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拼音:lì),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其本义是质地粗硬的磨刀石,泛指磨刀石,这个意义后写作“
砺”。“厉”用作动词时指磨刀使锋利,引申为抽象的勉励、激励,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励”。“厉”又引申为高扬、疾飞,再引申为猛烈、程度深。引申为刚硬、刚烈、威猛,又引申为严格、严厉。
文字源流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铜器铭文中,就出现了“厉”这个字。金文写作图1、2、3。作为义符的“
厂(hǎn)”,本像山崖形,石字是在“厂”字上增加“口”作为装饰偏旁而成。故古文字中从厂之字,亦可从石作。《
说文解字》说:“厉,旱石也。”“旱石”的意思是质地较粗的石头,这种石头可用作磨刀石,所以“厉”的本义是指磨刀石,是“砺”的本字。《说文解字》认为“厉”是形声字:“从厂(hǎn),虿(chài)省声”。“厉”的声符“虿”,古字写作“萬(
万)”。甲骨文的“萬”如同一只蝎子。后来“萬”专作数字,人们在它的下部加上了“虫”造出“虿”来指代蝎子。“虿”本以“萬”为声,所以“厉”的声符本来也应该是“萬(万)”,《说文》以为厉为“虿省声”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虿”和“萬”同出一源,所以早期的“厉”字或从“萬”声(如图1、9),或从“虿”声(如图6、8)。
因为本义是磨刀石,所以“厉”引申后有磨、磨快的意思,如《战国策·秦策》“缀甲厉兵”、《左传》“束载厉兵秣马”“厉兵”指磨砺兵器,使之锋利。后人为了强调这层意思,人们又在它的旁边加个石字,写作砺。所以,作磨刀石和磨的意思,厉和砺古代是相通的。此外还有“厉身”,指磨砺自身。后引申为严厉之义,如厉音(声音严厉)、厉气(严厉的神色)。还可引申为猛烈义。
励由厉而来,因磨砺之义,又引申为勉励、激励之义。所以,在古代汉语中勉励这方面的意思,“厉”和“励”是相通的。可是,在现代汉语中,“厉”和“励”有明确的分工。在劝勉、努力工作方面,只能用励,如勉励、激励、奖励等。
也有人对“厉”的构型提出不同看法。有人说“厉”的字形像一只蝎子(“萬”)藏在山崖的石缝中。蝎子毒性很大,古人对它十分畏惧。“厉”由此引申出新的意义并产生出新的文字来,作锐利、凶狠、剧烈等意思讲。磨刀石称为“厉”,是因为磨刀时能产生剧烈的摩擦,有如蝎虿蜇人猛烈、锐利。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九】【厂部】力制切(lì)
旱石①也。从厂,虿省声。
𧓽,或不省。
【注释】①旱石:徐锴《说文解字系传》:“麤(粗)悍石也。”徐鼒《讀書雜釋》:“悍之从旱,亦以剛為義,與上‘厎,柔石也’文正相承。”
说文解字注
“旱石也”注:旱石者,刚於柔石者也。《禹贡》:“厉砥砮丹。”《大雅》:“取厉取锻。”引伸之义为作也,见《释诂》。又危也,见《大雅·民劳》传,虞注《周易》。又烈也,见《招䰟》王注。俗以义异,异其形,凡砥厉字作“砺”,凡劝勉字作“励”,惟严厉字作“厉”,而古引伸假借之法隠矣。凡经传中有训为恶、训为病、训为鬼者,谓厉即“疠”之假借也。训为遮列者,谓厉即“迾”之假借也,《周礼》之“厉禁”是也。有训为涉水者,谓厉即“濿”之假借。如《诗》“深则厉”是也。有训为带之𡍮者,如《都人士》“垂带而厉”,传谓厉即“烈”之假借也。烈,馀也。
“从厂,𧍣省声”注:按,《说文》“𥝄”与“𦹌”篆形绝异,厉从𧍣省声,则字当作“𠪄”,而隷体“𦹌”作“虿”,“𠪄”作“厉”,皆从萬,非也。后人以隶改篆,则又篆皆从萬矣。汉隶存者,作“𧔐”作“𠪿”可考也,今篆体及说解皆正。力制切,十五部。
“𧓽,或不省”注:今各本篆从萬下虫,非是。汉人隶多作𠪿,不省。
广韵
力制切,去祭來 ‖ 萬聲祭1部(lì)
厲,惡也。亦嚴整也,烈也,猛也。又姓,漢有魏郡太守厲温。
康熙字典
【子集下】【厂部】 厉;康熙笔画:15;部外笔画:13
《唐韵》《集韵》《韵会》力制切。《正韵》:力霁切,并音例。《说文》:旱石也。从厂,虿省声。徐曰:旱石,麤悍石。《玉篇》:磨石也。《诗·大雅》:取厉取锻。
又磨也。《左传·成十六年》:秣马厉兵。《荀子·性恶篇》: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
又《说文》:严也。《论语》:听其言也厉。
又《广韵》:烈也,猛也。《礼·表记》:不厉而威。
又《玉篇》:危也。《易·乾卦》:厉无咎。
又《尔雅·释诂》:厉,作也。注:谷梁传曰:始厉乐矣。疏:兴作也。《方言》:厉,𠨐,为也。瓯越曰𠨐,吴曰厉。
又《玉篇》:虐也。《孟子》:厉民以自养也。
又《玉篇》:上也。《诗·卫风》:在彼淇厉。《韵会》:岸危处曰厉。
又《诗·卫风》:深则厉。注:以衣涉水,由带以上曰厉。
又《周礼·秋官·司厉》注:犯政为恶曰厉。
又《尔雅·释天》:月在戌曰厉。
又《韵会》:丑恶也。《庄子·天地篇》:厉之人夜半生子,恐其似己。
又《史记·严安传》:民不夭厉。注:厉,病也。
又《前汉·儒林传》:以厉贤才焉。注:师古曰:厉,劝勉之也。
又《息夫躬传》:鹰隼横厉。注:师古曰:厉,疾飞也。
又《正韵》:厉鬼。《左传·昭七年》: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又《正韵》:鞶厉,带重也。《左传·桓二年》:鞶厉斿缨。
又姓。《广韵》:汉有魏郡太守厉温。
又《集韵》《正韵》并落盖切,音赖。《前汉·地理志》:厉乡,故厉国也。注:师古曰:厉,读曰赖。
又《史记·范雎传》:漆身为厉。注:厉,音赖。言以漆涂身,而生疮为病癞。
又《韵会》力孽切。《正韵》良薛切,并音列。《韵会》:严也。一曰囊垂饰。《诗·小雅》: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起西音於促柱,歌江上之𩙂厉。注:𩙂厉,歌声淸越也。
考证:“《易·乾卦》:厉旡咎。”谨照原文旡改无。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厂”从上、左包围“万”,底部“厂”“万”齐平。“厂”,横笔居上偏右。“万”,首笔横在横中线上方,右端超出上面横笔;㇆(横折钩),横段在横中线下侧,竖钩段左斜;末笔撇伸向“厂”下侧,撇尖与钩底持平。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