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忠祠”位于棉城东山,“双忠行祠”位于棉城今中华路与东山中路交口处,二祠均祭祀唐代名将
张巡和
许远,同名“双忠庙”。
地理位置
位于外交部街(原石大人胡同)37号,坐北朝南。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合祀都统、一等伯傅清和左都御史、一等伯拉布敦。原有大门三间,左右门各一间,二门一间,正屋三间,东西庑各三间,碑亭一座,周围绕以红墙。宣统二年(1910年)在祠东侧兴建外务部迎宾馆。民国以后,外务部更名外交部,由原总理衙门迁入迎宾馆。双忠祠废祀,也划入外交部内,将大门改为衙署式样,并在东西各添耳房三间,使之成为外交部的一座大门。院内经过多次改造,原有房屋已全部无存。现状大门三间,进深七檩,大式硬山黑琉璃瓦,调大脊,安吻兽,绿琉璃博风板。门前设八字影壁,原有石狮一对,已移至别处。大门及耳房南立。
邓州市过去有双忠祠,祠中供奉着两位邓州人,一位是唐朝血战睢阳的张巡,另一位便是明代的铁铉。以祀张巡和铁铉,双忠祠两楹曾书写一副“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的工巧对联,铁祠饮烟是邓州古八景之一,遐尔闻名。邓州市西部的彭桥镇,虽是浅山高岗之地,可自古至今没出大人物,邓国公张巡便是特别令后世咏叹的一位。
张巡
张巡《公元709---757》,今邓州市彭桥镇寺北张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于战阵。唐开元末进士,先后任清源县令,河南副节度使,检校主客郎中,御史中丞等职,张巡在任中,处处留口碑。如,初任清河县令满回长安,有人劝他巴结杨国忠,好寻个好的仕途,他坚决拒绝说:“朝中多妖孽,不宜在朝中作官”。后任真源县县令《今河南周口市鹿邑县》。当时,真源县有一恶霸华南金,平时横行乡里,作恶多端,鱼肉乡亲。张巡到任后,澄清了华南金的罪恶,心想在圣贤老子故里目无国法,果断地杀了华南金,为民除了一大害,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以声讨杨国忠为名,反叛唐王朝。叛军南下势如破竹,十二月,大军攻陷洛阳。玄宗起用哥舒翰,领兵二十万镇守潼关。结果被安禄山打的大败,自己也当了俘虏。二十万官军,只存八千人。京师震动,士兵惊扰奔走,惊恐万状,玄宗无奈只好入蜀,太子在灵武即位,就是唐肃宗,就下诏天下,布告讨贼。张巡在血战睢阳保卫战中为国壮烈捐躯,其浩然正气,光照千秋。
张巡开始起兵讨伐叛军时,先到了雍丘。雍丘令令狐潮是个怕死鬼,他见叛军势重,便投降了叛军,反以四万之众把雍丘围了起来。原本讨伐叛军的张巡,只好固守雍丘,沉着应敌。伺机屡出奇兵,夺叛军盐米千斗,箭数万支,又夜袭潮营,屡挫潮军。大小数百战,斩获数千人。令狐潮以数万人围城4个多月,张巡仅一千人却每战必胜,令狐潮只好撤围退兵。令狐潮虽然撤围了,但当时安史之乱却漫延开来,因此屯师彭城的河南节度使李巨,命张巡为先锋,拒山东境内的叛军,张巡奉命出征,叛将杨朝宗断绝了张巡响路。张巡率马军300人,兵士3000人,进守宁陵。此时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告急,张巡即率部到睢阳,与许远,姚阎《城父令》合兵,派遣将领雷万春,南齐云等领兵与杨朝宗大战于宁陵以北,杀叛军万余人。
公元757年,安禄山部将尹子琦率同罗,突獗,奚多族10余万人攻睢阳,睢阳是江淮的屏障,固守睢阳,就可以组织叛军南下江淮,保证唐王朝运输线的畅通,为唐朝赢得组织反攻的物质条件和时机。张巡从睢阳太守许远接过主将之职固守拒敌,射伤尹子琦左目,叛军败退。同年7月,叛军再次围城,城中粮尽,张巡带将士1000余人捕雀捉鼠为食,誓死保卫睢阳。
最后,睢阳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被叛军攻开。张巡被俘。尹自琦劝张巡归降,张巡骂不绝口。尹子琦用刀撬开其口,牙齿尽落,至死不屈。与南齐云,雷万春等36人一同遇害,死时49岁。张巡守睢阳,使叛军不能南下江南,保住了唐王朝东南半壁江山。此举,得到后人敬仰。张巡死后,举国上下莫不为之悲伤。在故乡南阳邓州人们为他建庙修祠,以彰其节,并把他同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一起举为“南阳三张”,永垂后世。《今邓州市福胜寺塔园和花洲书院遗留唐诏张巡御碑各一通》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赞张巡道:“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滋之师,遮蔽江淮,沮蝎之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唐肃宗下诏褒赠张巡为扬州都督,封“邓国公”,许远为荆州大都督,南齐云为
开府仪同三司。睢阳,雍丘免赋税三年。到后来唐僖宗时,又将张巡,许远,南齐云的图像移入凌烟阁。
铁铉
铁铉《公元1364---1403年》字鼎石,回族,明邓州城关人。
明洪武时,铁铉以太学生授礼科绘事中,他机智灵敏,善决疑狱,临事不苟,奏对祥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很器重他,赐铁铉字“鼎石”。洪武末年,委任铁铉为山东参政,镇守济南重任。为啥朱元璋赐铁铉字鼎石,又让他去镇守济南呢?朱元璋是一代明君,他心中有数,“南京到北京中间隔山东”他早防着四子燕王朱棣作乱,更但心自己死后朱氏内杠。历史的发展果然如此,后来,铁铉在朱氏家族斗争中显示了浩然正气,真可史彪千秋。
公元1398年,朱元璋逝世。因长子早朱元璋已死,帝位只好传其孙朱允文,这就是惠帝。惠帝即位后,次年改元,号“建文”。
朱元璋把帝位传给孙子,作位燕王的四子朱棣心里不是味了。燕王为了夺帝位,便找了一个清君侧的借口,还要搞个“周公辅成王”。啥叫清君侧,就是说皇帝周围不干净了,我要去打扫打扫。朱棣作为皇帝的四叔,人家要关怀侄儿,这理由要说也充足。然而惠帝身边是否需要清扫,众臣一清而楚,朱棣这是找借口,他的目的是夺帝位。因此,当朱棣举兵南下,铁铉坚决反对,成为抗拒燕王军,制止战乱的坚强基石。朱棣率兵围济南三个月用计攻打,铁铉督众守城,随机应变。燕王不能取胜,朱棣便到城下劝守城人投降。铁铉马上心生一计,诈作同意投降,然后在城上安装千斤重的铁闸,诱王进城时铁闸突然坠落,几乎把燕王砸死。朱棣大怒,一重兵围城,并用大炮轰击,眼见城就要被攻破时,铁铉忙将朱元璋遗像悬挂城头,又书写大批朱元璋的神主灵牌,分置垛口,燕军不敢开炮。因为城上悬有他父王之像,向他父亲开炮,可是大逆不到的。这样济南城又被保住了。后来,铁铉有募壮士,出奇兵,大破燕军,朱棣败走,铁铉与将军盛庸合兵,追逐燕军,收复德州诸郡县,声势大振,建文皇帝提升铁铉为兵部尚书,赞理军事。不久,铁铉移师东昌,又连挫燕军。然而,朱棣退回后,有整师前来时,来个兵分两路,一路牵制铁铉,转战厮杀,一路疾趋京师,乘虚攻破南京。这时的建文帝明知情况不妙,干脆丢了帝位逃跑了,这样,朱棣即了帝位,这便是明成祖。次年改元“永乐”。
公元1403年《永乐元年》,东击铁铉的燕军,设伏兵计擒铁铉,槛送南京。铉见明成祖,立而不跪。命他西北一顾,终不可得。成祖劝降,他骂不绝口,成祖大怒,将他五马分尸与南京,罚他两个女儿做J女。永乐找不到生死建文皇帝,,心何安也!于是就秘密派人四处查访,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还是没有消息,只好派郑和七下西洋,到海外在找找,碰碰运气,也许会出现奇迹。
由于铁铉忠烈事迹震撼天下,济南大明湖畔建有铁公祠。他的故乡我们邓州也建起衣冠冢铁祠,前来,吊唁,瞻仰的游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形成一道迷人的风景,就是著名邓州古八景之一“铁祠饮烟”。面已经过改造。现为单位宿舍大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