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桥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白家营村,跨泸江河与榻冲河之交汇处。
历史沿革
双龙桥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当时只是在泸江上建石桥三孔,后因泸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当地官民又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桥高9米,初建三孔宽5米,后建十四孔宽3米。
长岛上有一座木结构楼阁,楼阁两侧各有一座亭子。清咸丰六年(1856年),亭与楼阁毁于大火,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建桥上的亭与阁。
建筑格局
双龙桥为典型的廊桥建筑,今存双龙桥是一座17孔石拱桥。中间有楼阁及其台座,台座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台座下面有一个大桥孔,拱碹是半圆形纵联分段并列式结构,碹脸外边有拱眉石,拱眉凸出于碹脸,拱眉与侧墙平。楼阁台座将全桥分为两段,楼阁以西有6孔,楼阁以东有10孔,东西两段桥的结构与形式相同,桥堍和桥面上铺砌青石板,全桥是平面,两侧有青石砌成的宇墙式栏杆。桥面宽均为3.50米,西段桥长48.00米,东段桥长80.00米,台座长20.00米,桥梁全长148.00米。侧墙用料石砌筑,上顶有双层仰天石。西桥台是燕翅形,前墙长约3.50米。东桥台是凹字形,前墙长3.50米。桥墩上游端均为尖形,下游端均为方形,拱碹均系半圆形纵联式结构,碹脸外边有拱眉石,拱眉凸出于碹脸,拱眉与侧墙平。跨径6.50米。
桥身用打凿得很平整的约500块石块镶砌而成,两侧垒条石为栏。桥上建有楼阁三座,后于咸丰年间全部毁于战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重建三座飞檐式阁楼。尤其中间一楼蔚为壮观,其层垒为三,高约20米,方形三重檐歇山顶,琉璃黄瓦,底层为桥面通道。顶层建小楼一楹三间,呈“山”字形排列,顶檐分解为“品’字状的三个歇山小顶。二层顺势在四角隆起四个小顶。整座楼阁架层叠梁、飞檐交错、雕梁画栋、新颖别致。此阁楼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雕琢精美。桥西端楼亭为二层,重檐攒尖顶,与中间高楼相辉映。东端楼亭已毁。
文物遗存
双龙桥桥面两侧各有两个石雕的龙头和龙尾。龙头在溪流上方。
文物价值
双龙桥突起在十里平川之中,仿佛长虹卧波。它承袭了中国桥梁建筑风格的特点,融桥梁建筑科学和造型艺术为一体,凝聚着滇南人民高超的技术和聪明智慧,其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在国内屈指可数,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石拱桥中的珍贵杰作。
历史文化
双龙桥供奉着太保公神像,村人每年都会进行祭祀。
双龙桥清乾隆年间,当时只是在泸江上建石桥三孔,后因泸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当地官民又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何谓“双龙”,即是以塌冲、泸江两条河汇合在一起,有一桥镇锁“双龙”,因而得名。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
保护措施
1965年,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前来考察,将其列为全国大型古桥之一,遂被定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双龙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双龙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白家营村,跨泸江河与榻冲河之交汇处。
交通
自驾前往双龙桥:从建水站出发,大约12公里,约需21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0 16:5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