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证学
史学流派
历史考证学,治史中特别注重在广搜史料的基础上对年代、地理、事件、人物、制度以及史文记载的歧误等项进行考辨的一种史学方法,也用来称以此为特点的史学流派。
解释
西汉司马迁开始重视史料考订,他对先秦史料中的百家杂语、异闻传说进行了认真的考辨、整理,以亲身访问历史遗迹、采访故老传说相印证,并得出“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史记·伯夷列传》)的论断。其后王充、颜之推、颜师古、刘知几等学者都重视对史料的考核。
两宋史家重视考证更形成风气,除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详考史书记载歧异、说明去取理由外,其他如叶适《习学纪言》、黄震《黄氏日抄》、王应麟《困学纪闻》、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随笔》等书,都涉及考证史事及文字、版本真伪的内容。
清代历史考证学成就尤高。清初顾炎武提倡经世之学,同时又精于考证,所著《日知录》“每事必详其始末,参以佐证,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抵牾者少”(《四库总目提要·子部·杂家类三》),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从诸多方面举出128条证据确证《古文尚书》之为伪作,均被后来治史者奉为圭臬。至乾嘉时期,考证之风达到极盛,学者们纷纷致力于窄而深的研究,形成了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广参互证、追根求源的严密考证方法。
乾嘉学者考史范围甚广,涉及大量古代史事和名物制度的考订训诂以及版本、文字错讹的辨证等,为后人阅读古书扫除了障碍。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为乾嘉考史三大名著,各具特色,影响至大。20世纪初以后,学者们继承了乾嘉严密考证的传统,充分利用甲骨文、汉晋木简、敦煌文书等新史料,并接受近代西方学者审查、批判史料和考证方法的影响,集中西历史考证方法之所长,形成了新历史考证学派,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代表人物有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顾颉刚、傅斯年等。
参考资料
历史考证学.中国大百科全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6 13:1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