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棘原黄姑鱼
石首鱼科原黄姑鱼属动物
双棘原黄姑鱼又名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 (Lacepède, 1802),为石首鱼科原黄姑鱼属的一种鱼。吻短,圆钝。吻褶边缘游离,分为2叶;吻上孔3个;吻缘孔5个。眼较小,上侧位。口中大,前位,口裂稍斜。上颌稍长于下颌。颏孔为“似五孔型”。无颏须。鳃孔大。体及头部皆被栉鳞,吻部被圆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基部各有一鳞鞘。侧线发达,几伸达尾鳍末端。体黑褐色,体侧上方、背鳍及尾鳍具许多小于眼径的不规则黑色斑点,有时体侧上方还隐具5条黑色斑条。暖温性沿海底层中小型鱼类。栖息于近内海浅水水域。数量少,供食用。经济价值较高。分布于中国沿海;印度洋北部沿岸、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日本。
形态特征
背鳍Ⅹ,Ⅰ22—24;臀鳍Ⅱ7—8;胸鳍17;腹鳍Ⅰ5;尾尾鳍17。侧线鳞51—54 7/11。鳃耙5—6+6—8。体长124—292mm:体长为体高3.2-3.4倍,为头长3.1—3.5倍。头长为吻长3.9—4.3倍,为眼径5.5—6.6倍。头中大,侧扁,稍尖突。 体延长,侧扁,背部稍隆起。头略尖;口裂大,端位,倾斜,吻不突出,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后缘达瞳孔之后;上颌最外列齿扩大,下颌齿内列齿扩大;吻缘孔5个,中央缘孔为侧裂型,内、外侧缘孔沿吻缘叶侧裂,在外侧缘孔处吻缘叶成3片状; 吻上孔3个呈弧形排列,中央上孔较大;颏孔6个,中央2孔很接近,中央颏孔隔成2孔成狭缝型;眼眶下缘达前上颌骨顶水平线。鼻孔2个,圆形,后鼻孔较大。前鳃盖具锯齿缘,鳃盖具2扁棘;具拟鳃; 鳃耙粗短,最长鳃耙只有鳃丝的1/3。吻端及眼下部为圆鳞,余皆被栉鳞;臀鳍基有列鞘鳞,背鳍软条基部有2列鞘鳞,尾鳍靠基部的1/3布满小圆鳞。耳石为原始黄姑鱼型,背缘平直,另由前缘经腹缘至後缘形成3/4圆弧。胸鳍基上缘点稍前於腹鳍基起点,位於鳃盖末端下方;背鳍基起点远在胸鳍基起点後;幼鱼尾鳍为尖形,成鱼为楔形。腹腔膜无色,胃为卜字形,肠为2次回绕型,幽门垂8个;鳔为原始黄姑鱼型,附枝18对,呈对生状,前後附枝不重叠,第二对特别大。体侧上半部灰黑色,下半部银白色;在胸鳍基水平线以上散部许多瞳孔般大小之不规则黑斑,幼鱼黑斑较少,但有5条4-5鳞列宽的黑横带,横带自背鳍基延伸至胸鳍基上缘点的水平线,分别在背鳍棘部之前、背棘後部下方、背鳍软条部前部下方、臀鳍基後及尾柄上。背鳍褐色有瞳孔般大小的黑斑,尾鳍上半叶褐色有不规则小黑斑,下半叶黑色;胸鳍﹑臀鳍及腹鳍黑色。鳃腔黑色。口腔白色。
渔业方法
本种为中大型食用鱼,肉质佳,油炸、糖醋均宜,在中东及印度等地区常盐渍后制成鱼干出售。主要渔法为底拖网,没有明显盛产期。
栖息环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阿拉伯湾,东至菲律宾,北至日本,南迄澳洲北部。台湾分布于西部、北部及澎湖较多。
网箱养殖技术
1、鱼种的放养:选择体形匀称、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游动活泼、溯水能力强、全长70~90毫米的稚鱼作为养成鱼种。鱼种放养搬运时,要带水操作避免干露,尽量不使用手抄网捞鱼;
2、日常管理:①分级养殖:选出不同规格的鱼种进行分级养殖。第1级放养全长70~90毫米;第2级放养全长90~150毫米;第3级放养全长150~230毫米;第4级放养全长230~420毫米;第5级放养全长420毫米以上。
②更换网衣:夏天网衣易污染,可每20~30天更换一次。冬季低水温期,鱼摄食量少、体质弱,尽量减少换网次数。换下的网衣,经日晒、拍打,除去附着物,也可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3天,清洗干净后待用。
3、病害防治:
①要确保饵料的新鲜,严禁投喂腐烂变质饵料。
②定期在饵料中适量添加大蒜素、海水鱼多维等,以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
③在病害多发季节,在网箱中吊挂药袋,以改善养殖系统的小生态环境,预防或减轻病菌及寄生虫的危害。
参考资料
双棘黄姑鱼.农业户.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4 09:1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