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音乐
音乐领域术语
发烧音乐,音乐领域术语,是从发烧友这个名词得来的,指音乐发烧友经常听的音乐。
名称由来
发烧音乐,一般指音乐发烧友经常听的音乐,很多时候大家把hi-fi音乐当成发烧音乐看待.
Hi-Fi,是英文HIGH FIDELITY的缩写,意为“高度传真”的意思。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那么什么样的音响器材的重放声音才是Hi-Fi呢?迄今为止仍难以做出确切的结论。音响界的专业人士借助于各类仪器,通过各种手段,检测出各种指标来决定器材Hi-Fi的程度,而音响发烧友则往往通过自己的耳朵去判断器材是否达到心目中的Hi-Fi。判别重放声音高保真程度的高低,不仅需要有性能优良的器材和软件,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听音环境。因此,如何正确衡量音响器材的Hi-Fi程度,还存在着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的差别。
其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播放出的声音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通常被用于专业欣赏,具有较高的音乐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发烧通常分为人声发烧,乐器发烧。“人声发烧要突出人声音,把声音的特质,能够完美地充份表现出来,配乐的编配较为少。”“发烧与流行更为不同了,发烧的录音要求声音细腻,逼真,声音是不能改变的,需要的是一种真实的音色。而流行比较注重曲风如R&B、HITHOP等,再加上电子的混音,已改变了原来的声音。 (发烧歌手常安语)
由于这些发烧音乐录制的相当细致(从价钱就知道),所以要用好的音响才能听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以上内容由陌上郎整理)
文化特色
喜欢音乐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或多或少,类型和风格的不同而已。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陌生的、怪异的、刺激的新鲜事物应接不暇充斥着我们的感官神经,这时候人们开始迷恋一种高保真音乐,也就是俗称的“发烧音乐”。“发烧”一词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音乐爱好者的热情,“发烧”不仅是一套高保真音响器材、一张发烧唱片,它更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听“发烧唱片”除了对音响器材有严格的要求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所以相对而言“发烧友”以白领和中产阶层居多,有很多追求时尚品位和讲究生活情调的人们也是发烧音乐的狂热追逐分子。喜欢发烧音乐的人往往都是30岁以上,对音乐充满热诚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小圈子,讨论着器材讨论着唱片的音色和录制水平,在他们眼中“发烧”是一种文化。
发展问题
“发烧”让音乐人很尴尬
由于做“发烧音乐”基本上不会亏钱,近两年越来越多制作水平粗糙的唱片打着“发烧”的旗号大卖,“发烧音乐”越来越多地变成了老歌翻唱、重新编曲,翻版碟也逐渐浮出了水面。“我们制作的唱片现在主要是向海外发行,内地市场已经让人感到很伤心了。我们精心制作一张唱片推出市场,只要反应一不错,很快就会有翻版出现,他们的包装比我们的还精美,对于初入行的‘发烧友’来说实在难辨真伪,还以为我们的是假的。”多次获得金唱片奖的著名音乐制作人张春一老师激动地讲着,他制作的《紫禁城》曾获得第一届中国国际音博会大奖。
说起这张获得大奖的发烧碟,张老师却表示有些惭愧。“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有很多很美好的东西值得用音乐去记录,但是最先写敦煌出名的却是日本音乐家喜多郎,我们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音乐家,在挖掘本民族音乐宝藏方面我们却落在了后面。制作《紫禁城》是以一个老北京的视角去看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现在我正和著名作曲家王月明老师一起制作一个‘印音乐’系列,希望用音乐记录下中国各地最让人心动的旋律。”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希望中国音乐人能够更多地挖掘本土音乐,不要再制作太多粗糙的唱片砸“发烧音乐”的招牌,“我们必须得建立属于发烧音乐自己的品牌,现在的年轻人接受外来音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我们必须得一起努力快速占领市场。”虽然发烧音乐在世界各地都不算主流,但好的音乐是没有地域界限的,发烧音乐或许能够成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一个突破口。
选择
俗话说玩音响的是“一分钱,一分货!”想要获得优秀的声音非得烧上不小的投资不可,不光是几件器材烧钱,什么线材、电源、避振各方各面都要跟得上,所以对许多工薪一族来说,HI-FI就好象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已。当然这份音质的追求,有时也是可以有一定的捷径来实现的,那就是玩发烧级的耳塞,加上一个不错的随身听音源,虽然整体声音水平可能还比不上HI-FI,但来个接近还是没有问题的,用差不多买一个手机的小投资来换取高音质的音乐享受,还是值得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7 21:32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