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旅游是指
旅游目的地是未经人为开发的的自然生态旅游区,景区内具备了有山有水以及农村食宿条件,景区内植被茂盛能使人受到新鲜空气的熏陶,能使人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如此这样的景区最受人们的欢迎,应该大力发展。
促进思路
虽然生态旅游所阐发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依稀可以在我国古代先哲们那里找到思想的源泉,但是,作为明确的“生态旅游”这一提法,却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可以从理论界的研究发展和我国各地实践两个方面来概括:
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 虽然旅游与环境这个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问题早在70年代初就引起了旅游界的注意,但是“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的。直到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才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 。
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此次大会是由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有118位学者出席研讨。会议就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保护的关系;如何在生态旅游中开展环境教育;中国
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生态旅游线路的优选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上还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研讨会后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章在各个刊物上频频发表,使“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迅速在国内被普遍地接受。 此后,在近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有些概念和定义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是争议,一时间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众说纷纭。 近期更多的关注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在对实践的研究上,大致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
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相关消息
国家旅游局于2008年发布通知,将2009年全国主题旅游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主题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生态旅游已经日益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也会日益走向社会,被大众所感知和认可。
生态旅游景区打造思路
尽量保持原生态、与环境协调、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这些是生态休闲景区应该遵循的大原则,而具体的景观与事件打造,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一步把握:
选择与提炼
生态休闲旅游景区一般都面积广阔、山水相依,有田舍、森林、草场、动植物、山崖巨石、溪涧港湾或者是江河、大漠、海洋等。景区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皆可成景,景观既可以是山体、高崖、巨石、森林、草场;又可以是房舍、古迹、井田、独树、小桥、荷池;也可以是民间工艺、歌舞、传说故事等风物;还可以是日出、月色、天光、云霞、雨雪等气候性的景物;而其中的组合更是千变万化。首先应该对这些潜在的亮点进行分析、取舍、整合、提炼,并赋予更高层次的内涵,而这种取舍提炼以及深加工的过程必要时需要多次重复。
有所牺牲
在景观的选择上,我们必须要有所取舍;而对于生态本身,我们也应该有所牺牲。当然,这种牺牲决不是以破坏生态来换取利益的“短命行为”,而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和谐。
可进入性怎么解决?接待设施如何建设?公共工程和配套设施如何配置?开发,不可避免的要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旅游开发之前和过程中,必须综合考量具体景观的观赏价值、可进入性、游人限量、季节频度、开发时期的阶段性、经济性、游程时间等限制,必须权衡利弊,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这一点上,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的区别很大。生态旅游是特定的动物、植物、群落及整个生态环境为观赏对象,其前提是生态保护,即观赏对象不应受到损害;而对生态休闲来说,“生态”与其说是保护对象,不如说是一种背景、一种手段,生态休闲景区完全可以在科学的分析和指导下,放开手脚,在更好发展、更好保护的前提下,先破而后立。
当然,这种牺牲必须慎重,而且不能违反相应的文物古迹和生态的保护规定。对独特的景观、敏感性强的景观、脆弱的景观景物,必须加强原生原态的保护,如古树、古崖、古井、奇石、奇景旁,任何建筑物、构筑物都应当规避,或者绕道或者架空或者地设通过;对群生性、非唯一性的植物、石林、山岩,可舍次而求精;对孤立的、有一定保留保护价值的树、花、草种或植珠,则应以“当留则尽量留,当去则只好去”的原则处置,如步行游道中的某株大树,因地形所限无法绕行时,则可去其侧枝保留主干,或者通过创意的设计来造景,使其与环境更为和谐,而不应为了游道的宽畅伐掉这棵树。
添补修饰
对溪、涧、沟、壑,加些踏步的石柱、石桩,或是添制一座小桥、一些栏杆等,则是必须的。对于残缺的有保留价值的岩体、墙体、房舍、匾额、标语、名池、名物等,则应在不破坏其文物价值的前提下慎重比较,请专家指导,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予以修复。
对安全有隐患的高崖、危石、枯树、窄道、陡坡、深潭等,则应以“排危保安”、方便协调为原则,或补缺、或支撑、或封锁、或连接,或架桥以渡,或栈道以通,或攀缘而上,或引流而疏,或筑坝以囤,切实改善通行或观览条件。
有的奇树、巨型奇石、小群石林、独特林群或草地沼泽,可以剔除杂物去粗取精,或者深挖、刨显,让这些独特的具有原生态的景物彰显出非同寻常的景观魅力,这是生态休闲景区打造的秘诀之一。其景物的不可移动性和不可替代性,会使都市人有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
借移疏密
对进入景区和区内交通线路的绿化,必须站在景观和生态的双重角度考虑。从城里一路行来,则是一路清新、一路风景。车行山道或船行溪河,极目远眺,可资借用之景不在少数。乘坐移动的交通工具,上坡下坡、转弯抹角,可谓变幻无穷,一步一景。
生态休闲景区道路两旁的绿化树种植,绝不能套用一般公路的模式,为了绿化而绿化,为了成林荫道而在两侧紧密植树--这种狭长的“胡同”并非佳景享受,应该适当地留出空档,使游客在车内可流观远山近景。此外,应该有意识地间隔,区段式种植不同树种,或者根据其季节,或者根据其海拔,或者根据其树形,或者根据其颜色,错落而有致,区别而协调,丰满而富有色彩旋律,配合大地艺术的造景,使景观变化而具备视觉冲击。
对游客集散地或宾馆、社区旁的小块绿化,应当讲究用本地植物及木石构件来打造。可以有目的地从本地别处移来;或收集本地的草种花苗进行集中种植,形成一片、一带、一环、一群的独特景观;有的还应是唯美的且在他处他时看不到的景观。
挖掘风物
在建筑、日常游乐项目、传统节庆仪式、专项会展事件的包装创作中,当地历史文化蕴有丰富的题材内容和很大的创作空间,如文化传承、历史事件、当地名人、独特的劳作渔猎方式、民俗礼仪、山歌民谣、独特音乐或乐器、口头文化、图腾祭祀等。其挖掘整理及二次创作,如书刊、图片、歌舞、民俗活动、独特的地方餐饮品种及原料等,既能够扩大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有可能实际地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挖掘风物的过程中,某种意义上可以“无中生有”,甚至用“拿来主义”。对于早已失传或濒危的事件和风物,只要有渊源脉络,能言之有理,便可资发扬,衍生其派系,精心设计打造;对于一些特殊的非本地风物,也可择优“拿来”。如:
发散思维强调创新:对平淡无奇的石林、石崖、山石、山口、树林、草场、湖泊、岛屿、港汊、村寨、事件、物件的重新命名,化腐朽为神奇。
创新包装:对老地名、老故事、老事件,给以全新的创意包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游乐效果。对当地人们千百年来熟视无睹的山脊轮廓线、群峰、石纹、崖廓的重新欣赏和发现等,有时会产生石破天惊的发现或饶有趣味的审美兴奋。
休闲环境营造
景区是景观与事件的集合体,对于生态休闲景区来说,单独的景观虽然重要,但整体的生态休闲环境更符合都市人回归自然的要求。如何用游线将不同类别的景观景物串联起来,必须用心设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间置式步道的步辐、梯高、梯宽、路宽、栏高、季节性、方便性、可视度、重复性、可进入性、代步工具选择、上下坡的重复率等。业界的“五分钟一个兴奋点,十五分钟一个小高潮,半小时一个大高潮”的游览节律固然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但这并不是生态休闲景区的唯一选择,轻松、自然、回归的环境营造更值得我们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