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巴岛
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大区岛屿
厄尔巴岛(意大利文:Elba;拉丁文:Ilva)是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大区西边海域的一个岛屿,面积223多平方公里,人口有3万多,是意大利的第三大岛,仅次于西西里岛撒丁岛。岛上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以铁矿最为有名。除此而外,还有铜矿、石英、石棉花岗石和碧玉石等。
形成原因
根据神话故事传说,厄尔巴岛及周围的几个小岛,是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身上戴的宝石项链跌碎之后,碎片掉入海中而形成的。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关于岛的历史,却有据可查。
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曾把厄尔巴岛屿称为经常有海盗出没和盘踞的地方,加上外族人的长期侵占,为厄尔巴和其他小岛镀上了几分神秘与恐怖的色彩。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日渐兴旺,厄尔巴岛也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意大利的旅游胜地之一。
地理环境
气候温和,有各种地中海型植被,多橄榄林和葡萄园。经济以鯷鱼沙丁鱼金枪鱼捕捞业为主。东岸有铁矿开采业,但易采矿藏接近枯竭,深层开采成本太高。旅游业日益重要。
自然资源
厄尔巴岛上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以铁矿最为有名。除此而外,还有铜矿、石英、石棉花岗石和碧玉石等。漫步在岛上,随时可以俯身拾到某种矿石。
岛上原本有一家钢铁厂,但经过长期开采,矿源逐渐减少,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后来钢铁厂也就关闭了。尽管如此,“铁港”之类的地名仍可以让人回忆起当年钢铁厂隆隆作业时的兴旺景象。
历史文化
拿破仑流放
拿破仑流放时居住的地方就叫作“铁港镇”。这个小镇坐落在山岗顶上,依着碧波荡漾的海湾。古墙、房屋等均沿山坡而建,山丘顶上有古堡和灯塔,所有建筑几乎全是红色的瓦和黄白色的墙。整齐的建筑掩映在翠绿的灌木丛和树丛之中,风景如画。
拿破仑在1814年3月反法联军进入巴黎以后,被迫退位,并于1814年5月3日下午6时半乘坐英国船只被押送到“铁港”镇。随行的有他的母亲、他的妹妹宝丽娜和一些随行人员。当他乘坐船只靠岸时,厄尔巴岛上的所有地方官员都前往迎接,并将城镇的钥匙交给他,以表示欢迎的诚意。当地老百姓对拿破仑的到来也表示热烈的欢迎。拿破仑的到来,使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厄尔巴岛成了全欧洲注意的中心。
拿破仑选中了位于铁港镇最高处的“磨坊”别墅作为自己和家人的住处。这幢别墅是由佛罗伦萨地方统治者梅迪奇于1724年修建的。拿破仑从法国请来木工、泥瓦匠、画家和装饰匠,把它整修成名副其实的别墅“宫殿”,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他把自己的客厅、图书室、卧室等安排在一楼,让妹妹和母亲居住在楼上。
这幢别墅各房间内的物品都是按拿破仑居住时的模样原封未动地保存着。有拿破仑睡过的床、沙发、桌椅、灯具、墙上的油画。油画之中有一幅是拿破仑骑着马威风凛凛的肖像画,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这位伟人的气质。
在“磨坊”别墅的红墙上立有一块石牌,上面刻着:“拿破仑自1814年5月5日至1815年2月26日生活在这里”。当年的拿破仑,喜欢在岛上四处走动,了解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情况和他们的问题。
圣马尔蒂诺别墅
离铁港镇不到5公里的圣马尔蒂诺,有另外一幢别墅,那是拿破仑的乡下住处。这幢别墅原先是一个仓库,一幢农村的简易房子。拿破仑让那些从外国请来的能工巧匠进行了大整修和修建,使它成为富丽堂皇的“宫殿”了。从这幢别墅的窗户可以望见铁港镇的码头和海湾,风景十分美丽。由于它坐落在圣马尔蒂诺山脚下,故称为“圣马尔蒂诺别墅”。
已成为博物馆的圣马尔蒂诺别墅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其中一尊叫作《礼貌》的白色大理石雕像十分引人注目。作者是安东尼奥·卡诺瓦,它塑造的是拿破仑的妹妹宝丽娜侧身蹲下的裸体形象,少妇美丽的容貌、柔软的体肤和丰满的身躯被刻画得真切而细腻,可谓栩栩如生。 拿破仑是作为阶下囚被流放到厄尔巴岛的,但是,他的壮志并未就此涡灭。他将厄尔巴岛当成自己的“小小王国”,把当地的百姓当成自己的臣民,称他们为“儿子”,称自己为“父亲”。
1815年2月16日,他果然寻了一个机会,乘英国看守不在,偷偷乘船离开了这个小岛,再次率领军队,重返巴黎。路易十八仓皇逃跑,他又重新登上了帝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百日政变”。但是,没有多久,法军又败于比利时滑铁卢,拿破仑再次被流放,最后在大西洋圣赫勒拿岛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们为了纪念拿破仑,将岛上的许多饭馆、旅馆、街道和广场都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他们要感谢拿破仑,是他使小岛名扬天下。
面积人口
意大利西部沿海托斯卡诺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面积223平方公里(86平方英里)。
行政上隶属里窝那(Livorno)省。海岸陡峭,中部多山,最高点为卡潘内山(Monte Capanne,高1019米,约合3343英尺)。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曾在此冶铁,古罗马人也曾在此开采铁矿并建海军基地
中世纪初由比萨统治。先后属热那亚(1290年)、皮翁比诺(Piombino)公爵(1399年)、美第奇家族科西莫一世(1548年)和西班牙(1596—1709年)。
教堂雕刻
这座卢卡的大教堂前身是钟楼,因此从正面很难分辨而且也不对称。
主入口门前有一件非常醒目的雕刻品,那是13世纪尼古拉·皮萨诺(Nicola Pisano)和科摩(Giudetto da Como)的作品。
内部还有13世纪的肖像画,被认为是耶稣受难时期的作品。
参考资料
廉政书箱.北京市东城区纪委监察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3 11:57
目录
概述
形成原因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