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镇中心地段,占地5.7平方公里,是全镇中心区,也是镇发展最早的村,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由于历史悠久,村
聚居了大量的本地
户籍人口,辖下有25个
村民小组,合共将近9000人
户籍人口。
村情概况
25个村民小组分别是:菊塘片的菊一、菊二、菊三、菊四、任一、任二、联胜;上凤林片的新元、南元、凤一、凤三、上栅、下栅、沙婆、山仔、向北;大塘片的大一、大二、大三、官渡涌、华德里、曹家、军铺、鳌台、下凤林。作为镇中心,村雄踞镇内繁华的商业地段,有着富民商业街等一批知名商业巨头,同时也是高档商住小区的聚集地。传统食品如厚街濑粉、厚街腊肠、厚街什锦菜、厚街咸酸等使村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农村风情。
历史沿革
厚街村始建于
北宋徽宗宣和中期(公元1119—1125年),具有800多年历史。相传福建莆田人王泰,宦游南粤,先到增城定居,娶妻叶氏生一子,后到厚街定居,娶妻许氏生2子,次子留居厚街,因选址“军铺”(随军眷属圩场)后面,故名“后街”。此后历代人口繁衍,百业俱兴,人才辈出,又因民风淳厚善良,生活丰厚富足,更名“厚街”。
地方特产
厚街濑粉作为厚街镇特色食品当中最为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一种,远近闻名,名声广为流传。而厚街濑粉又分为机制(机器制作)和手制(手工制作)两种,当中手制濑粉由于其柔软爽滑,味道浓厚而最为受群众喜爱。手制濑粉是一门传统技艺,须要较高的制作技术,也是一项消耗较大的体力劳动。由于传统技艺费时费力,产量不高导致利润不高。仍保留以传统技艺制作厚街濑粉的师傅已屈指可数,该村的余球就是其中一人,他的手制濑粉味道可口,是手制濑粉的最大生产者。为保护这项传统的食品产业,09年,该村协助余球老人申报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力求将他继续传承下去,让厚街濑粉的美味永久飘香。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6户通自来水。有3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81.0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0户(分别占总数的27.03%和27%)。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0公里。全村共拥有农用车4辆,拖拉机6辆,摩托车7辆。全村建有沼气池1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户,建有小水窖4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0亩,有效灌溉率为50.5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9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8 亩。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9户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有27户居。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43.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54.86%;畜牧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36.5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59头,肉牛63头,肉羊287头,鸡532只);林业收入0.23万元,占总收入的0.84%;第二、三产业收入2.27万元,占总收入的8 %。农民人均纯收14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人(占劳动力的13%),在省内务工5人,到省外务工4人。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78亩(其中:田70亩,地108亩),人均耕地1.15亩,主要种植粮食、
经济作物等作物;拥有林地285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6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03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92亩,其中养殖面积92亩;草地1900亩;荒山荒地1975亩,其他面积2000亩。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0%。该村正在发展核桃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6户,共乡村人口150人,其中男性77人,女性73人。其中农业人口149人,劳动力93人。该村以彝族为主(是彝族居住地),其中彝族150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28人,占人口总数的18.0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0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7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乡卫生院40公里。该村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36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说全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安龙堡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4公里,距离中学44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8人,其中小学生15人,中学生3人。
该村有业余文娱宣传队2个(花鼓、大娱乐各1)。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交通不方便,基础设施差。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巩固种植业,大力发展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