广场而建。广场的面积为314.3平方米,四周有墙垣围绕,内侧有圆形柱洞,应该是内院式的庭院建筑。古格这座建筑,传系王国歌舞和宗教节日跳神的地方,该建筑群的东面,为取水洞出人口,洞的上方盖有房屋。建筑群中还有一个小庭院,墙壁有烟薰的痕迹,一间房屋内储有干柴和羊粪,燃料。
此外,山顶遗址中,还有许多窑洞库房,如兵甲库、箭库和盐库等。
寺庙建筑
寺院区位于王国建筑遗址的东北角山坡上,大片建筑随地形建造,沿坡而上,呈三角形分布。主要建筑有卵石画墙、殿堂、佛塔、僧舍、防卫城墙等。
卵石画墙是一座十分特殊的建筑,系一道锒嵌卵石石刻的很长的土墙。位于遗址的北山脚下。残存墙体长100多米,墙厚0.5米,高2.77米。竖向分三段,底部为卵石勒脚,高0.45米。中部墙身,由土坯砌筑。砌筑方法顺、顶相间。土坯规格正好适应这种砌筑模数的需要。上段用泥封顶,两面锒嵌卵石。卵石扁平,上面刻有经文、六字真言、佛像、佛塔等线刻和浅雕。由于墙体很长,为了加强刚度和稳定性,每隔4.45~5.0米左右两侧加侧墙支撑。侧墙高与主墙体相同。这类建筑,其他地方尚不多见。
窑洞殿堂:这种建筑形式在遗址中比较多见。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窑洞殿堂,位置在寺院区的上方土崖旁,距山脚高约90米。殿堂平面近方形,面积9.3平方米,洞口朝东。窑顶平缓,仅微微起拱。室内四周墙壁满绘壁画,着色非常艳丽。
房窑组合殿堂:位于上述洞窟佛殿附近。这座建筑座西朝东,分两个部分。西部沿崖凿壁,龛室安放佛像一尊(已毁)。东部为房屋建筑,贴崖而建,面宽6.65米,三间,进深3.6米,两间。室内有二根立柱,建筑高约2.2米。计面积45.5平方米。建筑的北侧,还有耳窑两眼。殿堂的残墙断壁上,还保留有一些壁画,内容多为密宗双身佛像。因风雨侵蚀,大多已剥落,残画技法比较粗糙。
房屋建筑殿堂:均系土木结构,平顶,保存比较完整的尚有几座,其中以红庙、白庙最大。
红佛殿:藏语称“拉康马布”,拉康意为佛殿,马布即红色,因外墙涂红色而得名。一般俗称红庙。其位于遗址北坡山麓,比山脚高35米。建筑朝东偏南12°。平面略呈方形,面宽22米,426.8平方米。殿内有立柱三十根,成网格规整排列,柱身方形、漆红色。柱头坐斗绘莲瓣花纹。斗上雀替(弓木)与垫木合而一体,分两层。上部替木雕刻彩绘莲瓣花饰。下部垫木做卷草纹。替、垫木中间饰以梵文或佛像浮雕。墙体为土坯砌筑,东墙面开设大门。门框雕刻有佛像、人物和大象、孔雀、猴子以及卷草等各种纹样,为遗址中最为精美的木刻作品。两扇门扇上,刻有梵文六字真言。
红佛殿殿堂内部,靠西壁布置佛座。沿西墙有两旁佛座。中间佛座呈凸字形。佛座上主尊佛像已毁。佛像两侧的墙面上,对称地装饰有多尊圆雕泥塑小佛像。在佛座之前,又设有佛台一座,也是突出形。在佛座的北侧,有土塔两座,已毁。
红佛殿建筑高5.2米,靠西墙壁的中间开设天窗,殿堂的四面墙壁和天棚,绘满精美的壁画与彩画。壁画面积约380平方米,这些壁画成就突出,是遗址中最精彩的画幅。
白佛殿:藏语称“拉康嘎布”,嘎布是白的意思,因建筑墙面涂有白色而得名。一般俗称白庙。其位于红佛殿之北,比红佛殿低十余米。朝向南偏西28°。平面呈凸字形,分两个部分,南部为经堂,北部为佛殿。经堂平面近似方形,面阔七间,进深六间,计四十二间,面积383.2平方米。殿内有立柱三十二根,柱身方形,柱网排列整齐,柱头坐斗、雀替(弓木)、托木做法与红佛殿相同。经堂内部沿墙布置佛像十八尊,这些彩塑造型生动活泼,婀娜多姿。
佛殿,位于经堂的北面,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二间,计六间,面积59.3平方米。佛像台座紧靠北墙,占据殿堂面积的一半左右,台高22米,佛像已毁。白佛殿的外墙围护结构,均为土坯墙,厚约80厘米。搁置木梁部位的墙体内部,均立有木柱,以加强墙体的承载力。南墙面开设殿门,宽2.3米,高2.5米。门樘上没有木刻雕饰。
经堂屋面中间开设天窗采光。东、西、北三面用25厘米厚的土坯墙围护,高1.7米。南面设窗棂(已毁)。佛殿高8.5米,比经堂高。南向开启有二层天窗,佛殿内部明亮。殿堂内部梁、柱、天花,满绘彩画和装饰花纹,佛殿顶部有菱形藻井。则更是精美,在遗址中要首屈一指。
白佛殿的四周墙面,同样绘满了壁画,面积达500余平方米。
吉界拉康:因该殿供奉“吉界”而得名。吉界,即大威德,又叫怖畏金刚,密宗本尊佛,属五部中的金刚部。塑像有九头、头各三睛,三十四臂,十六腿,兰身,拥妃,皆裸。可惜,这尊佛像已毁。吉界拉康位于红佛殿的东南方,相距不远。建筑东向,分前室、经堂、佛殿三个部分。前室长方形,南北长6.1米,进深2.6米。经堂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内有主柱6根。佛殿位于建筑西部。该建筑的面积107平方米。
僧居:遗址中的僧居已是一片废墟。从能够辩认出来的僧居建筑看,大概有三种类型:洞窟式僧居、房窑组合式僧居和独立式僧居,与民间居住建筑较为相近。独立式僧居,托林寺还有几幢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每幢居住六、七个喇嘛。外墙面开窗少且小。建筑底层有储藏和冬天居室。炉灶放在居室内,兼作采暖。二层系喇嘛夏天居住的地方,有居室、厨房和天井小院。小院的南、西.北三面,带有外廊。廊中置卡垫、小柜,为室外休息、活动和晒太阳的地方。
佛塔
古格王国遗址中的残存佛塔有好几座,北坡山脚下的一座塔已倒塌了一半,型制难以分辩。西北坡的两座塔为菩提塔和天降塔。天降塔保存尚好。此外,在古格、托林一带的寺院中,一般都是佛塔林立。塔的式样也很多,有聚莲塔、菩提塔、吉祥多门塔、天降塔、神变塔、离合塔、尊胜塔、涅盘塔等等。这些塔的大小比例相同,而细部做法各有差异。塔座有方形和亚字形的不同;层级有方、圆、八角、莲花形之区别。虽因实物大多残毁而难以弄清这种同和异,但红佛殿中的壁画上的如来八塔却提供了证据。这八座塔的造型,展现了古格和阿里地区塔姿的风采。
古格王国遗址所在地有一种组合塔,藏语称“却甸仁布”,即长塔,常常采用几十或上百个同样大小的佛塔,一字排列,可达几十以致一、二百米之长,十分特殊。在通往古格遗址的道路旁,有几条长塔的遗迹。托林寺的长塔有六条之多。用材方面,塔座、层级、塔瓶一般都是土筑或土坯叠砌,再用泥灰粉刷与装饰,有的还雕琢各种纹样。遗址西北坡天降塔塔座上的一对狮子浮雕,极为雄健,大有呼之欲出之势。塔顶部分,均较粗壮,表面用红色陶片锒嵌。由于塔顶十三天是变截面的,因此陶片的规格比较多。陶片间的搭接十分严密,应是事先经过设计再进行烧制组装的。许多陶片上还雕有各种浮雕、花饰。陶片的使用,既有很大的装饰性,又可保护十三天免受风侵雨蚀之害。
宗政府遗址
宗政府建筑群位于遗址的东北山麓,寺庙区之北,并与寺院毗邻。王国于公元十七世纪初复灭以后,噶丹颇章王朝在这里设宗政府管辖,称扎布让宗。
宗政府建筑,一般建造在山头上,占据有利地形,由经堂、佛殿、监狱、仓库和宗本及办事人员用…房等建筑组成。扎布让宗政府建筑群,大部分已毁成废墟,各类房屋亦分辨不清。其中只有宗政府的一座佛殿保存较为完好。该殿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计九间,47.6平方米。内有立柱四根,屋面中间开设天窗采光。外墙用土坯砌筑,外表涂红色。殿门北向,宽1.2米,高1.9米,门外设门斗,面积13平方米。殿堂内部绘有释迦牟尼传记壁画。
民居居民区
古格王国遗址民居大多集中在遗址的北坡,沿山麓分布。虽然这里的民居建筑已十分残破,但一些建筑的平面尚可辨认。参照托林、普兰等地的民居,基本上能勾划出遗址中的民居概貌。
古格王国遗址民居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建筑类型:窑洞式民居、房窑组合式民居、独院式民居。
古格王国地区木料、石材缺乏,除了土质山岩之外,没有什么天然建筑材料可以利用。加之阿里地区缺燃料,不能大批烧制砖瓦,因此窑洞成为主要居住形式之一。窑洞主要是崖窑,依山崖开挖,有单孔、双孔、多孔几种形式。
单孔窑洞:通常一间即为一孔窑,有的带有耳窑作储藏。平面有方、长方、圆几种形状,面积一般在12~18平方米左右。其中以4×4米的窑洞比较多见,这是窑洞民居的最基本的形式。
双孔窑洞:位于遗址东北坡,窑门朝东,二间,每间面宽3.8米,进深4.7米。中间隔断正对门的中心线,顶部略有起拱,转角处呈圆弧形。四面窑壁设壁龛,两侧靠后带有耳窑,作贮藏间。
多孔窑洞:以单孔窑洞为基本单元组合而成,形式很多。如三孔窑洞,主室呈半圆形,窑脸用土坯砌筑,门朝东南向。主室的西、北各有一方形窑洞。古格地区窑洞的朝向,以东向居多,这是因为遗址一带多西风,出于背风要求之故。窑洞内壁大多有壁龛。在窑洞的开挖中,有的能够注意窑内采光和通风。如例一在门的上方,将崖壁凿成凹形,开洞通风和采光。
这种居住建筑,至今在托林、普兰等农村还在使用,房屋依土丘、崖壁而建,里面沿崖凿洞。普兰宗山下的村落——“雪”,大多数是这类建筑形式,十分典型。崖壁上的一些洞窟,系崖前房屋毁塌内部窑洞的残留,它比较清楚地反映了房窑组合式民居的窑洞构造。
文物遗存
古格王国遗址遗存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是它的壁画。古格壁画气势宏大,风格独特,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绘人物性格突出,用笔洗练,丰满动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受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古格的艺术风格带有明显的克什米尔及犍陀罗艺术特点。古格盛产黄金白银,在托林寺、札不让、皮央东嘎都发现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而且出土的数量极大。这种经书以文书写在一种略呈青蓝色的黑色纸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银汁书写,奢华程度无以复加。
文物价值
古格王国遗址各殿内望板及四壁上有彩绘壁画,画风自成一体,即受卫藏地区影响,又受近临的尼泊尔、印度及中亚地区的影响,有较高的艺术及历史价值,在西藏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遗址内几座建筑在彩绘、泥塑、雕刻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它们是古格王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完整作品,是古格建筑及艺术的代表。为了抵御外部入侵,古格王国把都城和一些下属治所都建成一个个军事据点,尤其是都城的军事防卫设施建筑,对研究西藏古建筑中的防卫设施提供详实资料。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古格王国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国家文物局印发《
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古格王国遗址被列入“十三五”时期大遗址。
2021年10月12日,古格王国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历史文化
据《西藏臣记》记载,古格王国(古格王国遗址)世系16个国王,札达县县境内的古宫城堡是从10世纪到16世纪不断扩建起来的。古格王国在西藏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一方面古代印度的佛教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地;另一方面这里有古代的商路经过,是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另外,在吐蕃王朝灭亡以后的400年中,古格王国一直是西藏势力较为强大的王朝。神秘的古格王朝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
旅游信息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札布让区2千米以外的一座土山上,西距札达县城约18千米。
古格王国遗址开放时间:08:00—19:00。
古格王国遗址门票:50元/人。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文化路——219国道——219国道——古格王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