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蚤科,客蚤属,产自
苏丹献迪。为世界公认的鼠疫媒介,在我国,为家鼠鼠疫地区的主要鼠疫媒介。
形态特征
下唇须长,可达前足基节末端;后头末端鬃两侧共12个。第2~7腹节背板各具1列鬃,眼鬃位于眼的前上方。雄蚤抱握器近似三角形,末端稍凹陷,具有一纵列鬃,8~12个,第9腹板末端膨大;雌蚤受精囊头部圆形,尾部长,尾基部稍宽于头部,尾部末端稍细。
头:额缘圆。眼大,色深。眼鬃1(2)根,位于眼的前方。触角第2节长鬃,早者可达棒节末端,矛后头沟发达。下唇须可达前足基节末端。胸各节背板都有鬃1列,各有6~8根。后胸侧板杆和侧拱均发达。前、中足第5跗节各有3根亚端鬃。后足第5跗节有2根亚端鬃。腹各节背板均有1列鬃,下位1(2)根在气门下方。两性都只有1根臀前鬃。
生态习性
为多宿主型,是我国家栖啮齿类的黑家鼠、黄胸鼠、褐家鼠的主要寄生蚤,喜欢咬人。
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5°之间,北纬35°以北部分地区亦有发现。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省区均有。在云南,滇南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州各县、金沙江下游河谷地区比例最高,一般占家鼠蚤寄生的50%以上,甚至100%;西北部的鹤庆、剑川、云龙、泸水以南,保山、漾濞、下关以北,以及东北部的宣威、会泽比例最低,仅占家鼠蚤的10%或更低。
印鼠客蚤分布地区的海拔,根据云南调查均在2200m以下,按它们的主要宿主黄胸鼠和褐家鼠的垂直分布2400m来看,不能随宿主的分布而分布。
寄主寄生方式
印鼠客蚤是寡寄主型跳蚤,其寄主虽有10余种之多,包括啮齿目和食虫目动物,但主要寄生家栖鼠类中的黄胸鼠、黑家鼠和褐家鼠等。闽南地区(1952~1966年)占家屋鼠类寄生蚤的75.04%,占黄胸鼠寄生蚤73.9%。在东北通辽市(1950年)占当地褐家鼠寄生蚤类的81.67%。有时可见于
达乌尔黄鼠、
黑线仓鼠、
黑线姬鼠、小家鼠、针毛鼠、黄毛鼠、臭嗣、社鼠。偶尔在家猫、家兔上检出。
印鼠客蚤主要寄生家牺鼠类中的黄胸鼠、黑家鼠和褐家鼠等。由于鼠类相互交窜,蚤类也发生寄主的交换,特别在家猫、家兔体表也可检到,对人群的威胁较大。
印鼠客蚤对人具有较强的嗜血能力和较高的吸血量,其嗜血率为74.39%,吸血量为0.148mg。
媒介特征
流行状态下的检菌阳性率
自1950---1998年在黄胸鼠疫源地据不完全统计共收集蚤类173374组,检出鼠疫菌584株,从印鼠客蚤525株,占89.9%。
菌栓形成
印鼠客蚤菌栓形成率为72%,且有11.1%的菌栓蚤具有形成两次菌栓的能力。
传播能力测定
云南省进行了蚤类传播鼠疫的试验研究证实:印鼠客蚤的感染潜能为0.833、栓塞潜能为0.72、传播潜能为1.556、媒介效能为0.933、栓塞存活潜能为0.416、媒介指数为0.388。集群传播宿主动物传疫率为100%。染疫的印鼠客蚤存活时间可达177天,平均51.6天,120天仍具有传播能力,132天还分离到鼠疫菌。
相比之下,不等单蚤菌栓形成率37.5%,集群传疫率20%,媒介效应0.036,媒介指数0.006;部分感染蚤带菌时间可达44天。而缓慢细蚤菌栓形成率1.39%,对小白鼠的媒介效能0.028,媒介指数0.017,对黄胸鼠的集群传握率和媒介效能均为0。人蚤的菌栓形成率25.93%,集群传疫率94%,媒介效能0.241。媒介指数0.033.