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赠今人
南朝宋鲍令晖疑作
《古意赠今人》是南朝宋女诗人鲍令晖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思妇对征人的相思之情。先写思妇惦念不安,久盼征人不归;再由己及彼,表现思妇回肠百转、痛苦而又执著的心态;最后抒发主人公所要寄托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诗人运用事因情生、事中含情、情事相融的手法,诗中所叙之事蕴含着浓郁的情意。
作品原文
古意赠今人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⑴。
月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⑵。
荆扬春早和⑶,幽冀犹霜霰⑷。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⑸,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⑹,惟馀心不变。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毡 (zhān): 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褐: 粗布或粗布衣服。文练:有花纹的熟丝织品。
⑵解綖(yán):指去官辞职。綖,古代覆盖在帽子上的一种装饰物。
⑶荆扬:荆州,扬州,在南方,代指思妇所在之地。
⑷幽冀:幽州、冀州,在北方,代指对方所在之地。霰(xiàn):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⑸杼(zhù])煎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杼,织布机上的梭子,常常机杼连用。
⑹容华:女子的容貌。尽:一作“改”。
白话译文
你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
天天望君归,可是年复一年,这绷着的心弦总无缓解之时。
我这里早已是春回大地,而你那儿大概还是冰霜犹在。
北地的寒冷我已知道,但是南方我望夫的心情你不知道。
心中的辛苦给谁说道?只能寄托那双飞的燕子来传情。
忙得像织机上的梭子奔个不停,容颜姿色如风雨中的闪电转眼即逝。
就算容颜芳华一下子就到了尽头,还有我对你的情意始终不会变。
创作背景
《古意赠今人》是诗人代闺中思妇抒情写怀之作,其具体的创作时间已难以确考。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三层。前四句为一层。首先设身处地地为远行在外的征人着想。“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两句把思妇的爱全部托出。尽管思妇亦苦,可她首先想到的是对方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月月”二句写自己,意思还是承上而来,因为寒在他身,忧在己心,所以天天望君归,可是年复一年,这绷着的心弦总无缓解之时。“月月”和“年年”两个时间词,写出了思念之深与思念之切,并道出了离别苦的原因是“不解綖”。第一层意指惦念不安、久盼不归。
中间六句为第二层。上一层先从对方落笔,由彼而己;这一层先从自己所处之地写起,由己而彼。“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二句很见作者功力,情感喷涌而出,却不着痕迹。虽说“北寒妾已知”,然而“南心”对方却“不见”。这里的“北”“南”二字,系承接“幽冀”“荆扬”而来,既指地,也代指人;“寒”字意亦双关,地之“寒”,是明写;君去不归,音信渺然,“南心”不见,则情之“寒”(冷)亦令人可感,这是暗含;“南心”,一说“指自己在南方望夫的心”,这是对的,因为本来就是“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不过这里要结合“春早和”的背景来理解。冬去春来,时不我待,青春易逝;暖雨晴风,杨柳如丝,春色撩人春心动;芳草萋萋人不归,春日偏能惹恨长:说不尽的春愁、春怨、失望、孤寂,对方全然“不见”,何等伤心,自在言外。沈德潜赞这两句“巧于著词”。“巧”在它借时借地,遣词造句,词简意丰,妙语传情。不过,心事万千,谁与共论,左思右想,还只有托燕传情。双飞的燕子,不仅是男女真爱的象征,也是传情的信使,能带去她的思念。这种怨“君不见”盼君“见”的矛盾,真实而细腻地刻画出她回肠百转、痛苦而又执著的心态。
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抒发思妇所要寄托之情。“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杼煎丝,喻不休;风催电,喻甚速”(张玉榖《古诗赏析》)。长期的愁苦劳累,昔日的容颜姿色,早如风雨中的闪电,转眼即逝。“形迫”“颜落”,用字灵活,形象鲜明,语意生动,既将上文“辛苦”二字补足,又自然地逗出容华虽尽,初衷不变的情意。细针密线,层折而下,最后再一次向对方表明“南心”,方才收束全文。反复致意,用心良苦,但不知此心暖得“北寒”无。余意萦怀,悠悠难尽。
此诗突出之处在大量的叙事,妙在所叙之事皆孕满着浓郁的情意,这种事因情生,事中含情,情事相融的手法,不仅是抒情诗的一个值得重视的艺术经验,对于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影响则更是深远的。
名家点评
明代锺惺谭元春古诗归》:“‘南心’二字,无理之甚。聪明声口,必细心、慧心,摇摆出之,非其人则语意不能缱绻如此。犹妙在‘妾已知’、‘君不见’上,作分开语气。”
清代沈德潜《古诗源》:“北寒南心,巧于著词。”
作者简介
鲍令晖,南朝宋女诗人。生卒年不详,刘宋东海(今山东郯城一带)人。鲍照妹。或云生活到南齐时。《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得其诗七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6:23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