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山歌是吴歌的一脉,在元代得到较大的发展。元末双凤玉皇阁道士周道禄善作青词,其词有腔、有韵,颇为动听,流传于民间,丰富了民歌。明嘉靖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把昆山腔改成昆曲水磨腔时,曾从双凤民歌中吸取不少音乐素材。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进步电影《马路天使》中的插曲也是根据双凤民歌中传承明清的著名小调改编而成。
发展历史
双凤是著名的歌乡,相传在
东晋时期双凤山歌就逐步繁荣起来。在元末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清代时双凤山歌在乡里十分流行:“里中风雅之盛胜前朝……其间唱和济济,盖一时好尚。”(《双凤里志》“流习”篇)解放后六十年代江苏省的苏昆剧团、省歌舞团、南京空政文工团、中央歌舞团、
中央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文艺团体和专家都曾到双凤采风。原苏昆剧团负责人
顾笃璜在《昆剧史补论》中说双凤民歌“不但歌词丰富,而且曲调也是丰富之极,有些旋律可以明显地感到与昆腔的渊源关系。”
历史渊源
解放以后,太仓、苏州多次举办民歌汇演,双凤山歌均获一等奖或特等奖。1963年双凤公社举办了一次水上对歌晚会,来自昆山、太仓、常熟三县交界地区的听众达数千人之多,影响甚大。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江苏省的苏昆剧团、省歌舞团、中央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文艺团体和专家都曾来双凤采风。
基本内容
双凤山歌按结构形式、演唱形式和传统习惯分类,大致分为小山歌和大山歌两种基本形式。
小山歌结构简单、音域适中、易学易记,是山歌中最基本的一种。从内容上看,有劳动歌、情歌、生活歌和历史传说歌;从演唱形式上看,可分为独唱、对唱、和唱三种形式,独唱歌较多,摇船、拓棉花、莳秧、踏水等劳动时都有独唱的歌。对歌结构简短而严谨,节奏紧凑活跃,旋律简洁明快。
大山歌演唱形式比较复杂,是一种集体组合轮唱或一唱众和为主的对歌形式。大山歌由“头歌”和“邀歌”两部分组成,头歌通常由一名男歌手领唱,有歌词;邀歌起助兴作用,大部分只唱衬词,不表达任何意思。对歌时,用头歌来比知识,对答问题;用邀歌来比赛曲调的丰富和旋律的优美。
双凤山歌以双凤为中心,用双凤方言演唱,山歌较多地反映了双凤劳动人民心声。
双凤山歌中有大量的“耘稻山歌”,这是农民在耘稻季节一边耘稻一边唱的山歌。它的演唱方式是“一唱众和”,对歌时一方一唱一和连问四句,另一方也一唱一和连答四句,双方相互对答到一方回答不出来为止。
双凤山歌大都音域适中,虽不高亢,却嘹亮,容易传唱。它还有自己固有的曲调,如“邀歌调”、“对歌调”、“青阳调”等,可以适合不同的情感表达需要。
重要价值
实用价值:山歌中的歌词大多是以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历史知识和天文地理知识为内容。在过去教育不普及的情况下,山歌具有传播这些知识和道德教化作用。其次,过去体力劳动繁重,在田间劳作时山歌还具有鼓舞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再次,过去缺乏文化生活,唱山歌还具有重要的娱乐功用。
研究价值:双凤山歌用民间语言,记录了当时双凤人民思想感情、向往和追求,对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及民间文艺等诸多学科具有研究价值。双凤山歌为歌曲创作提供音乐素材,有利于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