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
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面积约25200平方米,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存。
历史沿革
1985年,双墩遗址由蚌埠市博物馆于文物普查时被发现。
1986年,蚌埠博物馆对双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试掘。
1991年、199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对双墩遗址进行发掘。三次发掘共15个探方,累计面积约375平方米,出土了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大量文物。
2013年11月~2014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在淮河中游尤其是沿淮两岸,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史前遗址考古调查。所发现的80余处遗址中,双墩文化聚落有五六处,且大都集中于蚌埠附近淮河北岸,自西向东有凤台硖山口、淮南小孙岗、怀远双崮堆、固镇集东及蚌埠双墩等。它们关系密切,构筑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沿淮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
2014年9月19日,淮河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在蚌埠设立,双墩遗址二次发掘正式启动,以全面揭示双墩遗址聚落布局。
2022年4月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对双墩遗址区域进行勘探发掘。
遗址特点
综述
双墩遗址保存范围为南北长180米左右,东西宽140米左右,约25200平方米,而遗址的中心区约10000平方米。双墩遗址的出土遗物,均集中在遗址东南部的一个较大的凹沟中,这条凹沟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东西宽40多米,深度在2.5米以上。文化层为斜坡状堆积,每个地层形成的时间似较短较快,层与层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
台基遗迹
遗址核心区呈现台地系人工堆筑而成,推测与某种史前祭祀活动相关,台基主体分为三层,年代久、体量大,属罕见。台基承载了大规模的人群活动,但未发现人类居住遗存,推测这些人群来自距离更远的周边地区。遗址西南部为台地的缓坡地带,地表被陶片、兽骨及水生软体动物骨骸等堆积叠压。迹象表明,陶片和兽骨应为废弃后不久,被人为混杂后倾倒、铺垫形成的二次堆积,倾倒方向主要来自台地核心区。
地层堆积
考古工作者通过发掘对1991~1992年度首次系统性发掘探方分别进行统一划分地层,1991年划分地层1-18层,1992年划分地层30层。有些地层的分布和延伸至两年发掘的不同探方中,因发掘是两年中两次各自分别统一划分地层。地层填充堆积,是当时居住在高地上的人们向凹沟内倾倒废弃物而形成的垃圾沟(坑)。由于各个地层内包含物的不同,如有的地层含大量的红烧土,有的地层含大量的螺蚌壳等,地层之间的土质、土色能够明显分辨。地层堆积除耕土层和少数地方被晚期遗迹打破外,其余的地层均为单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
文物遗存
陶器
双墩遗址出土600余件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典型器形有罐形鼎、钵形鼎、支架、碗、钵、甑、器座、纺轮及网坠等,以四錾平底罐形釜和钵形釜、矮圈足或假圈足饼底碗、矮喇叭座豆、鸟首或牛鼻形耳系罐、底腹均有箅孔的甑及祖形支架构成器物组合。
蚌器
蚌器有刀、铲、锯、纺轮、勺及饰品等,作为工具使用,主要是利用蚌壳的锋刃来切割和刮削。
骨角器
骨角器包括锥、凿、矛、镖、镞、匕、针、管和鹿角勾形器等。经过切割、打磨、钻孔、抛光等工序,主要为手工工具或渔猎工具,如矛、镖;还有一些作为饰件佩戴,如用骨笄束发。
石器
石器数量不多,有斧、铲、锛、锤、臼、球和砍砸器、研磨器、砺石等,多为生产工具,大都经过反复使用,完整器少。科技考古专家发现,在双墩时期,杵臼类工具逐渐取代磨盘磨棒成为专门的农作物加工工具,杵臼类组合工具同时具有砸击和研磨两种功能,脱壳效率更高,可加工种类更多。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史前先民食物加工工具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刻画符号
在陶碗的外圈足内,有较多的刻画符号。刻画方法主要为阴文线刻,少量是阳文剔刻,形体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和较强的表意功能,表现了双墩人从衣食住行到宗教信仰各方面的内容,其数量多、种类繁、内容广。不仅涉及日月、山川、动植物、房屋、陷阱、网具、矛、弓箭等写实类,还有猎猪、俘鹿、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产与生活类,不仅有记事类,还有记数类等,反映了原始社会双墩人的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丰富内涵。同时,不少符号反复出现,使用频率高,并有若干特别重要的组合符号,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和一定的表意功能。
陶塑纹面人头像
陶塑纹面人头像,头高6.3厘米,面宽6.5厘米,厚2.9厘米,圆圆的眼睛,小嘴微笑,嘴角微微上翘,耳垂有穿孔,眉弓突出,椭圆形脸颊两侧各有五个戳刺点连成一斜线,额头中间椭圆形的同心圆清晰可见。陶塑纹面人头像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就创造了划圆的简单工具和方法,并对图形有了一定认识和运用。把纹饰、雕塑用于陶塑中,把雕塑形体和装饰纹样结合起来,大方古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中国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雕题纹面实物、世界最早的工艺美术品,也开创了中国美术史的先河。陶塑人头像后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藏于蚌埠市博物馆镇。
四猪形钮盖
陶制四猪形钮盖为四头猪分四个方向头对头连在一起形成钮,造型奇特,罕见。
骨簪
骨簪,10多厘米长,1厘米多宽,正面刻有细细的花纹,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植物遗存
双墩遗址发现了稻壳的印痕,鉴定为粳稻、籼稻。淮河上游早于双墩1000多年的贾湖遗址,和下游比双墩年代略迟的龙虬庄遗址都发现了炭化的稻谷,证明在双墩时期,淮河一带已普遍种植水稻,大米是蚌埠人的主食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古团队对双墩遗址出土的6件石制工具表面提取到的残留古代淀粉粒进行了植物种属分析,发现了来自小麦族、水稻、薏苡、莲藕、豇豆属等不同植物种属的古代淀粉粒,证明双墩先民农业种植种类的广泛多样。
历史文化
双墩文化
2005年11月,召开了“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确定了以双墩命名的“双墩文化”。
双墩遗址共有5个碳十四数据,年代跨度在公元前6000~前3500年,被称为“双墩文化”或“双墩类型”。有学者将双墩文化内涵归于青莲岗文化之中。双墩遗址出土器物中的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有别于已知的其他同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文化。与双墩遗址具有相同文化面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淮河流域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双墩遗址则是这一新的考古学文化代表。以双墩遗址为代表的同类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淮河中游地区,同时这类文化遗存以双墩遗址最为典型,具有淮河流域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兼蓄南北方早中期原始文化的一些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时代跨度和地域分布,具备了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基本要素,确定为一种考古学文化——双墩文化。
保护开发
2019年,蚌埠市启动了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研究价值
双墩遗址出土遗物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器物的类别、器形与组合,遗址中出土的陶塑纹面人头像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雕塑作品,不仅历史研究价值高,而且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双墩遗址的发现证实了淮河流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双墩遗址出土的600余件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是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发现的年代较早、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同类考古资料,对早期汉字的发现与研究具有价值。同时,双墩刻画符号已实际具有了记事记数的文字功能,是研究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保护措施
2005年11月12日~13日,蚌埠市召开“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学术讨论会”。
2009年10月23日~25日,由中国文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报社、安徽大学、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蚌埠市文化局、安徽大学文科处、安徽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共同承办的“双墩遗址刻画符号暨古代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蚌埠市举行。
2013年3月5日,双墩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2日,双墩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双墩遗址位于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
交通信息
从蚌埠市出发经宁洛高速到达双墩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