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根据年龄、皮肤状况的不同,表皮在 28 天左右的周期里,可以完成一次自我更新。皮肤表面的老废角质会自行脱落,不需要人为干预。
作用功效
柔嫩肌肤,促进护肤品更好吸收。
方法
消费者去角质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进行专业的医疗美容,比如
光子嫩肤、激光磨皮;另一个就是自己使用去角质产品。
无论哪种方式,去角质的原理均可大致分为三类:物理去角质、化学去角质和生物去角质。
1.物理去角质
物理去角质成分主要就是各种磨砂颗粒。根据摩擦介质,可以分为:糖粒、盐粒、天然材质类和
塑料颗粒类等。去角质效果取决于颗粒的大小,优点是不易刺激皮肤,比较温和。缺点是在与皮肤摩擦过程中有可能会伤到皮肤。比如:以各种坚果颗粒(如胡桃、杏仁)、水果纤维(如杏子、果皮)、谷物颗粒(如燕麦、米糠)、天然水晶和矿石的粉末等天然材质为磨砂颗粒;以塑料为磨砂颗粒,常用的有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对天然摩擦颗粒更柔软、平滑、温和,缺点是不容易降解,有环境污染问题,已被各国逐渐禁用。
2.化学去角质
化学去角质用得最多的是酸类,主要是α-羟基酸(包括羟基乙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苯乙醇酸和酒石酸等,多数存在于柠檬、苹果和葡萄等水果中,俗称果酸)和β-羟基酸(水杨酸)。
果酸,分子量小,属于水溶性酸。低浓度(低于3%)的果酸可以充当保水剂。当浓度在4%以上、pH值介于3~4之间时,果酸具有去角质的效果。《技术规范》规定α-羟基酸及其盐类和酯类的限值为6%。在果酸中最有效且研究最多的是羟基乙酸和乳酸。果酸对皮肤的渗透差,只能处理表面的角质,同时果酸的刺激比较大,容易过敏。果酸一般的有效浓度为5%~8%之间,适合干性皮肤使用。《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规范》中明确规定:“宣称含α-羟基酸或虽不宣称含α-羟基酸,但其总量≥3%(w/w)的产品应当检测所含α-羟基酸,同时检测pH值。”
水杨酸,相对分子大,属于脂溶性酸,更容易渗透入充满油脂的毛孔,可以作用于毛孔深处,有效改善油皮油脂分泌旺盛、抑制痘痘和粉刺,同时还具有杀菌和抗炎功能。
《技术规范》规定淋洗类肤用产品中水杨酸限值为2.0%。一些焕肤类产品如果使用水杨酸为主要成分,若长期使用的,建议使用浓度在1.5%以下的产品,否则会刺激皮肤。与果酸相比,水杨酸没有保湿效果,可能会引发皮肤干燥。而对于油性并伴有痘痘和黑头的皮肤,水杨酸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角质层的主要成分为角质蛋白。
3.生物去角质
生物去角质成分多为一些酶类物质,能让角质蛋白发生水解,使多余角质溶解脱落,比如
木瓜蛋白酶、α-角蛋白酶和菠萝酶等。生物去角质效果相对要弱些,但是最温和,刺激小。
在用生物去角质成分的时候,首先要注意防止过敏,其次是要注意温度。
因为,酶是需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在使用前可先用温热的水彻底清洁,温水敷脸,涂上产品以后按摩,并配合热水蒸汽,效果会加倍。
挑选建议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皮肤,用何种类型的去角质产品,都要注意不能过度去角质,结合自身肌肤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去角质方法,温和去角质。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膳食均衡和饮水充足,加强防晒、保持肌肤清洁和湿润,才是上上之选。
注意事项
(1)敏感型肌肤或是肤质较薄、较脆弱的,或者是痘痘严重的面疱型肌肤,都尽量不要用摩擦力强的颗粒式去角质品或者含酸类成份的,如柠檬酸、水杨酸、果酸、A酸等等;
(2)对油性及混合性肌肤而言,一周使用一至二次的去角质清洁品最为恰当;
(3)干性肌肤也需要定期去角质,但是手法上得力求轻柔;以免过度刺激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