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墩春秋墓,位于安徽省
蚌埠市淮上区
小蚌埠镇双墩村,南距淮河北岸3.5千米,东北距北淝河2.5千米,双墩春秋墓为具有较大型封土堆的春秋时期墓葬,由双墩一号春秋墓和双墩二号春秋墓组成,两墓相距80米,其中位于北侧的为双墩一号春秋墓,即钟离君柏墓;南侧的为双墩二号春秋墓,于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进行抢救性发掘。
历史沿革
20世纪70年代,曾将两座封土堆顶部推平以建设军用雷达站,并挖开封土修建了砖混结构的防空设施,致使两座古墓遭到严重破坏。当地驻军撤防后,废弃的防空洞给墓葬保护带来了极大隐患。
2005年6月,位于北侧的一号墓被盗未遂。
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蚌埠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位于北侧的双墩一号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2008年,双墩春秋墓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18年4月,蚌埠双墩遗址(含双墩春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成立。
墓群格局
综述
双墩春秋墓封土堆高9米,底径60米,未夯筑。封土和墓坑内的填土均为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土。封土堆底部墓口外的生土层之上有一层厚20—30厘米的白土垫层。
双墩春秋墓墓坑为大型圆形竖穴土坑,直径20.2米、深7.5米。墓坑2米下有生土二层台。正东向有14级阶梯式短墓道,长6.3米、宽3.2米。圆形墓底直径14米。在墓底形成十字型埋葬布局。在二层台以上的填土层中发现三层不同的由五色填土或“土偶”构成的遗迹现象。填土层中,沿墓坑一周有深色填土带围绕着中间“放射线形状”遗迹现象。叠压在“放射线形状”遗迹层下的填土层中,用填土构筑的“土丘”迹象,土丘沿墓坑一周构筑18个。同时在该填土层中放置1000多个泥质“土偶”。叠压在土丘与“土偶”层下,在二层台内缘上,用3—4层“土偶”垒砌成高34—40厘米左右墙体形状。
结构
墓葬的封土及墓坑内填土使用了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状混合土。这种混合土并非全部产自当地,有些需异地选择和采运,并需要人工混合成深浅不同的颜色。
白土垫层在墓葬封土堆底部,即封土堆下、墓口外铺垫有0.2—0.3米的白色细石英砂(风化泥)环状白土层,直径约60米,从高空俯视,形似玉璧。这种遗迹现象在中国已发现的墓葬中从未见过。
在墓坑口下0.7米深的填土层中,发现沿墓坑有一周宽约2米的深色填土带,围绕着中间的放射线状遗迹。这种放射线状遗迹由深浅不同的五色填土构成,从墓坑中间向四周辐射,呈扇面状,共有20条,除东南角4条线似被扰乱外,其他方位的辐射线都很清晰,并有一定的角度规律,从空中俯瞰,仿佛轮盘。
土丘、土偶叠压在放射线遗迹层下,距离坑口0.7—1.4米深的填土层中,发现土丘状遗迹,在该填土层中还放置有大量土偶。土丘在沿墓坑边一周约2米宽的范围内分布,共有大小不同的土丘18个,基本呈馒头状,底径1.5—3米不等。从发掘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土丘都是由中心开始用不同颜色的土逐层堆筑而成。在发现土丘的这层填土中,还放置有1000多个泥质土偶,土偶形状为尖顶圆体或方体,体表有明显的绳索痕,高0.2至0.25米,直径0.1至0.15米。靠近墓坑周边的土偶多成组分布,而墓坑中间的土偶多呈分散状态,只有少数地方比较集中地分布。
土偶墙叠压在土丘与土偶遗迹层下,在距墓坑口1.4—2米深的生土二层台一周内缘部是由3—4层土偶垒砌成墙体状的内壁,高0.34—0.4米。土偶墙和内壁由黄色泥沙填充,上部平抹白泥土,与墓壁白泥层连为一体。清理掉黄色泥沙后,土偶垒砌的墙体突出。特别是在墓道两侧,土偶墙均有一个方形的转角,转角中间有可容人的空间,墓道两侧均有台阶通往走廊。
文物遗存
蚌埠双墩春秋一号墓随葬器物十分丰富,主要放置在南椁室的器物箱内,以大量铜器、彩绘陶器、石器、玉器为主,还有少量几何印纹陶器以及海贝、金箔饰件等,共计400余件。另有2200余件土偶及漆木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编钟正部、发现“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麗(钟离)君柏作其行钟童麗之金”的铭文。在青铜簠内底发现“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麗(钟离)君柏择其吉金作其食簠”铭文等。
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双墩春秋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双墩春秋墓位于安徽省
蚌埠市淮上区
小蚌埠镇双墩村,南距淮河北岸3.5千米,东北距北淝河2.5千米,位于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范围内的台地之上。
交通路线
北京市——京台高速——连霍高速——京台高速——淮上大道——特步大道——双墩春秋墓
广州市——大广高速——沪渝高速——京台高速——淮上大道——特步大道——双墩春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