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镇,隶属贵州省贵阳市
开阳县,地处开阳县西部,东及东南与
硒城街道、
禾丰布依族苗族乡交界,南、西南分别与
修文县、
息烽县邻,西北与
金中镇、息烽县相邻,北与
永温镇、
冯三镇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13千米。
历史沿革
夏、商、周,随开阳县地为雍州、梁州边鄙;春秋,为牂牁北境;战国,属大夜郎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黔中郡,双流随开阳为且兰县西北地。三十三年属象郡;
汉元朔三年,为且兰县西北域。元鼎五年,为牂牁郡西北境。
三国,仍属蜀牂牁西北域。
晋,属万寿县西北偶地。
宋齐梁陈,县地均属牂牁郡晋乐县。
隋,牂牁郡领牂牁、宾化2县,开阳地属牂牁县。
唐贞观四年(630年),置蛮州治所于今双流白马同知衙,县地属之。又置光州于今双流之光堵河北岸,地在蛮州之东。
五代十国,无资料可考。
宋开宝八年(975年),蛮州改为大万谷落总管府。
元,在今贵州中部设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其下有顺元路军民安抚司、管番民总管府、八番各安抚司等处。时,雍真乖西葛蛮等处、纳坝紫江等处、葛蛮雍真等处均在今开阳境。皇庆元年,在今县城三台山置乖西军民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合水西安氏、水东宋氏地置贵州宣慰司治所于今双流同知衙。水东宋氏辖地十二马头,大部在今开阳境。崇祯三年(1631年),以宋氏十二马头地置开州,今双流地曰清里。光绪末年,分州属为东、南、西、北、中5区,双流为其西区,辖清里以及杨司、刘司的部分地。
民国,废府厅州制,一律曰县。开阳仍分为5区,辖地与清末同。民国三年(1914年),及其后虽有8区、9区、10区之设,双流仍为第五区,辖清里及刘司、杨司部分地。7月,将五区骡马庄、沙锅寨划归修文,上下红马、老潘寨划归息烽,继又将第五区之刘衙划为第十区。至民国十五年又将第五、第十两区合并为1区,仍称第五区。民国二十四年,全县整编为5个区,双流仍为第五区。民国二十七年,将全县43联保整编为28联保,第五区辖7联保。双永联保辖8保73甲,白崇联保辖6保55甲,刘育联保辖9保77甲,永温联保辖7保68甲,南敦联保辖8保61甲。民国三十一年,废区、联保,恢复乡镇,将全县28联保改置为20个乡2个镇。原双永联保为双永乡,白崇联保为白崇乡,刘育联保为刘育乡,永温联保为永温乡,南敦联保为南敦乡。
1949年11月,开阳解放,全县设5个区,双流为第一区。
1950年7月,全县将5个区改为7个区,双流仍为第一区,辖双永、白崇、刘育、南敦4乡,同时将永温乡及刘育乡的第五保划归冯三区。
1951年10月,废乡镇建立行政村,并将全县改置11个区,双流为第二区。
1952年1月,全县仍恢复7个区建置。
1953年1月,以行政村为单位改建为同名的11个乡,同时将刘育、练营两乡划归城关区辖。
1956年1月,将二区改称双流区,并将刘育、练营两乡从城关区划回双流区,共和乡划归城关区。其双永、三合并为双流乡,白马、民主并为白马乡,高牛、刘育、练营并为高云乡,金华、蒿芝、中心并为金中乡。
1958年10月,双流区改称双流人民公社,原辖双流、高云、白马、金中改为公社管理区。
1959年7月,干溪、高上田等地由龙广公社划归双流公社双流管理区管辖。
1962年1月,恢复区建置,双流下辖的双流、高云、白马、金中管理区改为人民公社。6月,撤销双流区,所辖双流、高云、白马、金中4个人民公社直属县。
1963年3月,恢复双流区,并同时将双流分为双流、三合,金中分为金中、大水沟后,区辖双流、三合、高云、白马、金中、大水沟6个公社。
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双流区所辖公社管理改建为乡。7月,金中乡从双流区划出组建为金中镇(区级)。
1991年12月,撤销双流区和双流、白马、高云3个乡,组建双流镇。
2020年5月,刘育村、白安营村参与组建硒城街道。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6年2月,建立
开阳特区,将双流区辖金中、大水沟公社和洋桥、桥边、大弯、三角岩4个生产队组建为用沙大队划入特区,由
贵阳市领导。7月,将双流、三合并为双流公社。
1968年3月,撤销开阳特区,将原划出的金中、大水沟公社和用沙大队划回双流区,并将大水沟并入金中公社。
1993年3月,增设双流居民委员会。
2000年7月,将双流、下窑、石牛3村合并为双永村;双合、田坝、瓦厂、塘坎4村合并为三合村;白泥、用沙、川主庙3村合并为用沙村;刘育、大寨、翁荫、高原4村合并为刘育村;白安营、大坡2村合并为白安营村;凉水井、许家坝2村合并为凉水井村;晴久、六坪、同知衙、新寨、热水5村合并为白马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双流镇辖2个社区、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镇北大龙井后。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流镇地处开阳县西部,东及东南与硒城街道、
禾丰布依族苗族乡交界,南、西南分别与修文县、
息烽县邻,西北与金中镇、息烽县相邻,北与永温镇、冯三镇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13千米。
地形地貌
双流镇境内地形属中、低山丘陵,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较为平级。最高点位于西北部的狼鸡岭,海拔1713米;最低点位于东北部的那卡河,海拔930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200~1400米之间。
气候
双流镇多年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32.4℃,极端最低气温-12.1℃。无霜期年平均240天,年平均降水量1270.3毫米。
水文
双流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城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洋水河、鱼井河、那卡河、光渡河等。
自然灾害
双流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冰雹、凝冻、干旱。暴雨和冰雹多出现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破坏性尤为严重。暴雨一般出现在5~7月,冰雹一般出现在3~5月,凝冻一般出现在11月~次年3月。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双流镇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磷、汞、煤炭、硅等20余种,尤以磷矿石品位高、储量大而著名。
水资源
双流镇有低温泉水1处,位于白马村热水村民小组,水温20℃~22.5℃,属低矿化度重碳酸钙镁型软水天然泉水。
土地资源
2011年末,双流镇有耕地面积88395亩。
人口
2011年末,双流镇辖区总人口36847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74人。
截至2018年末,双流镇户籍人口3755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双流镇农民人均收入7049元。2011年,双流镇财政总收入8143万元,比上年增长25.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74万元,比上年增长27.31%。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比上年增长88.5%。
截至2018年末,双流镇有工业企业4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农业
2011年,双流镇农业总产值18421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1240吨,其中水稻3395吨,玉米4164吨。
工业
2011年,双流镇工业总产值达到8.30036亿元,比上年下降26.6%。
金融
2011年末,双流镇有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120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0.2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末,双流镇全镇共有1条省道,7条乡村公路,全长113千米,实现了村村都通硬化公路。2011年末,双流镇镇区共有4条街道,长6.3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双流镇有小学7所,在校生1415人;初中1所,在校生119人,共有教职工237人。
文化事业
1953年10月,双流镇成立了双流、高云、白马3个广播站;1985年在白虎山顶修建电视差转站,双流集镇可收视2套节目。1992年修建地面卫星接收站;1995年,修建闭路电视系统;1998年卫星加密电视网联通,可收看高质量的电视节目25套以上;2011年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能收看20套以上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双流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3个;病床8张,固定资产总值4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7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1953年10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8630人,参合率97%。
社会保障
2011年,双流镇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872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双流镇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企业3家。
历史文化
因驻地南有蚌壳井、北有大龙井,时人雅称“两流泉”,后衔生而成“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