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城市规划条例》经2003年5月29日
厦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2003年8月1日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批准;根据2005年4月15日厦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的《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厦门市城市规划条例〉和〈厦门市砂、石、土资源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2005年6月2日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批准。该《条例》分总则、城市规划委员会、城市规划的制定、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市政设施规划管理、监督与检查、法律责任等9章69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12年12月21日厦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通过、2013年4月1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批准的《厦门市城乡规划条例》第64条决定,废止《厦门市城市规划条例》。
条例信息
(2003年5月29日厦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2003年8月1日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批准;根据2005年4月15日厦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的《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厦门市城市规划条例〉和〈厦门市砂、石、土资源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2005年6月2日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批准)
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厦门市城市规划区内制定城市规划,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和各项城市建设,实施规划管理,必须遵守本条例。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规划部门)负责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授权区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规划部门)负责管辖区内部分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 城市规划必须依法制定。经批准的城市规划,未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或者废止。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城市规划制定活动。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和服从城市规划管理的义务,并有权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城市规划的实施,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城市规划委员会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委员会)。下列事项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
(一)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分区规划草案;
(二)城市规划未确定和待确定的重大项目的选址;
(三)法定图则、控制性详细规划;
(四)建制镇总体规划、单独编制的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市规划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作为规划审批与决策的主要依据。
第七条 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包括公务员、有关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其中,非公务员不得少于委员总数的二分之一。市规划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由市长担任,设副主任委员二名。副主任委员和其他委员由市人民政府聘任,每届任期五年。委员不能履行职务时应当解聘,出现缺额时应当补聘。
第八条 市规划委员会可设若干专业委员会。市规划部门负责处理市规划委员会的日常事务。
第九条 市规划委员会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由主任或者副主任召集。参加会议的人数不得少于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非公务员不得少于非公务员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第十条 市规划委员会会议作出的审议意见,以无记名方式表决,由全体委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十一条 城市规划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四个层次。
第十二条 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草案由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依照有关规定上报审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审查决定中提出修改意见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决定进行修改。
市人民政府应当于城市总体规划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将其主要内容在本市主要新闻媒体和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
第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的局部调整,应当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并公布;对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上作重大变更,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 单独编制的各专项规划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不得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原则。由各业务主管部门编制的各专项规划,应当经市规划部门综合协调,报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后由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分区规划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
分区的范围由市规划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组团结构布局,参照河流、海域、山脉、道路等地形地貌的分界并结合行政区划确定。分区规划由市规划部门组织编制,应当征求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意见,由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市人民政府批准分区规划后,应当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对分区规划作重大调整,须按照原审批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六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部门会同有关区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编制,报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后由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七条 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区人民政府、业务主管部门或者建设单位组织编制,报市规划部门审批。
第十八条 城市重点地区的规划应当制定法定图则,对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配套设施等作出明确、具体和严格的规定。
市规划部门每年应当提出法定图则的编制计划,报市规划委员会备案。市规划部门在编制法定图则草案过程中,应当征求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法定图则报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后由市人民政府审批。法定图则编制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审批通过后的法定图则应当予公布,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九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可以修改法定图则:
(一)城市总体规划发生变化,对分区的功能与布局发生较大影响的;
(二)重大项目的设立,对分区的功能与布局发生较大影响的;
(三)市规划委员会认为有必要修改的。
修改法定图则应当按照制定法定图则的程序进行。
第二十条 城市规划的各个层次都应当包括城市设计的内容。
城市重点地段应当单独编制城市设计。单独编制的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由市规划部门审查,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一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建制镇和村庄规划由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由市规划部门审查,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他村镇规划报市规划部门审批。
第二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规划、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城市规划、市规划部门审查或者审批城市规划,均应当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办理完毕。
第二十三条 承担编制各类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城市规划设计资质管理由市规划部门负责。
第二十四条 编制或者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法定图则过程中,应当将草案公开展示十五日以上,展示的时间和地点应当在本市主要新闻媒体和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
公开展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书面形式对草案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有关部门对提出的意见、建议应当认真研究,如有必要,可通知建议单位或者个人列席有关会议。
第四章 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的旧区系指厦门岛内东至湖滨东路,西至鹭江道,南至万石山北麓、演武路,北至禾祥东路、禾祥西路的旧城区,鼓浪屿区以及城市规划区内的旧城镇;新区系指城市规划区内新的建设区域。
第二十六条 城市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和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 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应当坚持先规划后建设,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安排城市各类建设用地必须考虑城市土地的区位与价值,保证城市土地得以科学、合理与充分的利用。
城市居住建设用地应当安排在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段,其相邻土地的利用不应当影响居住环境的质量。
第二十八条 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严格注意保护海岸沙滩、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规划区内的沿海道路临海一侧地带应当作为城市重点地段进行规划和管理。
鼓浪屿、万石山应当根据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鼓浪屿改建应当降低建筑密度,严格控制建筑体量、层数,绿地率必须大于百分之五十。
第二十九条 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统一的原则。在制定详细规划时应当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颁布实施,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在实施规划管理时,市规划部门必须综合考虑用地的位置、环境、使用性质、交通状况、城市景观等因素,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科学制定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间距、沿街退缩道路红线、绿地率和停车场(库)等城市规划控制指标,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三十条 新区开发和各类开发区建设应当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与需求,确定适当的开发区建设规模,尽量依托城市旧区,合理利用城市现有的各项市政公共设施,并注意保护自然环境。
第三十一条 旧区改建应当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统筹兼顾、逐步改善的原则。旧区内不得新建工业项目,现有的妨碍城市发展、危害城市安全、污染和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各项功能的工业项目,应当逐步改造或者迁出,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功能。
第三十二条 旧区改建应当按详细规划成片、成街坊进行,不得挤占空地进行建设。
旧区危房应当根据详细规划逐步更新改造。
旧区改建应当注重保护文物古迹、传统风貌建筑和旧城特色。中山路、思明北路、思明南路镇海路口以北路段以及由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范围内的路段改建应当保持原街景风貌。
第三十三条 城市规划确定保留或者预留的市政公用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所、园林绿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永久测量标志、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的用地,规划部门应当核定用地位置和界线严格加以控制,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侵占或者改变其使用性质。
第五章 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第三十四条 城市建设用地和各项建设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各类建设工程,都必须向规划部门申请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其中需由省规划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省规划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规划部门应当公开办事程序,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程序和受理要求。
第三十五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规定持有关批准文件,向规划部门提出选址申请。规划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实际确定选址,在三十日内向建设单位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不同意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城市规划未确定和待确定的重大项目的选址申请,由市规划部门提请市规划委员会审议。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市规划部门应当在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五日内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市规划委员会未通过或者市人民政府不予批准的,市规划部门予以书面答复。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一年内,未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该《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由原核发机关予以吊销。
第三十六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后,应当在有效期内根据规划设计条件和受理要求,向规划部门申报建设项目总平面和单体设计方案。规划部门应当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在三十日内予以批复。
第三十七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批复后,即可按照受理要求向规划部门申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部门在收齐申报资料后七日内,按照相应的规划设计条件,审定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控制指标,同意的应当同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同意的应书面说明理由。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用地手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自核发之日起六个月内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又未申请延期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原核发机关予以吊销。
第三十八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拟定出让的地块,由规划部门按已批准的规划确定其位置、使用性质,规定该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和停车场(库)等规划管理技术控制指标以及其他应当确定的规划设计条件,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凭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 按规定需进行初步设计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取得规划部门的设计方案批复后,编制初步设计。
第四十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批准文件,并在收齐按设计方案(或者初步设计)批复要求编制的施工图及消防、民防、抗震、园林等部门核准意见等相关资料后,方可向规划部门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部门在三十日内核发;不同意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自核发之日起六个月内主体工程不动工又未申请延期的,由原核发机关予以吊销。
第四十一条 设计单位必须按照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进行工程设计。
施工单位必须在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和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设计图纸施工,不得擅自改动。
第四十二条 建设工程必须经有资质的测绘单位放样定位,并经规划部门验线及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工;规划部门应当在接到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报检后五日内组织检查。
第四十三条 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建筑工程竣工测绘报告向规划部门申请规划验收,规划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组织规划验收。
第四十四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需申请临时用地的,必须向规划部门申办《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已有用地红线内进行临时建设的,必须向规划部门申办《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使用年限不得超过二年;确需延期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延长期不得超过二年。临时建筑层数不得超过两层,总高度不得超过七米。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临时建筑规模、使用期限和使用性质建设和使用,不得改变使用性质或者出租、转让。临时建设使用期满或者国家建设需要,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负责无偿自行拆除。
第四十五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修建单独设置的城市雕塑,应当向规划部门申办《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城市户外广告牌、宣传牌的设置应当符合户外广告规划,不得影响城市景观、风景名胜和消防、交通安全。
第六章 市政设施规划管理
第四十六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道路桥涵、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邮政通讯、广播电视、防洪排水、环境卫生等市政设施以及各类杆线、管线,应当根据城市开发建设的需要,做到超前规划设计、配套建设。
市政设施建设单位应当提前向规划部门提供建设计划,由规划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综合平衡。
第四十七条 城市新建道路、桥梁隧道上的各项管线工程(包括横过道路预埋管线),应当按照市政管线规划设计要求统筹布置,并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埋后浅埋的建设程序,综合组织施工,与道路桥梁隧道同步建设。
新建成的城市道路,五年内不得开挖敷设管线;确需开挖施工的,由道路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规划部门方可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八条 市政工程的规划管理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市政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持批准的建设计划文件向规划部门提出申请,由规划部门提供规划设计条件;
(二)设计单位根据规划设计条件进行设计,如涉及铁路、河道、绿化、环保、消防、民防及其他重要设施时,由规划部门综合协调;
(三)建设单位向规划部门报送市政工程设计方案、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九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市政管网综合图,由建设单位报送规划部门审定后,办理市政管网审批手续。
第五十条 城市道路及市政管线的座标、标高、控制红线宽度以及道路绿化带宽度,必须依据城市规划确定。如在建设中确需变更,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向规划部门报批。
第七章 监督与检查
第五十一条 市规划部门每年对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向市人民政府提出报告,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市人民政府每二年对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并报城市总体规划的上级审批机关备案。
第五十二条 市规划部门依照本条例对下列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一)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是否经过规划许可;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合法性及执行情况;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合法性及执行情况(包括建筑
容积率、密度、绿化面积、建筑退线、间距等执行情况);
(四)按照规划建成和保留地区的规划控制情况;
(五)建设工程放样检查;
(六)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七)建筑物、构筑物交付使用后的规划使用性质;
(八)按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内容。
第五十三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或者市规划部门的委托,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违反规划用地行为,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已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但未取得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占用土地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提请市人民政府责令违法者退回占用土地;对该土地上已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拆除;
(二)未取得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文件而占用土地的,由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改变土地原貌并影响规划实施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三)擅自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确定的位置、范围和使用性质占用土地的或者使用已失效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占用土地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市人民政府责令退回占用土地。
第五十五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有下列严重影响城市规划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并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一)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结构、空间布局的;
(二)占用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用地的;
(三)压占建筑退让红线、道路或者在地下管线安全范围内进行建设的;
(四)影响城市消防、防洪、抗震、供电、供水、供气、有线电视网络安全的;
(五)影响机场净空控制、微波通讯通道及高压供电走廊的;
(六)污染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市容观瞻的;
(七)占用岸线和公共绿地、防护林带的;
(八)破坏或影响公园、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的;
(九)占用廊道、屋顶等及其他公用部分搭建建(构)筑物的;
(十)妨碍国防设施、测量标志进行建设的;
(十一)擅自在近期建设规划控制区进行建设的;
(十二)擅自在建成的新区或者旧城改造片区内插建的;
(十三)临时建(构)筑物以及拆迁红线范围内应当拆除的建(构)筑物逾期不拆除的;
(十四)其他严重影响城市规划进行建设的。
第五十六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对城市规划有影响但尚可采取措施消除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并处以建设工程土建造价的百分之五至三十的罚款;对城市规划建设尚无不良影响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并处以建设工程土建造价百分之二至二十的罚款,补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五十七条 未取得《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并处以建设工程土建造价的百分之五至三十的罚款。
使用期满不自行拆除的临时性建筑,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其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予以拆除。
第五十八条 擅自改变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使用性质影响城市规划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当年重置价的百分之二至二十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建设行为造成公用设施和市政设施损坏、损失的,当事人应当负责修复、赔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未经规划部门验线、放样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开工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一条 限期拆除的违法建设不得继续施工。限期改正的,必须经作出处罚决定机关检查认可并由规划部门重新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继续进行建设。
第六十二条 违法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接到停止建设通知或者处罚决定后,继续进行违法建设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予以查封,直至拆除继续违法建设部分。
第六十三条 设计单位没有按照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编制建设工程的设计方案或者进行工程设计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没收该项目的全部设计费;情节严重的,应当提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取消其设计资质。
施工单位承接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的施工任务或者擅自改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没收该项目的全部管理费;情节严重的,应当提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取消其施工资质。
第六十四条 对违反规划用地和违反规划建设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除按照上述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外,还可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处以一千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对规划部门或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六条 无权审批、越权审批、违反规划的审批以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审批行为无效,根据该批准文件进行的建设应当分别按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处理。
作出违法审批的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法审批造成经济损失的,违法审批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七条 规划部门或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
行政处分;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规划部门或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的
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规划部门或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厦门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六十九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会议公告
第7号
《厦门市城乡规划条例》已于2012年12月21日经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于2013年4月1日经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4月3日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厦门市城乡规划条例》的决定
(2013年4月1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通过)
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厦门市城乡规划条例》进行了审查,认为其内容与上位法没有抵触,决定予以批准,由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施行。
厦门市城乡规划条例
(2012年12月21日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2013年4月1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
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003年5月29日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3年8月1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根据2005年4月15日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厦门市城市规划条例>和<厦门市砂、石、土资源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2005年6月2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的《厦门市城市规划条例》同时废止。
相关新闻
据悉:2016年2月5日国务院以国函〔2016〕35号批复了《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批复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6〕35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厦门是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厦门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要不断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逐步把厦门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在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门户作用。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全市域1699.39平方公里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统筹安排岛内外城镇空间布局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发展。拓展闽台合作,促进两岸融合;加快厦(门)漳(州)泉(州)一体化发展,统筹安排产业布局,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40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要落实好《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加强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重点防灾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潮)、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加强对鼓浪屿—万石山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六、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七、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鼓浪屿等历史文化街区,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依托北部山体及联通山海的河网水系形成生态隔离廊道。加强对沿海地区开发建设的控制和引导,控制好天际轮廓线,保护好自然水体、生态岸线和景观风貌,突出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海湾型城市景观特色。
八、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规划》是厦门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驻厦门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厦门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厦门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厦门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2016年2月5日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