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
汉语词汇
叛逆,汉语词汇,拼音:pàn nì 释义:1、背叛。2、有背叛行为的人。
释义
(动)违背自己的阶级或集团的利益而投入到敌对的一方去。②(名)有背叛行为的人。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
例句
1、背叛。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
苏辙《汉景帝》:“吴王濞世子来朝,与帝博而争道,帝怒,以博局提杀之, 濞之叛逆势激於此。”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庄公曰:‘寡人筹之熟矣。段虽不道,尚未显然叛逆,我若加诛,姜氏必从中阻挠,徒惹外人议论,不惟说我不友,又说我不孝。我今置之度外,任其所为,彼恃宠得志,肆无忌惮。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且臣闻赵朔、原、屏等,自恃宗族众盛,将谋叛逆。”
茅盾《三人行》:“不论你取了怎样的方式,不论你是公然决裂或是不忠实,在性质上,你这行动总是叛逆,总是反抗。”
2、有背叛行为的人。
三国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东诛叛逆,全军独尅。”
《南史·江淹传》:“奉天子而伐叛逆。”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便去寻代书写下一张出首叛逆的呈子,带在身边,到大街上一路书店问去。
《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没到东洋的时节,心中就犯恶那班学生,骂他们都是叛逆。
郁达夫瓢儿和尚》:“因而近朱者,便都是乱党,不白的,自然也尽成了叛逆。”
叛逆辨析
一、坚定自我主张,有时不服从伦理道德
二、从广泛群体和舆论中脱离大多数意志,不听从别人看法,不愿受人指挥。
三、摆脱困境,化不可能为可能,靠自身脱颖而出。
四、追求个性。反对盲目崇拜,也不求别人欣赏。
叛逆常得出结论,不易驯服、驯化。
广义,可以包含各种有生命力的动植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3 14:35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