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恩虞
原南京第七中学校长、《南京日报》社编委
厉恩虞(1919年9月18日-1978年6月27日),又名陈震东,南京人。1935年参加南京“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43年在日伪占领的南京巧妙发动和领导了爱国抗日的“倒樊”运动和清毒运动,震动全国。他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投入祖国解放事业;积极参加军事接管工作。建国后在中共南京市委有关部门负责一定工作,后在受“敌特嫌疑”的不白之冤下仍坚`持勤奋工作﹐被誉为“无名英雄”。曾在玄武区一带从事教育活动。
人物生平
学生时代
1919年9月18日出生于南京。1940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1941年参加党的秘密外围组织青年救国社,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活动。
1942年就参加了反对校方施行法西斯管理的倒樊运动,在沦陷区第一次驱逐了校长樊仲云这个汉奸文人,他和同学王嘉谟崭露头角,成为学生领袖。
革命活动
夫子庙一带冲砸了所办的鸦片烟馆,当时在中大电机系一年级求读的江泽民也积极参加了游行、砸馆、烧鸦片的抗日爱国活动。
1943年底到1944年初,按照党的指示,陈震东和同学王嘉谟等,团结广大师生利用日伪内部矛盾、采取合法手段开展声势浩大的“清毒运动”,有效地打击敌人,振奋全市人民的爱国精神,影响和促进上海、无锡、苏州等地的“清毒运动”,在全国造成一定声势。陈震东在运动中担任南京学生清毒总会会长,英勇机智,表现突出。
入党后
1945年12月厉恩虞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因受敌人追捕,经上海转移去苏北解放区工作。
1946年8月他又奉命回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与中共南京市党委在上海联络站的负责人贺崇寅通过王嘉猷要求于1945年由南京中央大学电机系转入交通大学电机系求学并已入党的江泽民,安排他的住处,江泽民设法让他住在自己的姨妈家中,并让他在上海青年会职工会业余学校教课,宣传马列主义和进步思想,于是他与江泽民经常在一起。
1948年11月联络站撤消,厉恩虞离开上海再次转到苏北根据地,江泽民为他送行,他到苏北后改名为陈震东。
建国后
1949年4月中旬,他随解放大军渡江,来到南京。南京解放后﹐他参加南京的军事接管工作,任职于解放军金陵支队研究室﹑南京市委办公厅工业组、并承担负责工作,12月调南京市第七中学工作﹐先后任副校长,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等职。
晚年时代
1977年厉恩虞患了肺癌,1978年6月27日厉恩虞终于因癌病逝于南京。在厉恩虞病重期间和逝世之后,江泽民对他及其子女曾多方予以关怀。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2 17:5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