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蕨
碗蕨科蕨属植物
欧洲蕨(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是碗蕨科蕨属植物,高可达1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锈黄色柔毛,以后逐渐脱落;叶远生;叶片阔三角形或长圆三角形,长30-60厘米,宽20-45厘米;羽片4-6对,柄长3-5厘米回羽状;小羽片互生,斜展;裂片10-15对,平展。叶脉稠密,仅下面明显;叶干后近革质或革质,暗绿色;叶轴及羽轴均光滑,小羽轴上面光滑,下面被疏毛,少有密毛,各回羽轴上面均有深纵沟1条,沟内无毛。
形态特征
植株高可达1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锈黄色柔毛,以后逐渐脱落;叶远生;柄长20-80厘米,基部粗3-6毫米,褐棕色或棕禾杆色,略有光泽,光滑,上面有浅纵沟1条;
叶片阔三角形或长圆三角形,长30-60厘米,宽20-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三回羽状;羽片4-6对,对生或近对生,斜展,基部一对最大,三角形,长15-25厘米,宽14-18厘米,柄长3-5厘米回羽状;小羽片约10对,互生,斜展,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近平截,具短柄,一回羽状;裂片10-15对,平展,彼此接近,长圆形,长约14毫米,宽约5毫米,钝头或近圆头,基部不与小羽轴合生,分离,全缘;中部以上的羽片逐渐变为一回羽状,长圆披针形,基部较宽,对称,先端尾状,小羽片与下部羽片的裂片同形,部分小羽片的下部具1-3对浅裂片或边缘具波状圆齿。叶脉稠密,仅下面明显;叶干后近革质或革质,暗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在裂片主脉上多少被棕色或灰白色的疏毛或近无毛;叶轴及羽轴均光滑,小羽轴上面光滑,下面被疏毛,少有密毛,各回羽轴上面均有深纵沟1条,沟内无毛。
主要价值
食用:根状茎提取的淀粉称蕨粉,供食用;嫩叶可食,称蕨菜。
经济:根状茎的纤维可制绳缆,能耐水湿。
药用:全株均入药、駆风湿,利尿,解热,又可作驱虫剂。
主要变种
(Pteridiumaquilinum(L.) Kuhn var.latiusculum(Desv.) Underw. ex Heller):分布于中国各地,但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200-830米山地阳坡及森林边缘阳光充足的地方。也广布于世界其他热带及温带地区。该种根状茎提取的淀粉称蕨粉,供食用,根状茎的纤维可制绳缆,能耐水湿,嫩叶可食,称蕨菜;全株均入药,驱风湿、利尿、解热,又可作驱虫剂。
产地生境
生长于海拔200-830米山地阳坡及森林边缘阳光充足的地方。
除南极外,所有大陆都可以找到欧洲蕨。原分布于欧洲及非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物种危害
毒性部位:全株有毒,尤以根茎的毒性最大,幼芽及未成熟叶片毒性高于成熟叶片。
主要有毒成分:含硫胺素酶、原蕨苷、蕨苷、蕨素、血尿因子、莽草酸和槲皮黄素等。
危害动物:马、牛、羊等动物均可发病。牛急性中毒以骨髓损伤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为特征,牛慢性中毒主要表现地方性血尿病或膀胱肿瘤;羊中毒表现视网膜退化和失明及脑灰质软化;单胃动物主要表现硫胺素缺乏症。欧洲蕨和毛叶蕨具有相似的毒性与致癌性,可引起大鼠和豚鼠消化道、膀胱和乳腺肿瘤,以及牛的血尿病与膀胱肿瘤。
牧场危害:欧洲蕨生长着长长的根和叶,能够迅速地在草地和树林里蔓延。不少农民和花匠都很讨厌欧洲蕨,因为它一且生长起来就很难除掉。从它的森林地大本营向外扩散蔓延已经有好几个世纪了。但是它们侵占空旷的乡下地区的速度在不列颠的整个西北部地区却是令人担心地加快了。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竟争者,欧洲蕨通过将其他植被挤出而降低牧地的价值。这一类蕨本身对于牲畜就是有毒的,此外还有助于羊虱(一种昆虫)的繁殖这种昆虫不但袭击羊群,而且还传播疾病。
对人类危害:尽管许多人欣赏欧洲蕨的美丽,但是,对受威胁的栖息地以及对以娱乐为目的的高地使用产生了影响。
防治方法
在欧洲蕨优势生长地区,可采取物理(焚烧、深耕轮作或刈割)或化学控制技术,控制蕨类植物的扩散和蔓延。中毒动物尚无特效药物,旦发现中毒应首先停止采食蕨类植物,反刍动物给予鲨肝醇,马属动物给予硫胺素有一定疗效。
参考资料
欧洲蕨.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5:4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