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果蕨(Phegopteris connectilis (Michx.) Watt)是金星蕨科、卵果蕨属植物。植株高25-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1-2厘米,先端被亮棕色、卵状披针形的薄鳞片。叶远生;叶柄长15-30厘米,疏被鳞片,向上为禾秆色,近光滑;叶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并羽裂,二回羽裂;羽片约10对,通常对生,平展。孢子囊群卵圆形或圆形,背生于侧脉的近顶端,靠近叶边,无盖;孢子囊顶部近环带处有一二刚毛。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40厘米。
根状茎长而横走,粗1-2厘米,先端被亮棕色、卵状披针形的薄鳞片。叶远生;
叶柄长15-30厘米,基部粗约2毫米,褐棕色,疏被鳞片,向上为禾秆色,近光滑;
叶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并羽裂,长13-20厘米,基部宽10-18厘米,二回羽裂;羽片约10对,通常对生,平展,披针形,基部一对最大,略向下斜展,渐尖头,基部略变狭或不变狭,与第二对羽片分离,相距1-1.5厘米,长5-9厘米,宽1-2厘米,裂片长圆形,先端圆或钝,边缘全缘或波状浅裂;其上各对羽片渐次缩小,基部沿叶轴以倒三角形翅彼此相连;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偶有分叉。叶草质或纸质,干后灰绿色或黄绿色,两面疏被灰白色针状长毛,沿叶轴和羽轴多少被小鳞片;鳞片浅棕色,长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疏缘毛。
孢子囊群卵圆形或圆形,背生于侧脉的近顶端,靠近叶边,无盖;孢子囊顶部近环带处有一二刚毛。
孢子褐色,大小为(48.5-558)52×81(72.8-93)微米,左右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具单裂缝,混有三裂缝,单裂缝线形,其长度约为孢子全长2/3,孢子外壁光滑,周壁表面高低不平,具脊状隆起,连成拟网状,网间有颗粒状纹饰和孔穴。
近种区别
卵果蕨和仅产于北美的姊妹种,六角卵果蕨(Phegopteris hexagonopteris (Michx.) Fee)形体极为相似,但后者的羽片向基部明显变狭,基部一对羽片和第二对羽片的倒三角下延的翅相连;叶薄草质,两面被疏短毛,侧脉常为二叉。虽然本种有时第二对羽片基部亦多少以倒三角形的翅下延,但极少和第一对羽片相连,且毛被和质地截然不同。
产地生境
广布北半球温带地区,向南到中亚山地和喜马拉雅地区,在欧洲主要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科西嘉岛、法国大陆)、德国、希腊(希腊大陆)、匈牙利、冰岛、爱尔兰、马恩岛、意大利(意大利大陆)、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荷兰、北马其顿、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欧洲部分、西北部分、北欧部分、加里宁格勒、东欧部分、中欧部分)、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西班牙大陆)、瑞典、瑞士、乌克兰、英国(北爱尔兰、大不列颠)、奥兰群岛。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饶河)、吉林(抚松、安图、长白山)、辽宁、河南(滦川、卢氏、西陕、老君山)、陕西(眉县、宁陕、佛坪、太白山)、四川(峨眉山、大相岭)、贵州(印江、梵净山)、云南(大关,白沙岭)。生长于海拔1200-3140米的林下。喜阴,耐寒,适宜湿润环境和富含腐殖质土壤。
生长习性
孢子萌发:孢子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4-7天即萌发,固体培养基中9天后才萌发,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 Nayar & Kaur 1971)。
丝状体:孢子萌发伸出假根后,原叶体原始细胞分裂为2,前端细胞长,又经分裂成为3-7个细胞长的单列丝状体。细胞长圆筒形,壁薄,侧壁向外鼓出,连成肠形或长气球形,丝状体顶端常弯曲,固体培养基上的丝状体基部大都产生分枝3-7条,各自发育成片状体,但仅其中之一生长占优势,长成成熟的原叶体。
片状体:丝状体分枝的顶端出现顶端细胞,由其术生的细胞位于两侧,再经横裂为左右两列细胞,突出于顶端细胞之上。尤在液体培基上的片状体初期,先不产生毛状体,分裂后的细胞排列极为整齐,横壁几乎平行,上下纵壁连成直线,似排成“V”字形,其凹陷处为顶端细胞。细胞数目逐渐增多、细胞形状变为不规则,形成大型形片状体,前端10余个细胞宽,两侧呈翅状,但仍无毛状体,在进入原叶体阶段才从边缘细胞分裂出毛状体。但也有在5-6个细胞宽时,就开始产生毛状体。片状体前端宽至14个细胞以上时,其顶端细胞被4个细胞组成的分生组织代替,并由其分裂出来的细胞不久陆续产生毛状体,此时已是幼原叶体。
原叶体:原叶体发育以铁线蕨型( Nayar & Kaur 1971)为基础而后由边缘细胞产生毛状体、原叶体绿色、体薄柔软,细胞体积大,壁薄,原叶体倒卵状或三角状卵形,后端急尖为尾状,长度稍大于宽度、幼时为1.6毫米×1.2毫米,一般为28-3.6毫米×2.5-2.8毫米,最大者可达4毫米×3毫米,两翼宽大,阔圆形或蝶形,前端上升,内侧呈“Ⅴ”字形叉开、或平行、或重叠,外侧边缘分裂为细齿状,齿顶为毛状体,毛状体顶盖有腺体。
毛状体:由顶端细胞或分生组织产生的边缘细胞,向上分裂出毛状体。幼原叶体时期,两翼内侧的毛状体向中央倾斜,在中央分生组织上方,几与原叶体横轴平行。边缘细胞也连同毛状体常向外突出,使原叶体边缘呈细齿状,毛状体最初常为乳头状短棒形,长25微米,宽20.5微米,基部收缢。长成后为长棒形,长至50-80微米,覆盖帽状腺体,腺体长达24微米。原叶体的背腹面也可产生毛状体,形状为长棒形,数量不多,上述毛状体的特点在卵果麟配子体发育中极为明显。
中脉:原叶体初期无中脉,后期在分生组织下方,细胞伸长,细胞层次加厚,向表面鼓出,呈长椭圆形或长形的中脉。自接种后约2个月,许多个体的中脉处,薄壁细胞伸长,细胞壁出现螺旋纹加厚,排成与原叶体纵轴平行的细胞列,此类细胞仅发生在产生颈卵叶器的原叶体上,胚未发育之前,应视之为维管细胞。
维管细胞:每维管细胞似管胞,粗细不一,常相互以端壁和部份侧壁相连,自原叶体前端延伸至末端、细胞表状为长形、梭形、三角形和长尾形,在它们的末端、细胞伸长为长尾状,与中脉内薄壁细胞相连,它们之间又由三角形维管细胞,使之横向相接,各细胞间以孔纹相通,以此形成以原叶体中线位置为主,向四周扩展的维管系统。
假根:幼原叶体的假根发生的基部及边缘,随生长逐渐集中在中脉下部,无色,粗细均匀、直径30-40微米,长至1.7毫米,前端膨大,有复盖物,外壁常弯曲,或中部膨大,有时发生分枝。
性器官:接种1个月后性器官陆续发生,与一般培养的真蕨类性器官发生相似。精子器产生于片状体或不规则形状原叶体边缘,颈卵器在典型心脏形原叶体的分生组织下方。精子器长圆形、3细胞组成,顶端微窄,高73微米,直径58微米,基细胞长于环细胞,环细胞底部不下沉为漏斗状,盖细胞小,成熟时盖细胞一侧产生缝隙,但盖细胞不掀开。颈卵器颈部4-6层细胞高,颈高135.8微米,直径67.9微米,并向后倾。
主要价值
全草可以入药,清热解毒,用于各种痈肿疮毒。同时具有观赏价值,可植于林下、阴山坡或景石缝隙中。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