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阿里巴巴造出的概念。其本意是,在
阿里巴巴的IT架构中,去掉IBM的小型机、
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代之以自己在开源软件基础上开发的系统。
概念
自2013年棱镜门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政府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也加强了政府数据安全方面的工作,有报道称,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并称为美国的“八大金刚”,他们一方面与美国政府、军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在中国长驱直入,占据众多关键领域,导致美国情报部门通过这些设备、软件、网络获取信息,给中国的信息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去IOE”与设备采购国产化、自主研发等口号挂钩,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如win8也未进入中央机关政府采购名单。媒体曾经透露我国正加大政府信息工程的去IOE工作。
去IOE意味着接下来政府必须将数据安全牢牢掌握在国内企业手中,防止数据丢失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也是在此背景之下,阿里云与12306以及之前的中国气象总局、药监局展开深度合作才显得水到渠成。
2008年阿里提出去IOE时不少人觉得是痴人说梦,但经过多年运营阿里云已经彻底完成了去IOE工作,即阿里云的硬件投入彻底抛弃了这三家传统企业,经历几次双十一的挑战之后该技术也趋于成熟,有媒体猜测这或许是12306选择阿里云的重要原因。去IOE具体来说还有以下两个解释
第一个是指IT架构的更新换代,具体说就是以IBM为代表的主机、以ORACLE为代表的
关系型数据库,以及以EMC为代表的高端存储设备,被新型的云计算技术所替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云化”。其中,主机被X86设备所取代,传统数据库被开源数据库产品替换,而SAN结构的高端存储也受到云化的存储产品和体系的冲击。这三方面中任何一项工作,都可以被冠以“去IOE”的具体表现。
第二个是指针对外国IT设备,特别是美国产品的“严打”,减少甚至不再购买IBM、ORACLE、EMC等企业的产品。早在五六年前,
中国移动就着手研究业务支撑系统的云化演进问题。那时候虚拟化技术已经在系统中广泛应用,但对规模庞大的业务支撑系统实施全面的云化改造,至少面临三个问题:
首先,是资源灵活分配与调用的问题。虚拟化技术能将大的计算资源切成小块,但这些切分出来的计算资源能否灵活调用,是否可以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计算能力,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倘若资源池内无法进行系统间的灵活调配,不但达不到提升整体效率的目的,甚至可能因系统间资源调用时的产生消耗过大,导致系统效率反而降低。
其次,是应用软件如何与硬件的云化适配的问题。IOE厂商在软件方面下的功夫很大,在提供附加功能的同时,也很注意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而面对X86开放平台以及开源软件,很多软件需要重新开发或定制开发,应用软件的开发量增加,也给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不确定因素。这也意味着,在新型的技术架构下,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合一,开发者要承担双重开发工作量。
第三,是建立与支撑系统云化配套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引入
云计算技术实现了计算资源的灵活调配,但对系统的维护管理来说,可能是引入了一场灾难。传统的分工界面、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等,都会随着系统云化程度的加强而逐步变化,尤其是对于软件的维护,将面临巨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考验。
正因为面临众多的问题,移动是积极稳妥,有条不紊地进行云化改造的探索与实施。最初是接入层实施了全面的云桌面改造;之后是对CRM系统的接入模块和
BOSS系统的帐详单存储工作进行云化试点。改造的内容不仅包括硬件的虚拟机和X86化改造,也包括基于
分布式数据库和开源数据库的应用软件改造;在一些新建的生产系统中,已经全部采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系统建设;而在分析系统中,分布式与开源等方面的进展更为激进。
尽管做了这么多工作,离全部云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核心的
数据库服务器还不敢去小型机;二是应用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三是资源投入不足导致对系统的控制力差;四是跨域的资源调用,从理论到实践还有很远;等等。
那么系统的云化升级改造与计算机设备国产化,这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全面替换了UNIX小型机、数据库,就能把国外设备连锅端么?
世界级的计算机巨头早就基于自身的特点,通过研发和收购等方式进行云计算技术的布局,IBM有X86和存储设备,EMC旗下的VMware是应用最广泛的虚拟化软件,ORACLE公司也有很多云计算的软件、技术和产品,即使全部完成系统云化改造,也不意味着这些计算机企业就没生意做了。
另一方面,传统的小型机系统也是开放的,并非绑定某家产品。在实际的招标采购过程中,国内企业可以生产的设备,利用价格优势将海外设备供应商打得头破血流;但是在高端计算机领域,国产设备或者没有研发出来,或者其稳定性和性能与国外设备相比差距较大,无法通过测试,因此最终的采购结果还是国外企业中标。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去IOE”说的解决系统云化的问题,并非把系统搬到
阿里云上才是正解,运营商在系统演进方面走得非常靠前;而如果通过“去IOE”来支持设备国产化,前提是国产的设备和产品能够满足电信级运营与服务的要求。
发展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内就逐渐形成了Oracle垄断电信行业,IBM垄断金融行业的格局。2013年的斯诺登事件,让中国政府意识到使用美国数据库的巨大安全风险,全力推进去IOE化,但实际进展缓慢。尽管很多大型银行已经基于MySQL等开源系统,对非核心业务进行替换,但核心业务仍然在使用IBM DB2系统。
截至2019年,其他国家厂商仍占据
中国数据库市场80%以上份额。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中,Oracle、IBM、Microsoft、SAP四家厂商共占据市场份额六成,其中Oracle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从1978年萨师煊在人大开设“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算起,国产数据库已经走过了四十多个年头,形成了以人大金仓、武汉达梦、南大通用、神舟通用等四家供应商为代表,依托科研院校的国产数据库产业。根据公开数据,入选“核高基”课题的人大金仓,仅2011年就获批至少1.2亿人民币的政府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