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溪村属今
历口镇,在
牯牛降山脚下,四周群山环抱,远离尘嚣。村中王姓为
王壁后裔,于宋朝迁此定基,
聚族而居。历溪是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十分丰富的古村,古有历溪十二景。村中的古桥、古祠、古碑、古庙、古戏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传说。王氏宗祠“
合一堂”为该村明代御医
王典所建,该祠堂大门按圣济五凤楼形式建造,一对汉白玉抱石鼓为嘉庆皇帝所赐。村中的古树林保留着诸多的千年古樟、白果、红楠、香枫等珍稀名贵树木,为徽州保存最好的古树林。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54亩(其中:田131亩,地523亩),人均耕地0.71 亩,主要种植包谷、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17655亩,其他面积10453.70 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路、电话,无路灯。有23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3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0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88.5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2户,(分别占总数的17.80%)。
该村到德苴乡政府道路为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公里,无集贸市场。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辆,摩托车84辆。
经济概况
该村2006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17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8.80 万元,占总收入的68.67%;畜牧业收入37.10 万元,占总收入的21.4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52头,肉牛76头,肉羊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0.58%;第二、三产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4.62%;
工资性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3.47%。
农民人均纯收入842元,农民收入以烤烟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2人(占劳动力的2.41%),在省内务工22人。
历口镇历溪村位于历口镇西北部,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
牯牛降山脚,该村历史悠久,史料记载该村建于南唐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实属千年古村。全村现有人口689人,分历一、历二、历三、历四四个村民组,全村土地总面积1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9.3亩,山场面积13200亩,水田375.2亩。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村中古桥、古祠、古墓、古庙、古民居、古树林至今保存完好,是旅游、探险的好去处。近年来,合一公司在历溪村两委的鼎力相助下,乡村旅游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2010年镇党委、政府精心打造历溪乡村旅游“八个一”的提升工程,为历溪旅游的跨越式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九十年代,历溪旅游以历溪村民
股份制形式,农民自发办旅游。村民积极修缮了合一堂,铺修了古树林林间小道,编写导游词,为历溪今天的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合一公司入驻后,修建了廊桥,铺修竹林景观道、建设“合一”旅游接待公司,修建了停产场,置办了5户“农家乐”,大大提高了历溪乡村旅游服务水平。近三年来,每年接待游客 人次逐年上升,2010年共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县旅委参考数字)。2010年镇党委、政府精心打造“八个一”旅游质量提升工程,即建设一个历溪新村,拓宽改造一条入村公路和历溪坞口旅游栈道建设,修建景观鱼塘一池,打造食用菌景观园一处,建设一条水街、改徽造旧一批房屋,修缮、装潢、恢复了一个养生堂(祁红会馆),基本完成了历溪村公路的拓宽、景观鱼塘建设、改徽、古民居、古树林保护、历溪新村、
村庄整治等工作。据统计,历溪乡村旅游总投资共达1000余万元以上。今年在去年建设的基础上,将完成以下各项工作,全面完成景区公路油路摊铺,建设御医广场,着力村口绿化,打造景观围墙,拆除、拆迁不符合规划建筑,建好历杨公路会车道,扎实推进历溪旅游服务工程再提升,努力跻身4A景区行列。经预算,投资资金将达500万元以上。
通过多年打造,景区建设有了较大的改观。下步,我们将从以下各方面进一步打造历溪乡村旅游建设。在村内聘请了清洁员和乱堆乱放管理员,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治理历溪整体旅游环境;通过“六绿”,着力绿色质量提升工程,大大提高村口形象;整修、装新合一堂、
养生堂、御医展览馆等景点建设;通过古树林保护,林中旅游栈道的修葺,提升生态游品味;建设历溪新村,努力提高“农家乐”接待档次,促进旅游服务接待水平有大提升;扮靓目连戏,添置演出行头,创新通俗易懂的演出形式,尽量接近游客观赏水平,真正能让游客欣赏、接纳;大力培植中药材基地建设,争取符合“御医故里”旅游项目的入驻。完善历溪
旅游总体规划,把历溪建设成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乡村旅游精品点。
人口
该村现有农户236户,共乡村人口914人,其中男性481人,女性433人。其中农业人口914人,劳动力55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887人,彝族27人,其他民族0人。
社会事业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79人,参合率85.23%;享受低保2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2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2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236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68平方米,拥有教师6人,在校学生101人,距离乡中学14公里。整个行政村
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1人,其中小学生101人,中学生30人。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4个,共有党员38人,少数民族党员3人,其中男党员33人、女党员5人。
村委会由 支书、主任、副主任组成,下设8个村民小组
村务活动
2009年历溪村将抢抓“旅游生态建设年”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拟定建设规划如下:
1、历溪村饮水工程建设。高山引水、过滤池、储水池、管道建设,投资额为35万元(不含村民投工投劳部分)。
2、历溪坞旅游道路及辅助设施建设。道路护栏、路面、路程延伸3公里,总投资40万元。
3、历溪农网升级改造。景区服务中心电网、新村电网、老村电网改造、变压器增容,总投资30万元。
4、景区道路绿化工程。长度为2公里的绿化,栽植桂花树等苗木500株,投资20万。
5、历溪古民居保护与新村建设。历溪古村落改徽建徽7万、古村落污水管网建设15万;新村建设,一期30户,投资300万(含征地、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22万元。
6、历溪坞旅游水面建设。通过招商,建设历溪坞旅游水坝及小水电工程,总投资300万。
7月5日,央视财经频道《
环球财经连线》栏目对我镇历溪景区乡村旅游进行报道。
报道以写实的手法,将历溪村的自然风貌及人文景观展示给全国电视观众。央视对历溪村目连文化、御医养生文化、生态资源进行系统全方位报道。此次报道极大提升了历溪景区知名度,为景区下一步发展注入力量。
历溪村体育设施工程进度安排:
3月份:选址、落实场地
5月份:场地浇灌、硬化
6月份:设备安装、迎接验收
历溪村位于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南麓,是我县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村庄之一,凭借村内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及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历溪景区已成为环
牯牛降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今年以来,
历口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托历溪旅游提升工程被列为我县重点推进项目的契机,强力推进历溪景区旅游提升工程,先将工程汇报如下:
一、细化工作目标,推进项目实施。自历溪旅游提升工程启动以来,历口镇始终将该项目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目标逢会必提,工程进度每周通报,党政负责同志亲自挂帅,成立职能分工不同工作小组,处理征地、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形成合力,力争各条战线全面推进,从而加速整个重点项目的建设。
历口镇将项目细化分解成为八个具体方面,并围绕这“八个一”,划定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人员,倒排时序进度。1、景观塘护塘石坝垒砌完工,环塘栈道进入扫尾阶段;2、进村旅游道路拓宽工程已基本完工,沿路景观林征地完成30宗,有碍观瞻的王运根户旧宅已于8月4日由镇干部拆除完毕;3、完成沿河改徽建徽26幢,完成8户被列为“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的明清古宅,沿河新建2座景观亭;4、农事体验区施工完成,进驻农户正在进行内部搭建,支堂药食养生堂正在紧张维修中,内部规划布展同步进行中;5、历溪新村中现有14户开始施工建设,房屋主体工程建设过半,水、电、路、广场等配套设施谋划建设中;6、
杨村至历溪景区全线道路创建及
河道整治已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沿线环境卫生有较大改善;7、依托历溪村作为安徽省微型电视剧拍摄基地优势,推进影视基地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收集整理相关影视资料,完善拍摄点的保护;8、完善
村规民约、旅游秩序等
制度建设。历口镇紧紧围绕以上八个主要建设内容,进一步提升精气神、进一步凝聚战斗力,强力推进下一步重点工作。
二、着力难点要点,实现重大突破。历口镇下一步将调整工作思路,咬紧死目标,找准切入点,全面完成历溪旅游提升工程。主要有以下:1、沿景观塘周边观赏园林及假山建设;2、景观林建设征地的攻坚及水街建设;3、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的全线完工;4、加速新村基础实施建设及配套实施建设,争取11月底前全面完成;5、历杨道路的整修及让车道建设;6、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
继续当前全线开工的工作势头,抓进度、保质量、赶工期、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全面完成“八个一”分解任务的建设内容。同时营造浓厚氛围,动员更多百姓投入到建设中来。党政领导轮番坐镇指挥,及时化解协调相关问题,着手实际问题,促进重点项目早日见成效、早日惠农民。
三、存在的一些困难。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局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镇村干部的通力协作下,历溪景区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然有些困难摆在我们面前,一是体现在征地工作难度较大,使得项目的推进受到一定影响;二是旅游公司在重点项目推进中出力有限,影响了总体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