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团棘胸蛙
两栖纲动物
双团棘胸蛙俗称“石蚌”。我国类中体形最大者之一,体长可达12厘米,粗壮肥硕,后肢肌肉尤为发达而强壮。雄性的前肢明显比雌性发达,并且内侧有黑色角质刺,胸部有成片的黑色角质刺,成左右两团,统称婚刺,双团棘胸蛙故得此名。常栖息于水沟或山间溪流内,白天隐伏于石下,夜晚在岸边或石上活动捕食。我国分布于滇中、滇东、滇西等地区。
详细资料
双团棘胸蛙(Paa y unnanensis Anderso n)属蛙科棘蛙属, 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
南。
是否药用动物:是是否经济动物:是
中国红皮书:VU
·Iucn2003:VU A2acd
·生 境:成体一般喜居于海拔1500-2400m左右的山溪或隐蔽于水沟内;蝌蚪生活于山溪中。
·体 型:体形大,成体一般雄蛙98mm,雌蛙95mm左右。
·繁 殖:卵成串,卵径4mm左右。卵产于水淹没的石下,粘连成串,一端附于水的石块上,另一端悬于水中。成体一般不离开水体,产卵在没于水的石块下。雄蛙在繁殖
分布范围
双团棘胸蛙(学名:Rana yunnanensis)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一般生活于山溪或水沟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500至24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户撒。
形态特征
俗称“石蚌”。我国蛙类中体形最大者之一,体长可达12厘米,粗壮肥硕,后肢肌肉尤为发达而强壮。雄性的前肢明显比雌性发达,并且内侧有黑色角质刺,胸部有成片的黑色角质刺,成左右两团,统称婚刺,双团棘胸蛙故得此名。
生活习性
常栖息于水沟或山间溪流内,白天隐伏于石下,夜晚在岸边或石上活动捕食。由于人们喜食此蛙,体形较大的成蛙数量已显著下降,其生存状态堪忧。
消化道的大体解剖结构
双团棘胸蛙的消化道可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和肠五部分。
口腔:口裂宽阔, 上颌有犁骨齿两列, 排列成“\/”状, 口腔粘膜平滑。
咽:有4 ~ 6 条纵向皱襞, 较发达, 一直向深部延伸至食道。
食道:食道较粗, 长约12 ~ 16 mm , 内壁有6 ~ 8 条明显的纵向皱褶, 近咽部呈喇叭状, 近胃部稍膨大。
胃:胃呈长囊状弯曲, 长约24 ~ 29 mm , 其上半部被肝脏左叶完全覆盖. 胃内壁有6 ~ 8 条纵向皱襞,但明显不如食道皱褶发达. 皱襞自贲门部向后高度明显降低, 至幽门部逐渐变为扁平甚至消失。
肠:肠全长199 ~ 230 mm , 为体长的2. 5 ~ 2. 9 倍, 可分为小肠和大肠. 小肠是肠道最长的部分, 约181 ~ 200 mm , 为体长的2. 2 ~ 2. 6 倍. 小肠又分化为十二指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细短, 起于幽门之后, 止于胆管开口处, 为肠全长的6 %~ 7 %左右. 十二指肠与胃的交界处有明显缢缩, 分界清楚;与回肠的分界不十分明显, 但因为回肠管壁较粗, 两者可以区分. 回肠位于腹腔右下方, 未被肝脏覆盖, 自前向后逐渐变细, 在腹腔内弯曲盘旋5 ~ 6 圈, 后端与大肠的分界清楚. 大肠直而短, 长18 ~ 30 mm , 粗大. 管壁薄, 腔面平滑, 基本无皱褶;管腔大, 约6 ~ 8 mm , 是小肠的3. 1 倍, 直肠的2. 5 倍. 直肠(图2), 即是粗大的大肠与泄殖腔之间骤然变细的部分, 细短, 长2 ~ 3mm。
图2:双团棘胸蛙直肠部分解剖图
参考资料
双团棘胸蛙 .中国数字科技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8 16:28
目录
概述
详细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