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斜视
医学疾病名称
反向斜视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斜视。在同一眼上,眼球有时内斜,有时外斜;或当一眼注视时另眼内斜而另眼注视时,该眼反而外斜,此种特异的反常现象即为反向性斜视。内外斜视共存于同一病例的现象临床上极为罕见。发病年龄较早,出生或生后早期即发生外斜视,2~3岁才出现内斜视。
病因
反向性斜视的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反向性斜视见于屈光参差、以往曾行眼肌手术调节不等、眼外肌部分麻痹或运动受限,以及因黄斑异位引起的假性外斜视亦可见于眼球后退综合征,由于眼球运动异常,根据注视方向的不同,有时出现内斜视,有时出现外斜视
临床表现
1.分类
(1)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 看近视时表现为调节性内斜视,而看远时为间歇性外斜视。
(2)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内斜和外斜 本型临床上较多见。
(3)分离性水平偏斜(DHD) 是指违背Hering法则的水平眼位分离的偏斜状态,如右眼注视时,左眼向内或外偏斜,当左眼注视时,DHD则是向外或向内偏斜,可同时伴有隐性眼震。如眼前放置三棱镜时,被三棱镜中和的眼不动,对侧眼反而内转分离性水平偏斜,是近来新提出的反向性斜视的一种,它不同于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内斜视和外斜视,本型多见于斜视矫正术后,可合并有调节因素。
2.临床特征
(1)发病年龄较早,出生或生后早期即发生外斜视,2~3岁才出现内斜视。
(2)均有内斜视与外斜视同时存在的特点,外斜视生后早期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内斜视与调节因素有关。
(3)屈光状态以远视最多,部分患者远视在中度以上。
(4)斜视度经常变化,有时外斜视,有时内斜视,有时正位,很难获得固定的度数,一般内斜视在5~20△,外斜视在10~25△。
(5)双眼视功能不良者居多,视力多为弱视
(6)AC/A比率正常或低于正常。
(7)戴远视矫正镜后,多数内斜可获得矫正或减轻。
(8)本病常见于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或在分离性垂直偏斜的基础上合并内斜与外斜。而单纯分离性水平偏斜则极罕见。
检查
包括眼位视力、斜视度等检查。
诊断
本病的诊断要点应根据间歇性外斜与调节性内斜的特点。
鉴别诊断
注意与分离性垂直偏斜(DVD)合并内斜和外斜的鉴别。
治疗
1.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
首先应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应全部矫正,如合并弱视则应行弱视治疗,对间歇性外斜视可以手术矫正。
2.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内斜和外斜
(1)如有远视 首先应全部矫正,然后根据分离性垂直偏斜及外斜的程度进行治疗。如有碍外观可行上直肌后退术和外直肌后退术。
(2)如无远视 根据两眼上斜及外斜的程度,可分别行上直肌和外直肌后退术。
(3)对内斜的处理 除矫正远视外可追踪观察。因有些病例内斜可逐渐好转。如做手术,有加重外斜的可能,故禁忌行内直肌后退术。
3.分离性水平偏斜
如有远视应全部矫正,有些病例戴远视镜后外斜度数可能加大,可考虑做外直肌后退或后固定缝线术;或后退加后固定缝线术对残留的内斜应随访观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7 17:55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