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鱼招张功曹》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创作的一首
五言排律。此诗依次写叉鱼盛况、看叉鱼的情景、叉鱼的过程、叉鱼的收获、叉鱼后的情景和感受,通过卒章显志表达了诗人的快慰。全诗以文为诗,语言平易而平中见奇,犹如一篇精美曲折的散文。
作品原文
叉鱼招张功曹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
大炬然1如昼,长船缚似桥。
深窥沙可数,静搒2水无摇。
刃3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
中鳞怜锦碎4,当目讶珠销5。
迷火逃翻6近,惊人去暂7遥。
竞多8心转细,得隽语时嚣9。
潭罄10知存寡,舷平11觉获饶。
交头疑凑饵12,骈首类同条13。
濡沫14情虽密,登门事15已辽。
盈车欺故事16,饲犬验今朝17。
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
盖江烟幂幂18,拂棹19影寥寥。
獭去愁无食20,龙移惧见烧21。
如棠22名既误,钓渭23日徒消。
文客24惊先赋,篙工25喜尽谣。
脍成思我友26,观乐忆吾僚27。
自可捐忧累28,何须强问鸮29?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然:同“燃”。
2.静搒(bàng):停下船。搒:划船前进。
3.刃:一作“手”。
4.中(zhòng)鳞:指刺着鱼。锦碎:形容破碎的鱼身。语出
潘岳《
射雉赋》:“霍若碎锦。”
5.珠销:形容刺中的鱼目,古人相传鱼眼睛是宝珠。
6.翻:副词,反倒。
7.暂:忽然。
8.竞多:争相多捕。
9.得隽(juàn):指叉得大鱼。语时嚣:不时发出喧嚣。嚣,欢呼喧闹声。
10.潭罄(qìng):潭水已空,指无鱼。罄,尽。
11.舷(xián)平:船舷和水面齐平,形容船重。舷,一作“船”。
12.凑饵:凑向食饵。
13.骈(pián)首:两头相并。同条:捕鱼者多以枝条贯鱼鳃为一串。条,细长的树枝。
14.濡沫:以口里的水沫相互润泽。典出《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15.登门:即俗言鲤鱼跳龙门之意。典出《
艺文类聚卷九六·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原注:句有脱文)故云曝腮龙门。”龙门在今陕西韩城县和山西河津县间黄河上。事,一作“志”。
16.盈车:比喻鱼大。典出《
孔丛子·抗志》:“魏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欺故事:谓前人讲的大鱼盈车只是无根之谈。欺,不实,故事,指古老相传之事。
17.饲犬:典出《
盐铁论》:“江陵之滨,以鱼饲犬。”验今朝:指今天得到证实。
18.幂幂:浓密的样子。
19.拂棹(zhào):回船。拂,背,一作“回”;棹,船桨,借指船。
20.獭(tǎ)去愁无食:水獭以鱼为食,鱼尽则愁无食。
21.龙移惧见烧:唐时有烧尾之说,本来是指新授高官向皇帝献食,这里用其字面意思,说龙惧怕像鱼那样被烧而迁移了。
22.如棠(táng):《
左传·隐公五年》:“(鲁隐)公将如棠观鱼者。”据旧注,实际是指捕鱼,因此说成“观”是错误的。如,到。
23.钓渭:典出《
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周西伯,西伯……果遇太公于渭之阳。”这里是说今天叉鱼也不同于古代姜太公钓鱼事。
24.文客:犹言词客、墨客,作者自谓。
25.篙(gāo)工:掌篙的船工。
26.脍(kuài):细切的鱼肉。我友:我的朋友,指
张署。
27.观乐: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这里指观看众人之乐。吾僚:与我同官为僚,指张署。
28.捐:摒弃。忧累:忧患。
29.问鸮(xiāo):鸮,猫头鹰。汉
贾谊贬长沙,作《鵩(fú)鸟赋》,谓“鵩似鹗,不祥鸟也”,并发问说:“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这里是为了押韵而活用典故。
白话译文
春水涨漫,两岸阔远的时候,正是叉鱼的时令,这在半夜尤其有趣味。
巨大的火把夜照得像白天一样明亮,长长的船停在岸边,像桥一般稳固。
水底的深处细沙可数,缓缓地行船,河水一点也不摇晃。
鱼叉掷下,哪有逃脱得了的鱼?它们在波浪中徒自跳跃。
掷中了鱼鳞,令人惋惜锦绣被刺碎:掷中鱼眼,又让人惊讶于明珠销亡。
被火把迷惑,鱼儿的逃跑反而离船更近了,受到人的惊吓才忽然又游向远处。
叉鱼的人争先恐后,让每个人都细心起来,掷中了鱼儿,一时又语声喧腾。
潭中空荡,知道存活的鱼儿已经不多,船舷与水相齐,知道今天的收获颇丰。
舱中的鱼儿两头相交,让人疑心是在一起吃食,两头相齐,又像是一条鱼。
虽然它们有相濡以沫的深情蜜意,但想登上龙门,却越来越渺茫。
鱼大盈车,只是欺骗人的故事而已,但用鱼喂狗,在今天却得到了验证。
水中的血浪凝结如水沸,腥风离得远了,仍在飘散。
笼罩着江面的,只有漠漠的轻烟,船儿摇回,只剩下寥寥的身影在归途中迷茫不清。
水獭发愁没有了食物而离去,蛟龙也怕被火燃烧而挪移了地方。
到棠地观鱼实在是徒有其名,垂钓于渭水,也只是消遣岁月。
那些文人墨客见到叉到的鱼,忍不住吃惊地赋诗吟诵,舟中掌篙的船工也喜滋滋地唱起了渔谣。
鱼肉成脍,便想与我的朋友们同享,观鱼游乐,也想与我的同僚们共乐。
如此生活,自然可以抛弃俗世的优愁与负担,何必还要像贾谊一样向鸮鸟打听未来的去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春
韩愈任阳山令,张署任临武令时,韩愈记叙一次其与友人叉鱼之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道诗前四句总写叉鱼的盛况和非比寻常的乐趣,接下来两句具体描写了看叉鱼的情景,将湖水等景观与观叉鱼有机结合,为下文描写叉鱼的动态作了铺垫。接下来六句写叉鱼的过程,“中鳞怜锦碎”一句表面上写诗人对鳞被叉碎的惋惜,意在写叉鱼人的高超技艺;“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一句则写鱼的灵动可爱。接下来十句写叉鱼的收获,通过运用“濡沫”、“登门”、“盈车”、“饲犬”四个典故,将叉鱼的结果和收获写得情趣盎然。余下十句写叉鱼后的情景和感受,其中前六句以“烧尾”字面意思等衬托出叉鱼的辉煌战果,又通过“如棠”、“钓渭”两个典故突出此次叉鱼的非凡乐趣,然后以“问鸮”的典故抒情。
总体上,全诗前十八句描写叉鱼,用了创作赋时常用的铺叙笔法,极力描摹夸饰,绘形绘影,大的场面写得热闹异常,鱼的姿态等细节更是穷形尽象,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参与者的勃勃兴致。余下十八句纯用议论,排比了一系列关于捕鱼的典故,仿佛在故作炫耀,正流露出幽默风趣。最后引发出捐弃“忧累”、不须“问鸮”的劝勉之词,既劝勉友人也是诗人自己强作排遣。在遣词造句方面,全诗语言通俗明丽,客观事物的活动与诗人主观思想活动相结合,细致而生动,让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抒情方面,全诗喜中有悲,悲中有喜,十分风趣的陈述笔墨中蕴含诗人对沦落不平的感慨。
名家点评
南宋·
刘克庄《
后村诗话》:韩、杜二公五言有至百韵者,但韩喜押窄韵,杜喜押宽韵。以余观之,窄韵尤难,如《
叉鱼》诗押“二萧”字,十八韵,语多警策。
清·
顾嗣立《昌黎先生诗集注》:朱彝尊曰:尽有色态,但稍未入雅。
清·
汪森《韩柳诗选》:公诸律诗,格律极细,诸长律每能赋物入微,乃知文章家用心如许纤悉也。
清·
方世举《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论人当观其大节,论诗当观其大段,不可摘其一事一句而议优劣也。且杜作于前,韩继于后,固自不肯相袭。诗甚工细,有何可议?
清·
李因培选评、凌应曾注《
唐诗观澜集》: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可云笔有化工。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其常据郡望自称昌黎韩愈,故后世称之为韩昌黎;卒后谥“文”,世称韩文公。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疏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
韩柳”。诗与孟郊并称“
韩孟”。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
昌黎先生集》。
作品争议
对于此诗的题目,许多古籍作“叉鱼招张功曹”,但有部分古籍作“叉鱼”。对此,
屈守元、常思春主编的《
韩愈全集校注》根据前人研究成果考证此诗作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并依据此时张署未任功曹、全诗无“招”意、
方崧卿说“(北宋)阁本(《韩集》)无下四字(招张功曹),(祥符)杭本(《韩集》)、(嘉祐)蜀本(《韩集》)有。”等得出结论:“招张功曹”是旧注“投张功曹”与题目混为一体又将“投”误为“招”的结果,当删去“招张功曹”四字而以“叉鱼”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